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 用辩证唯物论指导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李济仁;

    <正> 毛主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就为广大中医工作者,包括中医教学工作者指出了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明确方向和光荣任务。我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从《内经》开始。《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有价值的医书。它广泛地记载了祖国医学的学术理论,不仅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而且对预防医学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它为祖国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千多年来,始终被中医奉为瑰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它不可能完美无缺。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内经》和进行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1979年10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 浅谈“新安医学”对温病的贡献

    黄忠民;

    <正> 自宋朝以来,由于徽歙少于刀兵罹乱,故文人儒士,医家术士云集而来。当时歙之大名医张扩,医名远达江浙,传至京都,著有“医流伦”,可惜失传,仅存伤寒彻要数语,系手抄本,至明代余午庭,江灌、吴鹤皋相继出现,广有专著。清代著名的医家如程正通、程钟龄、程郊倩、吴谦等亦有名著,民国年间的王仲奇、洪竹谈等都为“新安医学”作出了贡献。本文仅就各代医家的零星论著和处方,以及一些手抄本的观点,以推证新安医学的学术思想和对瘟病的一些贡献。

    1979年10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谈谈解表法

    徐国经;

    <正> 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使人体出汗或微出汗,以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属于祖国医学“八法”中的“汗法”。正确掌握和运用解表法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为了帮助初学中医和赤脚医生对解表法的学习和应用,下面仅就个人学习体会来谈谈解表法的几个有关问题,供同志们参考,期待批评指正。

    1979年10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 中医对瘀血认识及其证治

    秦德平;

    <正> 瘀血是血液淤阻于经脉内外的一种病理产物,它是机体遭受某种致病因素侵袭后,在病变过程中产生的。瘀血在机体内停滞可呈现多种临床症状,此就是瘀血证。因此,中医常把瘀血列为致病因素,即邪气。但严格地说,它属于第二病因,所以在辨证时,还要探求致瘀的第一病因。关于瘀血的名称、中医古籍中还有许多名异实同的称谓。如《灵枢、水胀》称为“恶血”,《素问、调经论》称为“留血”、《伤寒论》称为“蓄血”,《金匮要略》称为“干血”,《巢氏病源》称为“积血”。后世亦有称为“死血”、“败血”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1979年10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8 ]
  • 舌诊在癌肿诊断中的价值(附7例患者诊断经过的实验报告)

    高尔鑫;

    <正>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在诊断各种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舌诊的研究也较深刻,许多舌诊经验至今尚具重要意义;结合现代医学进行探讨,很能发人深省。现就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舌诊,诊断癌肿的体会,提供数例,报告于后:病例一晋某某,男,59岁,芜湖市镜湖区医院医师。患者于一九七四年底,突然上腹部疼痛。巩膜、皮肤轻度黄染,食欲不振,乏力明显而疑诊肝炎。经肝功能检查属正常范围。使用清利湿热的中药五剂,症状消

    1979年10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5 ]
  • 黄杨木硷一号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方泰惠;伍必英;姚明辉;孙瑞元;吴人川;温朝旭;

    <正> 一、前言黄杨木(Buxus microphylla S.etZ.)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6489部队卫生队在安徽省芜湖地区发掘的治疗冠心病”郭大娘秘方”六味中草药中的一味,该秘方经过南京空军卫生处所属医疗部门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对冠心病的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经皖南医学院,芜湖86489部队,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共同协作对这一有效秘方中的黄杨木单味药进行了有效的分

    1979年10期 18-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7 ]
  • 水菖蒲有效成份—α细辛醚祛痰实验研究

    孙瑞元;方泰惠;宋运瑛;伍必英;李弘;

    <正> 水菖蒲(Acorus Calarnus L。)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安徽省临泉县用以治疗老年漫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我们采用临泉县及安徽省医研所提供的水菖蒲有效成份——α-细辛醚注射液,进行了小鼠酚红法祛痰实验,结果确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实验取体重25—30g 的小白鼠140只,雌雄不拘。实验前小鼠须预先饥俄12小时

    1979年10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7 ]
  • 循经加热对经络现象的激发报导Ⅱ

    汪桐;程科明;汪元骏;戴正禹;

    <正> 1976年我们曾对针麻手术病员进行观察,发现沿内关至天泉一段右手厥阴心包经加热20分钟后,有34.6%的病员提高了经络感传的敏感性,有73%的病员心包经劳宫、天池两穴提高了皮温。我们认为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经络感传的激发,研究经络现象的本质是很有意义的,有必要将这项观察继续下去。过去,我们工作的特点是。1.在循经加热的同时不予其他刺激。在其他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单独观察

    1979年10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8 ]
  • 循经加热对经络现象的激发报导Ⅲ

    汪桐;程科明;

    <正> 1976年我们曾用循经加热的方法激发经络现象,1977年我们又用循经加热结合电鍉针刺激提高经络感传,均获得一定效果。为了进一步肯定加热对经络现象的激发作用。我们在1978年继续观察了温泉水疗病员以及发烧病员的经络感传现象。一、温泉水疗对经络感传的激发作用。在我省半汤温泉干部疗养院与工人疗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选择了150名男

    1979年10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5 ]
  • 针麻下行“双侧上颌窦同期根治术”

    唐宏甲;

    <正> 针麻是我国发扬祖国遗产独创的新事物,针麻下行上颌窦根治术在国内已普遍开展,我科在1974——1977年四年来在针麻行单侧上颌根治术的基础上,开展了针麻行双侧上颌窦同期根治术(以下简称“同根术”)共21例42个窦,就临床实践中提出几点体会和同志们研讨。“同根术”的意义;上颌窦根治术施行了90余年,大多数均是单侧进行的,关于双侧同期进行手术1939—1940年,姜泗长教授曾为贫苦患者减轻负担而

    1979年10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 黄疸型肝炎中医治疗的探讨

    李传芳;

    <正> 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病的范畴,以身、目及小便发黄为特征。除有乏力、纳差、厌油、泛恶、暖气,腹胀、胁肋疼痛等症状外,尚可有肝大、肝区触痛及肝功能试验异常,血胆红素增高,凡登伯试验直接或双相反应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胆元正常、增加或减少为特点。中医根据黄疸的性质,大体可将本病分为湿热型(阳黄),寒湿型(阴黄),和湿热毒炽型(急黄)三种类型。兹就其病因

    1979年10期 38+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7 ]
  •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验

    胡仲英;胡剑北;

    <正> 一、关于病因病理急性黄疸型肝炎,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列入黄疸门。其病因病理,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蒋式玉作了扼要评述。他说:“黄疸……病以湿得之……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

    1979年10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红旱莲治疗慢性气管炎327例疗效观察小结

    <正> 一九七四年秋,我县流传一种能治疗慢性气管炎草药。遵照毛主席“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深入现场调查和追访了41例患者,认为疗效满意,并采集原植物标本,经鉴定为红旱莲(湖南连翘)。1975年我们邀请皖南医学院协作,进行了红旱莲的初步药理学与微生物学实验,1976年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继续进行了药化与药理实验,都证明对有关敏感动物具有

    1979年10期 47-5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地莱汤”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26例

    李善训;

    <正> 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病重期有时用抗菌素治疗也难以奏效。半年来,笔者在门诊用自拟“地莱汤”加减治疗26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取得近期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地莱汤”组成及用法:干地龙4.5克,莱菔子9克,光杏仁(包)4.5克,旋伏花9克,炒谷芽9克,炙甘草3克,枇杷叶去毛三片,每帖煎二次,少量多次服用。剂量可随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而增减。临床资料及疗效:26例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12岁,1岁以下6例,1至3岁12例,3岁以上8例,体温38℃左右者6例,39℃者2例,无热者18例,伴有腹泻者5

    1979年10期 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0 ]
  • 番泻叶临床应用简介

    徐风仪;

    <正>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树或尖叶番泻树的干燥叶片。味甘、苦,性大寒。诸本草皆载此药有泻下功能,据称可引起强烈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为此,番泻叶历来不为一般医者所习用。近几年,有些医院在行腹腔诸脏器造影前,多用番泻叶代替清洁灌肠,效果很好。我们也多次这样用过,并未发现过明显的副作用。笔者曾于巡回医疗及在我院肠道门诊中应用一味番泻叶治疗急性肠炎、菌痢,每多获满意疗效。现将一点用药体会介绍如下;盛暑季节,外界湿热熏蒸,人体脾胃

    1979年10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黄杨硷治疗冠心病117例临床分析

    <正> 黄杨作为药用,早在明代《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1969年,南空芜湖86489部队卫生队温朝旭医师应用民间验方组成复方黄杨粉和片剂治疗冠心病,经多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疗效。以后,南空后勤部卫生处、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南京医学院及皖南医学院等单位作了一系列植化、药化及药理试验,证实黄杨主要有效成分为黄杨硷一号,其分子结构式与已知化合物 Cyclovisobuxine-D 相一致,具有强心、降压、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动物耐缺氧能力及抗心律不齐等作用。1979年3月,在芜湖市科委领导下,由皖南医学院科研处牵头,组成了安徽省黄杨硷临床研究协作组,对黄杨硷作进一步临床验证。黄杨硷一号由南空后勤部卫生处供给。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17例分析于后:病例选择:按1973年全国心血管会议所拟订标准选择,共117例,其中男性67例,女

    1979年10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冰片糊”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规察

    王树梅;孟庆琴;

    <正> 带状疱疹是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蛇丹”或“缠腰大丹”,俗称“蜘蛛疮”。本病为簇集成群的水疱沿身体一侧的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灼热感及附近淋巴结肿痛等;有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在疱诊消失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仍留有较剧烈的神经痛。促成发病的诱因甚为复杂,如感染、发热、外伤、肿瘤等均可诱发本病。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次罹患后,可获免疫。本病通

    1979年10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3 ]
  • 谈谈祖国医学对冠心病认识的若干问题

    滕世杰;

    <正> 一、中西医对冠心病的认识一致性问题中医虽无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名词,但对冠心病的本质问题,尤其对冠心病的心绞痛发生部位、性质、诱因及其治疗等问题的论述。同今日的西医的认识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如:(1)心痛《内经》中,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心病先心痛。”心绞痛是确诊冠心病的重要条件之

    1979年10期 58-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4 ]
  • 盆腔炎治例

    张正荣;

    <正> 病历摘要王××女40岁工人住院号28924入院日期1978年5月31日主诉:左下腹疼痛一周,近两日来加剧。现病史:左下腹隐痛反复发作已十余年,曾在我院诊为慢性盆腔炎、原发性不育症,经长期抗菌素治疗均不显效。66年刮宫病理报告“子官内膜结核”,已经正规抗痨治疗。平素白带多,微黄,经闭已半年。一周来左下腹疼痛加重,近两日来

    1979年10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2 ]
  • 简明四诊歌诀

    伍杰夫;

    <正>~~

    1979年10期 7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