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 实验性白血病动物胸苷激酶活力的观察

    时宏珍;孙维兴;

    本文对胸苷激酶(TK)检测法进行了改良,并观察了实验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_(615)、L_(7811)小鼠血浆和细胞TK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胸苷激酶(s-TK)对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性白血病动物胸苷激酶活力的观察

    时宏珍;孙维兴;

    本文对胸苷激酶(TK)检测法进行了改良,并观察了实验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_(615)、L_(7811)小鼠血浆和细胞TK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胸苷激酶(s-TK)对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一例报告

    曾小兵;蒋徐维;

    <正> 患者女性,52岁。用力排便后突感下腹疼痛14小时,于1989年7月12日入院。起病后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小便正常。既往有便秘史,否认外伤及服用激素类药物史。体检:T 39.1℃,P 104次/分,R 23次/分,Bp12.0/9.33kPa。神清、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平、下腹部广泛压痛,伴肌卫及反跳痛,以左下腹为重。未扪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WBC 12.2×10~9/L,N0.90,L 0.10。血淀粉酶4温氏单位。右下腹穿刺抽出混浊液体,镜检:WBC+++。诊断:弥漫性腹膜炎。入院当天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性液体约1000ml,乙状结肠中段系膜缘见3cm×2cm

    1990年04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一例报告

    曾小兵;蒋徐维;

    <正> 患者女性,52岁。用力排便后突感下腹疼痛14小时,于1989年7月12日入院。起病后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小便正常。既往有便秘史,否认外伤及服用激素类药物史。体检:T 39.1℃,P 104次/分,R 23次/分,Bp12.0/9.33kPa。神清、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平、下腹部广泛压痛,伴肌卫及反跳痛,以左下腹为重。未扪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WBC 12.2×10~9/L,N0.90,L 0.10。血淀粉酶4温氏单位。右下腹穿刺抽出混浊液体,镜检:WBC+++。诊断:弥漫性腹膜炎。入院当天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性液体约1000ml,乙状结肠中段系膜缘见3cm×2cm

    1990年04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棉织厂扩建工程环境质量分析

    陈贵孚;黄雪玉;陈晓;

    作者对某棉织厂扩建工程环境进行了调查监测,发现东马塘水水质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其中COD(15.57mg/L)、BOD_5(6.6mg/L)和悬浮物(24.1mg/L)均超过国家地面水质量二级标准;噪声污染以交通干道区最大,Leq达70.2dB(A),各功能区噪声时点分析,Leq值安静区24小时的6个时点均超过国家标准,特别对厂周文教区、居民区的影响较大;大气环境中最主要环境因素是TSP,日平均值(1.72mg/m~3)较高,超过国家大气质量三级标准。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1990年04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棉织厂扩建工程环境质量分析

    陈贵孚;黄雪玉;陈晓;

    作者对某棉织厂扩建工程环境进行了调查监测,发现东马塘水水质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其中COD(15.57mg/L)、BOD_5(6.6mg/L)和悬浮物(24.1mg/L)均超过国家地面水质量二级标准;噪声污染以交通干道区最大,Leq达70.2dB(A),各功能区噪声时点分析,Leq值安静区24小时的6个时点均超过国家标准,特别对厂周文教区、居民区的影响较大;大气环境中最主要环境因素是TSP,日平均值(1.72mg/m~3)较高,超过国家大气质量三级标准。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1990年04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茶酚胺耗竭后蟾蜍心脏的形态学观察

    姚建设;张炎;张甫同;

    利血平5~10mg/kg剂量作耗竭CA试验时,蟾蜍心肌纤维间嗜铬样细胞胞质棕黄色明显变浅;交感神经末梢未见显示,仅心外膜或血管周围显示少量,表明CA基本耗竭。利血平为50mg/kg时,CA安全耗竭,即均无交感神经末梢出现,嗜铬样细胞的胞质仅隐约可见。

    1990年04期 11-1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儿茶酚胺耗竭后蟾蜍心脏的形态学观察

    姚建设;张炎;张甫同;

    利血平5~10mg/kg剂量作耗竭CA试验时,蟾蜍心肌纤维间嗜铬样细胞胞质棕黄色明显变浅;交感神经末梢未见显示,仅心外膜或血管周围显示少量,表明CA基本耗竭。利血平为50mg/kg时,CA安全耗竭,即均无交感神经末梢出现,嗜铬样细胞的胞质仅隐约可见。

    1990年04期 11-1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异菸肼引起高热一例报告

    徐国成;窦常胜;

    <正> 患儿,女,4岁,一年前确诊为儿童结核,口服异菸肼0.2每日一次,vit B6 10mg每日一次。用药一个月左右,患儿每于服药后1~2小时即出现发热,体温均在39℃以上,半小时后自行退尽,无皮疹及其它不适,后自行停药。现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胸片提示结核,住院期间不发热,但当停用抗生素单用异菸肼0.2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服药后1~2小时即出现发热,体温为

    1990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异菸肼引起高热一例报告

    徐国成;窦常胜;

    <正> 患儿,女,4岁,一年前确诊为儿童结核,口服异菸肼0.2每日一次,vit B6 10mg每日一次。用药一个月左右,患儿每于服药后1~2小时即出现发热,体温均在39℃以上,半小时后自行退尽,无皮疹及其它不适,后自行停药。现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胸片提示结核,住院期间不发热,但当停用抗生素单用异菸肼0.2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服药后1~2小时即出现发热,体温为

    1990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斑蛙活体注射PHA的细胞学效应

    赵跃华;李爱华;

    本文用PHA液一次性注入黑斑蛙腹腔的方法,研究不同剂量PHA对黑斑蛙的细胞学效应。当PHA剂量为0.3mg/g体重时,骨髓和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77.47%和79.17%;分裂指数为9.40%和10.80%;染色体形态良好比率为4.93%和3.17%。PHA处理24小时与48、72小时的骨髓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形态良好比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990年04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黑斑蛙活体注射PHA的细胞学效应

    赵跃华;李爱华;

    本文用PHA液一次性注入黑斑蛙腹腔的方法,研究不同剂量PHA对黑斑蛙的细胞学效应。当PHA剂量为0.3mg/g体重时,骨髓和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77.47%和79.17%;分裂指数为9.40%和10.80%;染色体形态良好比率为4.93%和3.17%。PHA处理24小时与48、72小时的骨髓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形态良好比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990年04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06例洋地黄中毒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杨振邦;

    为了研讨洋地黄中毒原因,本文对748例洋地黄治疗中106例中毒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组中毒率为14.2%。553例地高辛维持量疗法、106例肾功能不全、49例洋地黄耐量试验、89例伍用异搏定的中毒率依次为7.8、21.7、38.8与16.9%。上述结果提示主要中毒原因是负荷法或维持量疗法用量过大,肾功能不全,药物(如异搏定、乙胺碘呋酮)相互影响,洋地黄耐量试验和心肌耐受性降低。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这些原因,可进一步降低洋地黄的中毒率。

    1990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06例洋地黄中毒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杨振邦;

    为了研讨洋地黄中毒原因,本文对748例洋地黄治疗中106例中毒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组中毒率为14.2%。553例地高辛维持量疗法、106例肾功能不全、49例洋地黄耐量试验、89例伍用异搏定的中毒率依次为7.8、21.7、38.8与16.9%。上述结果提示主要中毒原因是负荷法或维持量疗法用量过大,肾功能不全,药物(如异搏定、乙胺碘呋酮)相互影响,洋地黄耐量试验和心肌耐受性降低。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这些原因,可进一步降低洋地黄的中毒率。

    1990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感染性休克对心脏的影响

    王岳山;杨尚印;赵振东;

    26例成人感染性休克所发生的心脏异常表现,归纳有心功能不全、心电学异常和心源性休克。心电学异常表现有一过性损伤电流、一过性电静止区和各种心律失常。

    1990年04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感染性休克对心脏的影响

    王岳山;杨尚印;赵振东;

    26例成人感染性休克所发生的心脏异常表现,归纳有心功能不全、心电学异常和心源性休克。心电学异常表现有一过性损伤电流、一过性电静止区和各种心律失常。

    1990年04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质医学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韩卫民;

    <正> 1990年8月30日~9月30日,地矿部劳人司在山东烟台地质疗养院召开了“地矿部地质医学研讨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山东省医科院、山东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的部分专家教授,地矿部科技司,环境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医学地质研讨班的学员亦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对地质医学概念和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近期可开展的科研工作等方面进

    1990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质医学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韩卫民;

    <正> 1990年8月30日~9月30日,地矿部劳人司在山东烟台地质疗养院召开了“地矿部地质医学研讨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山东省医科院、山东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的部分专家教授,地矿部科技司,环境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医学地质研讨班的学员亦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对地质医学概念和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近期可开展的科研工作等方面进

    1990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肺心病下丘脑垂体功能状况的判断

    王安才;杨尚印;俞国华;李苏;赵振东;陆仁康;刘英;陈惠云;仲皖;

    本文LRH垂体兴奋试验显示男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垂体分泌LH、FSH的绝对增长值和相对增长值均明显减退(P<0.05或0.01),且异常反应发生率亦相当高(61.1%)。表明本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不但有靶腺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减退。

    1990年04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肺心病下丘脑垂体功能状况的判断

    王安才;杨尚印;俞国华;李苏;赵振东;陆仁康;刘英;陈惠云;仲皖;

    本文LRH垂体兴奋试验显示男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垂体分泌LH、FSH的绝对增长值和相对增长值均明显减退(P<0.05或0.01),且异常反应发生率亦相当高(61.1%)。表明本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不但有靶腺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减退。

    1990年04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M型超声心动图评定冠心病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李国杰;朱向明;杨尚印;

    作者运用B/M型超声心动图在成人心脏形态观察以及各心腔内径测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二维超声显像(B型)引导下,用M型对左室功能进行测定的技术。通过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62例正常成人左室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认为B/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的8个参数,对评定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对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990年04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B/M型超声心动图评定冠心病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李国杰;朱向明;杨尚印;

    作者运用B/M型超声心动图在成人心脏形态观察以及各心腔内径测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二维超声显像(B型)引导下,用M型对左室功能进行测定的技术。通过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62例正常成人左室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认为B/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的8个参数,对评定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对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990年04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胰腺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测定意义

    章辉;滕世杰;汪源经;平庆功;

    <正>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历来为一难题,随着诊断手段的改进,不少患者能在病程的早中阶段得到确诊。本文收集了本科近年来经B超发现的老年慢性胰腺炎病人20例,旨在对其病因及内外分泌功能变化进行探讨。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患者2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63.5岁(61~76)。对照组6例,为随机选择的同期住院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5

    1990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胰腺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测定意义

    章辉;滕世杰;汪源经;平庆功;

    <正>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历来为一难题,随着诊断手段的改进,不少患者能在病程的早中阶段得到确诊。本文收集了本科近年来经B超发现的老年慢性胰腺炎病人20例,旨在对其病因及内外分泌功能变化进行探讨。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患者2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63.5岁(61~76)。对照组6例,为随机选择的同期住院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5

    1990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83例临床分析

    韩金旺;唐世超;

    <正>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是最常见的慢性白血病,据医科院血液病研究所23048例白血病分析,慢粒占18%,在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中其发病率居第3位。现将我院近20年来住院病人中资料较完整的183例慢粒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115例,女68例,男女之比为1.69:1。发病年龄最大66岁,最小8岁。其中21~40岁103例,占56.2%,

    1990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83例临床分析

    韩金旺;唐世超;

    <正>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是最常见的慢性白血病,据医科院血液病研究所23048例白血病分析,慢粒占18%,在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中其发病率居第3位。现将我院近20年来住院病人中资料较完整的183例慢粒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115例,女68例,男女之比为1.69:1。发病年龄最大66岁,最小8岁。其中21~40岁103例,占56.2%,

    1990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

    吴家幂;丁小牛;

    <正>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往对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以起病形式,发病时情况,意识障碍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轻重为依据。近年来,由于CT检查的临床应用,发现不少轻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类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文报告58例经CT检查确诊的脑出血病人,多数为局限性小量脑出血。为了提高对脑出血病人的诊断水平,我们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990年04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

    吴家幂;丁小牛;

    <正>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往对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以起病形式,发病时情况,意识障碍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轻重为依据。近年来,由于CT检查的临床应用,发现不少轻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类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文报告58例经CT检查确诊的脑出血病人,多数为局限性小量脑出血。为了提高对脑出血病人的诊断水平,我们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990年04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镁血症24例报告

    芮景;周洸;陈宜亭;

    <正> 镁代谢紊乱临床上并非罕见,兹将1980年以来我们所遇的24例低镁血症报告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全组24例,女19例,男5例,年龄24~78岁,平均57.4岁;本组病例均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使用天数7~42天,平均7.5天。原发疾病种类见表1,血镁数值见表2。

    1990年04期 43-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镁血症24例报告

    芮景;周洸;陈宜亭;

    <正> 镁代谢紊乱临床上并非罕见,兹将1980年以来我们所遇的24例低镁血症报告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全组24例,女19例,男5例,年龄24~78岁,平均57.4岁;本组病例均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使用天数7~42天,平均7.5天。原发疾病种类见表1,血镁数值见表2。

    1990年04期 43-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王炜;

    <正>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指因颅脑外伤引起颅内压降低所出现的一种以严重的头痛、头昏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并不罕见,但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现就我科1984年1月~1989年6月期间所见的19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2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例,系粉碎凹陷性颅骨骨折伴多发性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中型颅脑损伤3例,为轻度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骨骨折;轻型颅脑损伤15例,均为脑震荡或头皮软组织伤。年龄8~61

    1990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王炜;

    <正>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指因颅脑外伤引起颅内压降低所出现的一种以严重的头痛、头昏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并不罕见,但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现就我科1984年1月~1989年6月期间所见的19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2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例,系粉碎凹陷性颅骨骨折伴多发性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中型颅脑损伤3例,为轻度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骨骨折;轻型颅脑损伤15例,均为脑震荡或头皮软组织伤。年龄8~61

    1990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72例体重大于3500克婴儿分娩方式分析

    夏邦亮;

    <正> 198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2059例,选择其中妊足月、初产、单胎、头位,出生后婴儿体重大于3500克的472例作统计分析,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2.92%。 472例婴儿,其体重以断脐后所称净重为标准。婴儿体重与分娩方式见下表:

    1990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72例体重大于3500克婴儿分娩方式分析

    夏邦亮;

    <正> 198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2059例,选择其中妊足月、初产、单胎、头位,出生后婴儿体重大于3500克的472例作统计分析,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2.92%。 472例婴儿,其体重以断脐后所称净重为标准。婴儿体重与分娩方式见下表:

    1990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声嘶临床观察

    胡升贝;

    <正> 声嘶是喉部病变的主要症状。轻者仅有音调变低。重者发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本院自1986年底开展音声门诊以来共接待病人82人次(不包括急性喉炎和喉部肿瘤)。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男性20例次,女性62例次。病因慢性喉炎42例、声带息肉、小结节23例、单侧喉返神经瘫痪5例、双侧喉返神经瘫痪1例、杓间肌病变5例、环杓关节病变3例,癔病性声嘶3例。

    1990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声嘶临床观察

    胡升贝;

    <正> 声嘶是喉部病变的主要症状。轻者仅有音调变低。重者发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本院自1986年底开展音声门诊以来共接待病人82人次(不包括急性喉炎和喉部肿瘤)。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男性20例次,女性62例次。病因慢性喉炎42例、声带息肉、小结节23例、单侧喉返神经瘫痪5例、双侧喉返神经瘫痪1例、杓间肌病变5例、环杓关节病变3例,癔病性声嘶3例。

    1990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骨受累的嗜酸性肉芽肿三例报告

    鲁国臣;

    <正>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组织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为网状组织细胞增生,临床上常为单发病变。据青岛医学院统计单发病变占76.5%,多发病变占23.5%,Hill报导多发者占全部病例的28.8%。我们收治三例报告如下: 例1 男,36岁,放射科技师。二个月前膝关节酸痛,拟诊“髌骨软化症”。入院前5天左大腿根部和膝下胀痛进行性加重,不伴高热及畏寒。因夜间疼痛难忍急诊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T38.6℃,BP

    1990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骨受累的嗜酸性肉芽肿三例报告

    鲁国臣;

    <正>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组织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为网状组织细胞增生,临床上常为单发病变。据青岛医学院统计单发病变占76.5%,多发病变占23.5%,Hill报导多发者占全部病例的28.8%。我们收治三例报告如下: 例1 男,36岁,放射科技师。二个月前膝关节酸痛,拟诊“髌骨软化症”。入院前5天左大腿根部和膝下胀痛进行性加重,不伴高热及畏寒。因夜间疼痛难忍急诊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T38.6℃,BP

    1990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任元真;

    <正> 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祖国医学的症瘕范畴。本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笔者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25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25例中,25~30岁 3例。31~40岁 12例。41~45岁 7例,46~50岁 2例,50岁以上1例。肌瘤最大如孕4个月,肌瘤小者如孕2个月。发现肌瘤时间最长者10年,最短

    1990年04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任元真;

    <正> 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祖国医学的症瘕范畴。本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笔者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25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25例中,25~30岁 3例。31~40岁 12例。41~45岁 7例,46~50岁 2例,50岁以上1例。肌瘤最大如孕4个月,肌瘤小者如孕2个月。发现肌瘤时间最长者10年,最短

    1990年04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敬通医案》运用补气药的经验

    汪寿鹏;

    <正> 程敬通,安徽歙县人。明清年间新安著名医家之一。他精通医理,医术高超,无论抢救病危,或调治内、妇杂病,皆擅长于补气。《程敬通医案》系后人程曦根据他的医方手迹编辑而成。本文谨就《程敬通医案》中有关运用补气药的治验,试探如下。 1 固脱补气重用高丽虚脱,类似西医的休克。补气固脱,乃祖国医学抗休克的主要法则之一。《内经》云:“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若大量失血,则易致气随血脱。程氏以《内经》理论为宗旨,仿效前人“血脱者,益其气”的经

    1990年04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敬通医案》运用补气药的经验

    汪寿鹏;

    <正> 程敬通,安徽歙县人。明清年间新安著名医家之一。他精通医理,医术高超,无论抢救病危,或调治内、妇杂病,皆擅长于补气。《程敬通医案》系后人程曦根据他的医方手迹编辑而成。本文谨就《程敬通医案》中有关运用补气药的治验,试探如下。 1 固脱补气重用高丽虚脱,类似西医的休克。补气固脱,乃祖国医学抗休克的主要法则之一。《内经》云:“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若大量失血,则易致气随血脱。程氏以《内经》理论为宗旨,仿效前人“血脱者,益其气”的经

    1990年04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危重病案一例治验

    汪济南;许亚娜;

    <正> 张某,女,63岁。1988年11月25日下午3时许,因上腹部突然不适,继则胀痛,呕血,出血量约400ml,急诊住院。入院诊断为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脾肿大。给予止血,抗炎,输血等治疗,仍呕血不止。10天后病情恶化,呕血便血并作,家属知难救治,自动出院,转求中医施治。 8日初诊患者状如神脱气绝,色态如尸,呼吸微弱,无能自主,脉沉细如丝,舌质干燥无苔,仍继续呕血未止。思辨病机:气为血帅,气血冲和,则血行于络中,气病必然累及血病,气机逆道,迫血离道随气上

    1990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危重病案一例治验

    汪济南;许亚娜;

    <正> 张某,女,63岁。1988年11月25日下午3时许,因上腹部突然不适,继则胀痛,呕血,出血量约400ml,急诊住院。入院诊断为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脾肿大。给予止血,抗炎,输血等治疗,仍呕血不止。10天后病情恶化,呕血便血并作,家属知难救治,自动出院,转求中医施治。 8日初诊患者状如神脱气绝,色态如尸,呼吸微弱,无能自主,脉沉细如丝,舌质干燥无苔,仍继续呕血未止。思辨病机:气为血帅,气血冲和,则血行于络中,气病必然累及血病,气机逆道,迫血离道随气上

    1990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方用矿石治痈疽例

    尚志钧;

    <正> 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八两,烧作灰。白敛二两。粗理黄色磨石一斤,烧令赤。三物捣作末,以苦酒和如泥。厚涂疽上,燥更涂,取消止。”粗理黄色磨石,另一些书作粗理黄石,如《千金方》、《外台秘要》转录此方时,均作粗理黄石(见: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治石痈方;《外台秘要》卷二

    1990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古方用矿石治痈疽例

    尚志钧;

    <正> 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八两,烧作灰。白敛二两。粗理黄色磨石一斤,烧令赤。三物捣作末,以苦酒和如泥。厚涂疽上,燥更涂,取消止。”粗理黄色磨石,另一些书作粗理黄石,如《千金方》、《外台秘要》转录此方时,均作粗理黄石(见: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治石痈方;《外台秘要》卷二

    1990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肥儿丸在小儿高烧中的应用——附94例分析

    胡红拴;李春霞;

    <正> 肥儿丸由中药明雄黄、甘草粉,使君子仁,苏雄黄、蜂蜡、郁金、苦杏仁、巴豆霜等组成。具有清利大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及食(奶)积。肥儿丸用于治疗小儿高烧的报道甚少。我科自1986年5月至1989年6月,用肥儿丸辅助治疗小儿高烧患者94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对象 94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的高烧患儿,其中实热型84例,非实热型10例,男41例,女53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6个月,平均3岁。诊断及分类体温在39℃以上,手心发

    1990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肥儿丸在小儿高烧中的应用——附94例分析

    胡红拴;李春霞;

    <正> 肥儿丸由中药明雄黄、甘草粉,使君子仁,苏雄黄、蜂蜡、郁金、苦杏仁、巴豆霜等组成。具有清利大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及食(奶)积。肥儿丸用于治疗小儿高烧的报道甚少。我科自1986年5月至1989年6月,用肥儿丸辅助治疗小儿高烧患者94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对象 94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的高烧患儿,其中实热型84例,非实热型10例,男41例,女53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6个月,平均3岁。诊断及分类体温在39℃以上,手心发

    1990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肺炎一例

    林文顺;谢玉增;徐时百;

    <正> 病儿,女,15天。足月顺产、新法接生,无缺氧窒息史。因咳嗽伴发热7~8天入院。体检:体温38.8℃(肛温)、脉搏160次/分、呼吸56次/分,精神萎,前囟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唇周稍紫绀。呼吸急促,两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血 WBC 32.7×10~9/L,N 0.27,L 0.73,血培养阴性。诊断新生儿肺炎。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激素等治疗后,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但患儿体温仍有波动,有阵发性哭吵、面色发灰。脑脊

    1990年04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肺炎一例

    林文顺;谢玉增;徐时百;

    <正> 病儿,女,15天。足月顺产、新法接生,无缺氧窒息史。因咳嗽伴发热7~8天入院。体检:体温38.8℃(肛温)、脉搏160次/分、呼吸56次/分,精神萎,前囟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唇周稍紫绀。呼吸急促,两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血 WBC 32.7×10~9/L,N 0.27,L 0.73,血培养阴性。诊断新生儿肺炎。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激素等治疗后,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但患儿体温仍有波动,有阵发性哭吵、面色发灰。脑脊

    1990年04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54例肝癌B超声像图分析

    刘珊芝;

    <正> 我院从1984年至1989年11月,临床拟诊肝癌并经B超检查者154例。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154例按1977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者141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0例;年龄12~86岁,平均49岁;单纯型77例,硬化型64例;分期情况,Ⅱ期128例,Ⅲ期13例。另有13例为转移性肝癌。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由胃癌转移者8例,胰腺癌

    1990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54例肝癌B超声像图分析

    刘珊芝;

    <正> 我院从1984年至1989年11月,临床拟诊肝癌并经B超检查者154例。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154例按1977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者141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0例;年龄12~86岁,平均49岁;单纯型77例,硬化型64例;分期情况,Ⅱ期128例,Ⅲ期13例。另有13例为转移性肝癌。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由胃癌转移者8例,胰腺癌

    1990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间药物动力学与时间药效学的研究进展

    宋建国;

    <正> 在过去的20年中,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评价传统的诊断治疗方法并依据时间生物学的原理加以调整。鉴于已知许多药物的动力学及药效学均呈用药时间依赖性变化,因而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将和选择用药剂量一样重要。时间药理学为临床设计最佳用药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新的原则。

    1990年04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时间药物动力学与时间药效学的研究进展

    宋建国;

    <正> 在过去的20年中,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评价传统的诊断治疗方法并依据时间生物学的原理加以调整。鉴于已知许多药物的动力学及药效学均呈用药时间依赖性变化,因而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将和选择用药剂量一样重要。时间药理学为临床设计最佳用药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新的原则。

    1990年04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胆通致胃出血一例

    陈观保;

    <正> 患者女,71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约2小时,以心绞痛于1989年6月1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检查:体温36.3℃,血压18/12kPa,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低,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入院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液1周,口服心痛定及消心痛。住院13日,B超示胆囊内最大光团1.4cm,有声影。加用胆通口服(西德汉堡爱活大药厂出品),每日3次各1片,服药期间患者觉上腹不适、隐痛、无嗳气泛酸,5天后被迫停药,上述症状缓解。1周后再次服用胆通,又出现同样症状,服药第8日晚8时许突然呕吐咖啡色液体,共3次

    1990年04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通致胃出血一例

    陈观保;

    <正> 患者女,71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约2小时,以心绞痛于1989年6月1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检查:体温36.3℃,血压18/12kPa,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低,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入院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液1周,口服心痛定及消心痛。住院13日,B超示胆囊内最大光团1.4cm,有声影。加用胆通口服(西德汉堡爱活大药厂出品),每日3次各1片,服药期间患者觉上腹不适、隐痛、无嗳气泛酸,5天后被迫停药,上述症状缓解。1周后再次服用胆通,又出现同样症状,服药第8日晚8时许突然呕吐咖啡色液体,共3次

    1990年04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王安才;赵振东;

    <正>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四类已得到公认,即第Ⅰ类—主要抑制快速钠通道、具有膜麻醉作用的药物,以奎尼丁为代表;第Ⅱ类—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以心得安为代表;第Ⅲ类—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化药物,以乙胺碘呋酮为代表;第Ⅳ类—钙离子拮抗剂,以异搏定为代表。随后Harrison根据药物的心肌细胞和临床电生理作用并结合临床实际,将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分为a、b、c三个亚类;其中以Ic类药物属最新的一类。所有第Ⅰ类药物都抑制钠离子通道,稳定心肌细胞膜。Ic类药物与

    1990年04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王安才;赵振东;

    <正>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四类已得到公认,即第Ⅰ类—主要抑制快速钠通道、具有膜麻醉作用的药物,以奎尼丁为代表;第Ⅱ类—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以心得安为代表;第Ⅲ类—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化药物,以乙胺碘呋酮为代表;第Ⅳ类—钙离子拮抗剂,以异搏定为代表。随后Harrison根据药物的心肌细胞和临床电生理作用并结合临床实际,将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分为a、b、c三个亚类;其中以Ic类药物属最新的一类。所有第Ⅰ类药物都抑制钠离子通道,稳定心肌细胞膜。Ic类药物与

    1990年04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有华;

    <正>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正确应用这些检测结果,不仅对乙肝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和预后以及患者的传染性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对考核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指导预防接种也极有价值。 1 反映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 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不单是HBV的衣壳蛋白(即表面抗原),还包括无核酸(无传染性)的小球型颗粒和管状体。由于HBsAg并不始终与HBV同时存在,它比

    1990年04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有华;

    <正>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正确应用这些检测结果,不仅对乙肝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和预后以及患者的传染性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对考核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指导预防接种也极有价值。 1 反映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 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不单是HBV的衣壳蛋白(即表面抗原),还包括无核酸(无传染性)的小球型颗粒和管状体。由于HBsAg并不始终与HBV同时存在,它比

    1990年04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流脑并发左眼全葡萄膜炎一例

    沈平;

    <正> 患者,女,1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全身酸痛4天,伴左眼视物不清于1988年3月21日入院。患者发热一天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瘀点瘀斑,左眼视物模糊不清,并逐渐加重,未经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8.6℃,脉搏10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6/10.6kPa。急性病容,神志恍惚,躁动。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颈项强直,两肺呼吸音清,克氏征(+),布氏征(+)。眼科检查:左眼光感,左睫状充血,角膜混浊水肿,丁道尔氏征(+),光反应迟钝,瞳孔2.5mm,虹膜纹理欠清,1%阿托品扩瞳后

    1990年04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流脑并发左眼全葡萄膜炎一例

    沈平;

    <正> 患者,女,1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全身酸痛4天,伴左眼视物不清于1988年3月21日入院。患者发热一天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瘀点瘀斑,左眼视物模糊不清,并逐渐加重,未经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8.6℃,脉搏10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6/10.6kPa。急性病容,神志恍惚,躁动。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颈项强直,两肺呼吸音清,克氏征(+),布氏征(+)。眼科检查:左眼光感,左睫状充血,角膜混浊水肿,丁道尔氏征(+),光反应迟钝,瞳孔2.5mm,虹膜纹理欠清,1%阿托品扩瞳后

    1990年04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22例隐翅虫皮炎的调查分析

    邵庆芬;

    <正> 安徽机电学院地处芜湖市郊区,四周农田围绕,每年6~10月在学生中流行隐翅虫皮炎(以下简称皮炎)。为了做好防治工作,笔者对其流行特征、发病特点、病员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1986年9月~1989年10月收集的322例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1对象 1989年10月在校学生中患过皮炎者467人(不包括历届毕业生)。 2方法用本人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

    1990年04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22例隐翅虫皮炎的调查分析

    邵庆芬;

    <正> 安徽机电学院地处芜湖市郊区,四周农田围绕,每年6~10月在学生中流行隐翅虫皮炎(以下简称皮炎)。为了做好防治工作,笔者对其流行特征、发病特点、病员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1986年9月~1989年10月收集的322例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1对象 1989年10月在校学生中患过皮炎者467人(不包括历届毕业生)。 2方法用本人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

    1990年04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芜湖县陶辛乡骆西村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莉敏;

    <正> 芜湖地区自1987年以来伤寒病人骤增,先后在南陵县奎湖乡、芜湖县白马山等地有局部的暴发流行。本科在1988年7~10月住院治疗的伤寒病人资料中,发现同居于芜湖县陶辛乡骆西村的患者共9人。为了解当地伤寒流行发病情况,笔者于同年9月中旬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 地貌概况陶辛乡面积为35.6平方公里,近似圆形。人口计有22000余人,229个自然村,5229户分属14个行政村。是芜湖县

    1990年04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芜湖县陶辛乡骆西村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莉敏;

    <正> 芜湖地区自1987年以来伤寒病人骤增,先后在南陵县奎湖乡、芜湖县白马山等地有局部的暴发流行。本科在1988年7~10月住院治疗的伤寒病人资料中,发现同居于芜湖县陶辛乡骆西村的患者共9人。为了解当地伤寒流行发病情况,笔者于同年9月中旬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 地貌概况陶辛乡面积为35.6平方公里,近似圆形。人口计有22000余人,229个自然村,5229户分属14个行政村。是芜湖县

    1990年04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规则发热伴皮疹关节疼痛

    吴宗华;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41岁,因不规则发热、畏寒、纳差伴皮疹时隐时现,关节疼痛8个月,于1987年11月19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医院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治疗,但体温仍不退,热型为弛张热,发热前畏寒,午后体温可高达40℃,次日晨可降至正常。关节酸痛无明显红肿,关节症状多为一过性,发热时加剧,持续数日后自行缓解。既往无结核、肝炎病史。

    1990年04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规则发热伴皮疹关节疼痛

    吴宗华;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41岁,因不规则发热、畏寒、纳差伴皮疹时隐时现,关节疼痛8个月,于1987年11月19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医院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治疗,但体温仍不退,热型为弛张热,发热前畏寒,午后体温可高达40℃,次日晨可降至正常。关节酸痛无明显红肿,关节症状多为一过性,发热时加剧,持续数日后自行缓解。既往无结核、肝炎病史。

    1990年04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器官灌流法对蛇毒引起狗DIC的鉴别作用

    虞枝生;林鸿民;周志泳;文尚武;

    尖吻蝮蛇毒(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引起狗实验性DIC,並对肺、肾两脏器进行灌流。组织经常规制片,HE、PTAH及MSB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表明器官灌流法对降低DIC的假阳性具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组织结构的清晰度。

    1990年04期 79-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器官灌流法对蛇毒引起狗DIC的鉴别作用

    虞枝生;林鸿民;周志泳;文尚武;

    尖吻蝮蛇毒(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引起狗实验性DIC,並对肺、肾两脏器进行灌流。组织经常规制片,HE、PTAH及MSB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表明器官灌流法对降低DIC的假阳性具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组织结构的清晰度。

    1990年04期 79-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离体新生大鼠运动神经元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汪萌芽;邓乃键;

    <正> 对离体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腹角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发现灌流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5~10μmol/L)使52%(n=64)的经逆行激活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出现缓慢,且伴有膜电阻增大的去极化反应,并有大量峰电位发放,去极化幅度随膜电位超极化而减小,外推法计算的翻转电位为-88±6mV(n=3),在含TTX(0.3μmol/L)或低Ca~(2+)/高Mg~(2+)溶液中去极化持续存在。另外,TRH还同时使背根刺激在MN诱发的EPSP增大或转为峰发放(n=7),手动拑制

    1990年04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离体新生大鼠运动神经元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汪萌芽;邓乃键;

    <正> 对离体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腹角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发现灌流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5~10μmol/L)使52%(n=64)的经逆行激活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出现缓慢,且伴有膜电阻增大的去极化反应,并有大量峰电位发放,去极化幅度随膜电位超极化而减小,外推法计算的翻转电位为-88±6mV(n=3),在含TTX(0.3μmol/L)或低Ca~(2+)/高Mg~(2+)溶液中去极化持续存在。另外,TRH还同时使背根刺激在MN诱发的EPSP增大或转为峰发放(n=7),手动拑制

    1990年04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使用和保养血气分析仪器

    吴学英;

    <正> 当前国内外所用的酸碱血气分析仪属高精仪器,具有操作简便、耗血微量、检查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成为临床普及推广的检验项目之一,为临床抢救各种危重病人提供了诊断治疗依据。但其结构和原理比较复杂,如操作不熟练或不注意保养,容易发生故障或显示的数据越出质控范围。所以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和认真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对保证结果的精确性是十分重要的。我院自1982年9月~1990年4月应用丹

    1990年04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使用和保养血气分析仪器

    吴学英;

    <正> 当前国内外所用的酸碱血气分析仪属高精仪器,具有操作简便、耗血微量、检查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成为临床普及推广的检验项目之一,为临床抢救各种危重病人提供了诊断治疗依据。但其结构和原理比较复杂,如操作不熟练或不注意保养,容易发生故障或显示的数据越出质控范围。所以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和认真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对保证结果的精确性是十分重要的。我院自1982年9月~1990年4月应用丹

    1990年04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尿内细胞快速计算法

    崔文敏;

    <正> 在临床上各类肾炎及尿路感染病人常做艾迪氏计数及1小时尿内细胞计数,我院则做2小时尿内白细胞计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的指标。以往做这项试验,普遍都用计算式(N=1000×C×V/10)进行计算,常因算式繁琐和数据较大而产生笔误,以致失去临床参考价值。现笔者在实践中,根据原计算式而演算制成数值表,通过查表计算,较为快速准确。现介绍如下: 1 首先把送检的尿液加生理盐水稀释成为10进位整数量的稀释尿(如送检尿量为67

    1990年04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尿内细胞快速计算法

    崔文敏;

    <正> 在临床上各类肾炎及尿路感染病人常做艾迪氏计数及1小时尿内细胞计数,我院则做2小时尿内白细胞计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的指标。以往做这项试验,普遍都用计算式(N=1000×C×V/10)进行计算,常因算式繁琐和数据较大而产生笔误,以致失去临床参考价值。现笔者在实践中,根据原计算式而演算制成数值表,通过查表计算,较为快速准确。现介绍如下: 1 首先把送检的尿液加生理盐水稀释成为10进位整数量的稀释尿(如送检尿量为67

    1990年04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胞电生理研究室建立脑 脊髓切片神经细胞内记录技术获得成功

    汪萌芽;

    <正> 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经过数月准备,建成进行成年大鼠海马脑切片和新生大鼠脊髓切片及其神经细胞内电位记录的实验台,并于11月2日成功地将微电极插入海马切片CA_1区神经细胞内,记录到膜电位和动作电

    1990年04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胞电生理研究室建立脑 脊髓切片神经细胞内记录技术获得成功

    汪萌芽;

    <正> 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经过数月准备,建成进行成年大鼠海马脑切片和新生大鼠脊髓切片及其神经细胞内电位记录的实验台,并于11月2日成功地将微电极插入海马切片CA_1区神经细胞内,记录到膜电位和动作电

    1990年04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脉络膜骨化一例

    刘少芳;鲁慎平;

    <正> 吴某某,女,22岁。因右眼失明数年影响美观,要求摘除眼球安装义眼,于1987年4月22日入我院。3岁时右眼即反复红肿,怕光、流泪,未经任何治疗而逐渐失明。否认眼部外伤史。2岁时曾患脑膜炎。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眼部:右眼无光感,眼睑正常,眼球萎缩,结膜不充血,角膜混浊,眼内结构无法窥及。左眼视力1.5/1.5,外眼及眼底正常。入院第2天局麻下摘除右眼球。离体眼球测量:矢状径

    1990年04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脉络膜骨化一例

    刘少芳;鲁慎平;

    <正> 吴某某,女,22岁。因右眼失明数年影响美观,要求摘除眼球安装义眼,于1987年4月22日入我院。3岁时右眼即反复红肿,怕光、流泪,未经任何治疗而逐渐失明。否认眼部外伤史。2岁时曾患脑膜炎。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眼部:右眼无光感,眼睑正常,眼球萎缩,结膜不充血,角膜混浊,眼内结构无法窥及。左眼视力1.5/1.5,外眼及眼底正常。入院第2天局麻下摘除右眼球。离体眼球测量:矢状径

    1990年04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横窦区硬膜外血肿引起急性颅压增高一例

    林元浩;李振球;舒崇厚;

    <正> 盛某,男,32岁。因排尿性晕厥,后仰着地摔倒,伤后8天于1985年11月15日入院。受伤当时昏迷约10分钟,醒后觉前额疼痛,恶心。3天后因头痛加剧就诊,留观察。神志清楚,颈软,头皮未见明显伤痕,双瞳等大3.5mm,光反应灵敏,眼(-),眼底视乳头边缘模糊,静脉稍扩张,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自主活动,肌力、肌张力对称,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头颅X线片(-),头颅超声中线波不移位。腰穿脑脊液压力3.92kPa,CSF无色微混少量

    1990年0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横窦区硬膜外血肿引起急性颅压增高一例

    林元浩;李振球;舒崇厚;

    <正> 盛某,男,32岁。因排尿性晕厥,后仰着地摔倒,伤后8天于1985年11月15日入院。受伤当时昏迷约10分钟,醒后觉前额疼痛,恶心。3天后因头痛加剧就诊,留观察。神志清楚,颈软,头皮未见明显伤痕,双瞳等大3.5mm,光反应灵敏,眼(-),眼底视乳头边缘模糊,静脉稍扩张,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自主活动,肌力、肌张力对称,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头颅X线片(-),头颅超声中线波不移位。腰穿脑脊液压力3.92kPa,CSF无色微混少量

    1990年0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痔嵌顿的急诊处理

    赵辉;

    <正> 痔嵌顿是肛肠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它是由内痔、混合痔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脱出肛门外不能还纳而形成。通常发生在腹压增高、肛周外痔炎症、肠道感染、腹泻及嗜烟酒者。主要表现是痔核局部剧痛、水肿、血栓形成,甚至出现溃烂、坏死。一般都采用对症处理,不在急性期手术。1.耽心术后感染扩散致门静脉炎等并发症;2.怕解剖关系不清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认为痔嵌顿急性期水肿是由于静

    1990年04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痔嵌顿的急诊处理

    赵辉;

    <正> 痔嵌顿是肛肠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它是由内痔、混合痔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脱出肛门外不能还纳而形成。通常发生在腹压增高、肛周外痔炎症、肠道感染、腹泻及嗜烟酒者。主要表现是痔核局部剧痛、水肿、血栓形成,甚至出现溃烂、坏死。一般都采用对症处理,不在急性期手术。1.耽心术后感染扩散致门静脉炎等并发症;2.怕解剖关系不清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认为痔嵌顿急性期水肿是由于静

    1990年04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莨菪碱致精神失常一例

    蔡力民;黄卫民;

    <正> 患儿,女,8岁,因喘闷、咳嗽半天,于1988年9月12日入院。既往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无精神病史,检查:体温37.3℃,脉搏160次/分,呼吸46次/分,体重25公斤,神志清楚,烦躁,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症明显,心率160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满布哮鸣音,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腹软,肝右助下1公分,质软,脾未及,指趾端轻度发绀,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6×10~9/L,中性0.6,淋巴0.4,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100g/L,二氧化碳结合力13.47mmol/L,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入院后给东莨菪硷0.125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40毫升缓慢静注,以及吸氧,纠

    1990年04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莨菪碱致精神失常一例

    蔡力民;黄卫民;

    <正> 患儿,女,8岁,因喘闷、咳嗽半天,于1988年9月12日入院。既往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无精神病史,检查:体温37.3℃,脉搏160次/分,呼吸46次/分,体重25公斤,神志清楚,烦躁,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症明显,心率160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满布哮鸣音,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腹软,肝右助下1公分,质软,脾未及,指趾端轻度发绀,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6×10~9/L,中性0.6,淋巴0.4,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100g/L,二氧化碳结合力13.47mmol/L,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入院后给东莨菪硷0.125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40毫升缓慢静注,以及吸氧,纠

    1990年04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索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二例

    林政;蔡靖宇;胡仲荣;

    <正>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年男性的常见病,是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目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有多种,我院于1989年11月开展精索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例,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病例 2例均为战士,年龄17岁,未婚,自述阴囊下坠感、伴胀痛,尤以直立过久及活动后明显,病史2年。体检:外生殖器无畸形,直立时左侧睾丸下垂明显,左侧阴囊可见并触及曲屈成团的蚯蚓状静脉团,平卧时静脉团缩小,2例均诊为左精索静脉

    1990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索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二例

    林政;蔡靖宇;胡仲荣;

    <正>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年男性的常见病,是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目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有多种,我院于1989年11月开展精索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例,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病例 2例均为战士,年龄17岁,未婚,自述阴囊下坠感、伴胀痛,尤以直立过久及活动后明显,病史2年。体检:外生殖器无畸形,直立时左侧睾丸下垂明显,左侧阴囊可见并触及曲屈成团的蚯蚓状静脉团,平卧时静脉团缩小,2例均诊为左精索静脉

    1990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9卷总目录

    <正>~~

    1990年04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9卷总目录

    <正>~~

    1990年04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