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其珠;黄国定;黄琰菁;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情况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血清氧调节蛋白150(ORP150)、血清反应因子(SRF)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2年随访,依据术后是否复发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检测患者的血清ORP150、SRF水平,观察并分析血清ORP150、SRF水平与晚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100例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41例,复发率为41.00%。复发组血清ORP150、SR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胃癌患者血清ORP150水平与SRF水平呈正相关(r=0.8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RP150、SRF、VEGF、HIF-1α高表达是晚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ORP150、SRF、VEGF、HIF-1α水平分别预测晚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风险的AUC均>0.800,且以血清ORP150、SRF、VEGF、HIF-1α的cut-off值分别取10.561 ng/mL、152.364 pg/mL、367.200 pg/mL、54.940 ng/L时,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晚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可能与血清ORP150、SRF、VEGF、HIF-1α过表达有关,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ORP150、SRF、VEGF、HIF-1α水平预测术后复发风险,以指导早期风险评估与防治。
2021年03期 v.40;No.194 217-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娟;曹玉涵;汪正翔;邵云侠;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清中镁离子(Mg~(2+))浓度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7月1日~2020年5月30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所有尿毒症患者,根据iPTH水平分为低iPTH组(iPTH <258pg/mL)60例和高iPTH组(iPTH≥258pg/mL)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高iPTH组血清肌酐(Cr)、磷(P)、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低iPTH组(P<0.05),总钙(TCa)、Mg~(2+)、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低于低iPTH组(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P(β=381.134,95%CI:309.918~452.350,P=0.000),低Mg~(2+)(β=-311.021,95%CI:-619.747~-2.296,P=0.048)和低TCa(β=-115.834,95%CI:-182.947~-48.722,P=0.001)是iPTH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血清Mg~(2+)是iPTH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能参与调节iPTH的分泌。
2021年03期 v.40;No.194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汪勇;丁凯阳;汪琼;余超;吴玉玲;
目的:探讨TP53基因突变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为TP53基因突变阳性MDS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20年7月30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TP53基因突变阳性组和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6例接受支持治疗,24例接受地西他滨(DAC)或DAC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30例MDS患者TP53突变阳性13例(低危2例,中高危11例),阴性17例(低危2例,中高危15例)。TP53突变阳性组年龄大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性别、MDS分型、复杂核型及预后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缓解期,TP53突变阳性组完全缓解率(CR)为38.46%,部分缓解率(PR)为15.38%,血液学改善(HI)为38.46%,病死1例(7.69%);TP53突变阴性组CR为29.41%,PR为29.41%,HI为23.53%,病死3例(1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26.7个月。TP53突变阳性组、阴性组复发率分别为66.67%、42.86%(P=0.225);两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30.76%、64.70%(P=0.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危患者2年OS分别为18.18%、60.00%(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P53突变阳性与阴性患者短期内CR、PR、HI、早期病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比例上,TP53突变阳性组CR高于TP53突变阴性组,可能与TP53突变患者对DAC敏感有关。对于长期生存,中高危患者TP53突变阳性组低于突变阴性组,TP53突变阳性仍提示预后不良。
2021年03期 v.40;No.194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爱平;杨江华;梁曼曼;杨进孙;耿彪;
目的:分析231例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皖南地区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收治的231例MTB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对耐药组和敏感组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总耐药率为27.27%,初治组总耐药率22.63%,复治组总耐药率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单耐药率和多耐药率为16.84%和2.11%,复治组单耐药率和多耐药率为17.07%和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中耐多药率3.68%,复治组中耐多药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值在耐药组和敏感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皖南地区肺结核尤其是耐药结核形势不容乐观,复治患者要合理选用抗结核药,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耐药的产生。
2021年03期 v.40;No.194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益平;何杨;盛莉莉;
目的:观察XELOX方案和SOX方案在胃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术后辅助化疗的99例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接受XELOX及SOX两种不同方案化疗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XELOX组和SOX组的3年无病生存(DPS)率和总生存(OS)率相似(69.70%vs. 68.18%,P=0.839;81.82%vs. 80.30%,P=0.859)。在各亚组中,XELOX组与SOX组的DFS率及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X组患者腹膜转移的发生率低于XELOX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淋巴结阳性比例(LNR)是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数目和LNR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XELOX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SOX组,但可耐受。结论:XELOX及SOX用于D2根治术后患者的辅助化疗,3年的DFS率和OS率接近。两种方案不良反应相似,均可耐受。淋巴结转移数目及LNR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2021年03期 v.40;No.194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栗家平;陶新路;胡敏;张岩;何智杰;尤琦;龚荣福;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行腔镜McKeown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8月弋矶山医院行腔镜McKeown手术治疗的198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吸烟指数、BMI指数、肺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胸腔粘连程度、吻合方式、淋巴结清扫数、喉返神经损伤、颈部引流管留置、术后疼痛、呕吐反流、术后营养方式、吻合方式及人工气胸等临床指标与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98例行腔镜McKeown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为22.73%,单因素分析显示,腔镜McKeown术后肺部感染与吸烟指数、肺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胸腔粘连情况、颈部引流管留置、术后疼痛和呕吐反流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肺部基础疾病(OR=3.961)、吸烟指数(≥400支·年)(OR=2.660)、手术时间(≥4 h)(OR=2.810)、术后疼痛(OR=2.497)和呕吐反流(OR=5.153)是腔镜McKeown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肺部基础疾病、吸烟指数、胸腔严重粘连、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呕吐反流均为微创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需积极处理。
2021年03期 v.40;No.194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琳;李慧;张艳;周健美;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红蛋白(Hb)波动现象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血液透析患者52例,观察6个月,记录并分析Hb分布和波动情况;随访12个月并记录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及死亡事件,分析Hb变异性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大部分围绕目标下限波动(46.15%),持续高于目标范围者较少(1.92%)。按Hb波动模式分组,波动组33例,无波动组19例;按与基线Hb比分组,波动组29例,无波动组23例;按Hb最高最低值分组,波动组27例,无波动组25例。5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者10例,发生不良事件组Hb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较高(分别为9.54±4.28 vs. 6.41±2.44,0.086±0.035 vs. 0.059±0.022,P均<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SD组和高CV组患者生存率小于低SD组和低CV组,高波动(HA)组生存率低于其他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Hb变异性,患者Hb变异性越大,不良事件发生率越大,生存率越低且预后差。
2021年03期 v.40;No.194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兰芳;宣丹;盛君;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晚发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2019年在弋矶山医院风湿科住院的晚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组起病时炎性腰背痛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骶髂关节炎和骨桥虽然比女性严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年龄,确诊时间,外周关节受累部位,关节外表现(葡萄膜炎、血尿),HLA-B27阳性率,炎症指标血沉及C反应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晚发强直性脊柱炎起病时腰背痛多于女性,但两组其他特征并无明显区别。
2021年03期 v.40;No.194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陶敏;马少平;陆欣怡;李苒苒;何莲芝;
目的:评价阿托西班在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患者,根据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使用抑制宫缩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阿托西班联合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对照组为硫酸镁联合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延长孕周时间长[(17.29±3.91)周vs.(13.45±7.14)周]、足月产率高(86.67%vs. 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流产率、早产率、术后感染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分钟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西班在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使用的临床效果好,可提高足月产率。
2021年03期 v.40;No.194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文霞;李书勤;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治的足月待产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助产方式)和联合组(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助产方式)各60例。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宫缩时宫腔压力、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和分娩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联合组自然分娩率(96.7%)高于常规组(80.0%),P<0.05;联合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6%)低于常规组(13.3%),P<0.05。(2)联合组新生儿窒息(0例)低于常规组(7例),P<0.05。(3)联合组产妇宫口开3 cm后宫缩时宫腔压力高于常规组;联合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4)联合组分娩满意度(98.3%)高于常规组(83.3%),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不仅能增加自然分娩率、宫缩时宫腔压力,缩短产程,而且能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初产妇的分娩满意度。
2021年03期 v.40;No.194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伍德生;郭晋;齐本权;肖恒;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亚低温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MHT组)。分析两组患者亚低温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Bathel指数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等感染指标的变化,根据NIHSS评分判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GCS评分、Bathel指数以及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等感染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P<0.01),GCS评分、Bathel指数及血清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肝素结合蛋白等感染指标升高(P<0.01)。临床总有效率MHT组86.7%(26/30),较NT组76.7%(23/30)提高(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但增加了AIS后感染的发生率,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2021年03期 v.40;No.194 253-25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久德;周发友;张书贤;王允武;彭伟;章小毅;徐炜;沈亚军;吴宜龙;胡宏业;
目的:探讨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切术治疗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手术指征的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及手术前后排尿情况、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10.0±6.2)g/L、(12.1±7.8)g/L(P=0.363),两组排尿情况均较术前改善(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剜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腺体大小对手术出血量无显著影响。
2021年03期 v.40;No.194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焱辉;李靖锋;张蛟;朱志贤;奚惠;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靖江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资料显示的干预手段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常规对照组,各49例。均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常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措施,ERAS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ERAS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术后3 d)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对照组(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术后3d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ERAS方案有助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机体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
2021年03期 v.40;No.194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岩;谢晖;张利;
目的:探讨基于Kinect 2.0的体感游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体感游戏运动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康复,于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6周对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测试(6 MWT)、握力、呼吸困难量表(mMRC)、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6周后,观察组运动完成率(90.91%)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CV)、6 MWT、握力均高于对照组,而mMRC、CA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inect 2.0的体感游戏可提高老年COPD患者运动合格率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1年03期 v.40;No.194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玉萍;倪初源;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3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给予机械取栓治疗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TICI 2b、3级视为血管成功再通。对比术前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并在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术后90 d电话随访,对存活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32例患者中84.4%(27/32)术中实现成功再通(TICI 2b、3级),15.6%(5/32)未能有效再通。术后即刻或24 h后头颅CT复查显示,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例,颅内出血1例,造影剂外渗6例。(2)出院时患者NIHSS评分较术前低,而ADL评分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电话随访,存活的26例患者61.5%(16/26)达到良好的临床预后(mRS 0~2分)。结论:机械取栓治疗配合围手术期精细化的护理,可以改善AIS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2021年03期 v.40;No.194 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惠敏;党爱林;孙霞;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的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或Ⅱ级,于2019年1~8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三戳孔LC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理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ERAS方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者降低(P<0.05),术毕至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间隔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评分(GSS)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腹壁戳孔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方案可降低LC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良好的转归,有效提高LC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
2021年03期 v.40;No.194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