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 居室日照紫外线及其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邱世聪;陈贵孚;

    <正> 阳光是人类在生活上不可缺少的自然因素,通过门窗透光部份进入室内的日照,对住宅的卫生状况,已有许多论著。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住宅朝向,其日照强度不相同,生物学作用也不同,为适应农村住宅飞速发展的需要,提供ⅢB 气候区的农村住宅旧照卫生标准的分析数据,安徽省居室日照卫生标准研究协作组,选择宣城地区当涂县姑溪公社社员住户为实验现

    1984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良好的开端

    <正> 我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一项“植物神经节突触传递的细胞电生理研究”课题在荣获中国科学院基金委员会资助后,在蒋志根讲师的带动下,一边积极筹建,一边奋力探索,采用国产仪器克服了种种困难,于四月九日成功地用微电极插入豚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记

    1984年01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安徽发现三平正并殖吸虫的报告

    刘雪霞;杨大林;周德刚;

    <正> 三平正并殖吸虫(Euparagonimus ce-nocopiosns)由陈心陶教授首次在广东发现,此后相继在福建和浙江也发现有此虫种,而安徽省至今尚无报导。1982年8月~10月,我们从本省歙县坑口所采集的几批长江华溪蟹体内,除检获了大量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外,还检获了扁囊并殖吸虫囊蚴(此项已在本院学报第一卷第2期内作了报导)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将此两种新发

    1984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芜湖市郊姜片虫感染的探讨

    陈启仁;陈蓉芳;

    <正> 安徽省地处长江南北,尤其沿江一带具备姜片虫病流行的各个环节。已往曾对当涂县湖阳公社西峰大队和合肥市郊区进行过姜片虫病调查。1982~1983年,我们对芜湖市郊两所小学和养猪场进行姜片虫感染调查。许鹏如(1962)曾以姜片虫尾蚴喂猪而获得成虫,我们亦用其尾蚴感染家兔,以探讨猪感染姜片虫的另一途径。

    1984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阑尾粘液球病的病理学观察(附三例报告)

    林鸿民;

    <正> 阑尾粘液球病(Myxoglobulosis Appendici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国内文献尚未正式见诸报导。Rμbnitz 等认为它是粘液囊肿发展过程中的意外现象;Probstein 则认为它是粘液囊肿的一个特殊类型,以出现直径为2~3毫米含有粘液样物之球形小体为特征。因此种球形小体在阑尾腔内聚集成团,类似

    1984年01期 9-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姜辉;

    <正> 我院附院与广州医疗器械厂联合举办的“安徽省心血管体外反搏会议”已于5月5日~5月11日在芜湖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除省内著名的心血管教授、专家外,还邀请了北京、广州、江苏等地的教授和专家。会议特邀广州中山医学院郑振声副教授作国内外有关体外反搏治疗冠心

    1984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脏浆细胞性肉芽肿(附一例巨大型兼论肺炎性假瘤)

    王惟炯;谭迦南;

    <正> 肺脏浆细胞肉芽肿是一种很少见的炎后瘤样病变。除有炎后瘤、炎性假瘤之称外,许多年来,还有人称之肺的组织细胞瘤、支气管的组织细胞瘤、浆细胞瘤及肺的黄色纤维瘤等。七十年代以来,国内文献在关于肺的炎性假瘤报导中包括有限几例,并实际上普遍把它与肺硬化性血管瘤及肺假淋巴瘤并列作为肺炎性假瘤,而没有专门介绍和讨论肺脏浆细胞性肉芽肿的特点。本病病变通常发生于肺实质,偶而也有

    1984年01期 13-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与病因探讨

    夏警予;朱洪飞;刘贻德;

    <正> 周期性麻痹的报道是否以 Westphal(B-erliner Klinische Wochenshrift,1885)为最早,迄今尚无定论。据 O.Crouzon 考证,Charknowitch 于1882年曾有论述,题为《一例罕见的间歇性截瘫——-Un cas r-are de paraplelgie intermittente》,应属周期性麻痹。O.J.S,Buruma 等认为 Sei-ler 于1815年,Cavare’于1853年有类似报道,但 Talbott 认为均属散发性病例。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的报道以 Charknowitch 为最早,Westphal 的论述晚于 Charknowitch

    1984年0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型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血、尿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附18例报告)

    陆仁康;何运钰;刘英;陈惠云;张立;何友昭;徐志群;谢同凤;张庆堂;

    <正> 血吸虫病性侏儒症(以下称血侏症)的发病原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过去曾有人认为可能与缺锌有关,但尚未肯定。多年来亦未见这方面的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了阐明某些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血侏症发病学上的意义.我们自1982年3月起,有计划的对18例青少年型血侏症患者的一些血、尿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监测。现报告如下,并作简要分析。

    1984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严重感染的初步报告

    谢正明;许家银;

    <正> 应用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乙型肝炎、肿瘤、感染等疾病国内外均有报道。但 iRNA 在抗感染免疫上的应用国内仅见少数报告。我院免疫核糖核酸小组制备了抗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 iRNA。我们选用抗绿脓杆菌的iRNA 进行了动物抗感染实验,并用 iRNA治疗3例严重感染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初报如下。

    1984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22例临床小结

    姜辉;

    <正> 体外反搏(简称外反搏)是一种循环辅助装置,目前国内外用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外反搏工作原理:在病人四肢及臂部各套上特制的气囊,利用患者心电作讯号触发气囊充排气。当心脏舒张时,气囊迅速充气,先近端后远端地序贯加压四肢及臂部,使血流返回主动脉,致舒张压增高,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当心脏于舒张末期,气囊迅速

    1984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耳垂下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李能贵;徐益民;

    <正> 患者李玉凤,女,57岁,休宁流口乡人,农民。住院号0304;因左耳垂下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多,于83年10月14日收住我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左耳垂下可见一乒乓球大小的隆起肿块,质韧,无压痛,可推动,局部皮肤无色素沉着;面部及颈部肌肉活动正常。耳后、颌、下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均不肿大;全身其他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1984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典型间日疟的诊断(附94例回顾性分析)

    俞国华;杨振邦;彭守静;

    <正> 间日疟典型发作诊断不难,不典型发作时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为了提高非典型间日疟的早期诊断,兹就我院1975~1981年经周围血片或骨髓片查出疟原虫、病程均超过3天的资料完整的94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早期诊断问题。

    1984年0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膀胱破裂(附4例报告)

    王章才;徐汉明;

    <正> 自发性膀胱破裂临床上比较罕见,据国内统计至今仅见39例报告。我院自79年以来曾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72岁,因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入院。入院前4天患者开始轻微腹痛,不发热,两天后腹痛逐渐加剧。体检:一般情况较差,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肌卫明显,满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以两下腹部尤

    1984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上沟瘤(附三例报告)

    邱传祺;巢兆福;

    <正>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肺上沟瘤比较少见,Pancoast1924-1932年首先报道,并作了详细的描述,故又称 Pancaast’ s瘤,1964年 Laval 等在1000例肺癌中仅得38例肺尖癌,国内王氏1965年报道6例,占320例肺癌的1.9%。近2年我们遇到3例均经病理和胸片证实。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例1:男性,65岁,1981年10月10日入

    1984年01期 31-3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二例

    俞安初;范智勇;李庆良;陈启仁;

    <正>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and Henry,1910)成虫寄生于犬、猫的眼结膜囊及泪管,亦可寄生人体。国内人体结膜吸吮线虫病,据沈一平(1979)综述为84例;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会(1980)综合一组病例(83例)。我省陈超常等(1954)、李立等(1978)、张道明等(1982)及程铭新等(1983)曾有报导。现将我们所见二例报导如下:

    1984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杏轩医案》选按(续)

    李济仁;

    <正> 原案五:又三郎麻闭急证肖翁三郎心成兄,幼时出麻,冒风隐闭。喘促烦燥,鼻扇目阖,肌肤枯涩,不啼不食,投药其应。翁裔于予,见其势濒危,谓曰;“此麻闭急证,药非精锐,蔑能挽救。方疏麻杏石甘汤与之。一服肤润,麻渐发出。再服周身麻出如疿,神爽躁安,目开喘定。继用泻白散,清肺解毒。复用养阴退阳之剂而愈。予治麻闭危候,每用此方获验。

    1984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病的辨证论治

    张舜华;李艳;

    <正> 一、肝病的辨证要点: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乃罢极之本,主藏血,主疏泄,性升发,喜条达。肝病可虚可实,可寒可热,或虚实挟杂,寒热错杂,针对肝病辨证的复杂性,特提出以下两点,以挈辨证之要领。(一)把握主要证候进行辨证:①胁肋胀痛:肝经之脉布于胁肋,凡六

    1984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辨证治疗鼻出血

    张树生;

    <正> 中医称鼻出血为“鼻衄”,为临床常见证候。笔者近几年来,用中医辨证治疗鼻衄,而获良好效果。现选数则介绍如下。一、葛某,男,24岁。1980年6月18日初诊;发热39.5℃伴鼻衄五天,其量甚多,经用抗生素、多种止血药和鼻腔填塞,发热退至37.5℃,但出血不断。遂邀中医诊治。证见口渴,口苦,鼻燥咽干,饮水较多,大便干秘,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象细数。化验:红细胞350万/立方毫

    1984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钟龄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

    张素珍;

    <正>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专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而设。本方具有燥湿祛痰熄风止晕之功。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分别将上方中各药常用剂量定为:半夏、姜竹茹,云茯苓,化桔红各10克,明天麻,炒白术各15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并引申用于脾肺肾功能失调的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例一:赵某,男,48岁,工人,1983年

    1984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本草求真》简介

    尚志钧;

    <正> 本书作者黄宫绣,字锦芳,江西宜黄人。于清代乾隆年间著。《中医图书联目》题此书成于1769年,按此年是王光燮为此书作序题署乾隆已丑。《医籍考》1158页医学求真录总论条引《四库全书提要》:“是书成于乾隆庚午(1750)”。故本书似应成于1750年。本书1979年问世至1949年,共有23种刊书。本文据1942年上海锦书局刊本简介如下。全书十一卷,收载药物520种,其中药物440种,食物80种,附图244幅。卷一至卷

    1984年01期 4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罕见的连续性哮吼治验

    伍杰夫;

    <正> 杨某,女,十五岁,芜湖市二十八中学生,1982年4月16日初诊。患者面色红润,身体胖壮、营养良好。惟出气吼吼响亮之声连续不绝,伴有咽干胸闷胃脘不适等症,X 线胸透正常,本院耳鼻喉科、神经科、肺科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曾在本市两个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近两月罔效,后又转至南京精神病医院诊治,症情亦未见改善。后经其舅父张××介绍我诊治。浏览各院病历,有诊断精神性咳嗽者,有诊断为癔病者,服

    1984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一例

    任元真;

    <正> 徐某,女,52岁,住院号64075。右中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三月余。三月前开始右中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近月余腹痛常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并向会阴部放射,剧痛时坐卧不安,频频呕吐。曾住××县医院用抗生素和补液等治疗月余罔效,而于82年3月9日急诊收住我院。既往有阑尾切除和肠梗阻手术史。体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4毫米汞柱。心肺阴性,肝脾

    1984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眼球后视神经炎一例治验

    崔前平;

    <正> 病历摘要:朱某,女,26岁,已婚,1977年3月2日入院。住院号20065。患者近四个月来,双目发胀,头昏心悸,视力逐渐下降,由远视模糊发展成近视物体亦不清楚,以左眼为甚。曾在当地医院行针灸治疗未见好转,特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未患过其他慢性疾病。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分钟,血压90/60毫米汞柱,神

    1984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天麻白术汤治疗美尼尔氏病50例报告

    韩昌坤;

    <正> 美尼尔氏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以中药天麻白术汤加减治疗50例,效果尚称满意,现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除外因颈椎病、脑基骶动脉供血不足,眼病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运动性眩晕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眩晕。而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或呕吐、波动性耳聋或耳鸣,水平或旋转性眼球震颤等为其临床

    1984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杨碱Ⅰ号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安徽省黄杨碱治疗冠心病研究协作组;王尔功;

    <正> 黄杨碱是黄杨木的生物碱,属黄杨科植物,其中小叶黄杨《学名:Buxus sinica(Rehd.et Wils)Cheng》别名瓜子黄杨,产于江南,早在明代《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苦、平、无毒,主治妇人难产,又主暑月生疖,捣烂涂之”;考之近代国内外文献,均未见用于心脏病。一九六九年驻芜86489部队卫生队温朝旭医师应用芜湖市郊区郭大娘“心病秘方”

    1984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促排卵方法

    张立;何运钰;

    <正> 由于对正常和异常月经生理的了解不断深入,近二十年来促排卵治疗有了很大进展。无排卵和排卵功能不良约占女性不孕的20%,一般来说,只要卵巢中有卵泡存在,促排卵治疗均可成功。本文综述近来文献介绍的几种促排卵方法供临床治疗参考。枸椽酸克罗米芬(Clomid)Clomid 不能直接刺激卵巢排卵,但能

    1984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疼痛的心理因素

    汪桐;

    <正> 疼痛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其客观指标或基本活动形式是神经冲动,属物质现象,为生理学范畴。疼痛同时伴有情绪反应,属精神现象,主要是心理学范畴。疼痛不能简单的根据刺激的特殊种类而确定,也不与机体受损量呈简单的函数关系。有资料表明,所有的人,包括不同种族,在正确控制实验条件下,可以获得大体一致的感觉阈。而疼痛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与个体差异,在一定范围内是受心理活动制约的。

    1984年01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

    陆永彪;

    <正> 由于反复剧烈的呕吐、干呕或造成腹内压力骤增的其它诱因而引起胃贲门和食管远端的粘膜及粘膜下层撕裂,同时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者称为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Mallory-Weiss 于1929年首先描述了4例因为酗酒后剧烈呕吐,继而大量呕血致死的病例。死后解剖发现食管、胃交界处有非穿透性线形粘膜撕裂。1952年 Palner 报告了经临床确诊的7例病人。1955年 Whiting 和Barron 报告了第一例经手术彻底治愈的病

    1984年01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二例报导)

    张正荣;夏秀丽;

    <正>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择二例报导如下。例Ⅰ,徐某,34岁,农民。住院号4604680年6月24日入院。诉停经46天后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净达月余,左下腹痛、发热,发现下腹部包块后去某县医院求治。妇检: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下腹包块如儿头大小,与子宫粘连。后穹窿穿刺,抽出陈旧性血液3ml。继

    1984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房粘液瘤的诊断(附一例报告)

    吴宗华;

    <正> 粘液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50%,75%粘液瘤发生在左心房,20%在右心房,5%在左、右心室。现报告左房粘液瘤一例。病历摘要:男性,24岁,教师,1981年

    1984年01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引起指趾干性坏疽一例报告

    尹广华;钟新华;

    <正> 白色葡萄球菌已往认为是一种无致病性或仅有微弱致病性的细菌,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由白色葡萄球菌引起败血症的报导已非鲜见。但迄今未见由该菌引起的败血症患者有指趾干性坏疽的表现,本院于1981年曾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3岁,因发烧8天,两下肢不能站立伴踝以下红肿及紫斑6天,于1981年4月24日入院。

    1984年01期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腔及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一例报告

    程颐清;苏学柱;王强;

    <正>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外观似息肉,呈弥漫性生长,如不彻底切除,容易复发,且有恶变倾向,应提高警惕。最近我院收治一例左侧鼻腔及上颔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病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66岁,住院号80914。因左侧进行性鼻塞5~6年,于1933年9月1日入

    1984年01期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喉截除及部分喉咽切除术造成巨大咽瘘修复一例报告

    苏学柱;孙宗长;

    <正> 全喉截除术后并发巨大咽痿一般多采用分期修补,本院一例全喉截除及部分喉咽切除术后并发巨大咽瘘一期修补成功。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2岁,农民,安徽省芜湖县人,住院号75406。因咽部疼痛一年,渐进性声嘶半年,外院病理诊断为喉咽左侧鳞癌,于1983年3月14日入我院。

    1984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泰尔登中毒并发急性肾衰一例报告

    韦秀芬;卢伯方;李永信;

    <正> 单纯泰尔登中毒国内未见报道。我院于83年元月收治一例,且并发急性肾衰,特报道如下。男性患者,37岁,原患精神分裂症,曾持续服小剂量泰尔登10年。入院前6小时因病复发,误服泰尔登128片,共计3.5克。入院时神志昏迷、燥动,T36.6℃、P145次/分、BP110/56mmHg。瞳孔两侧极度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口唇紫绀,呼吸深慢。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心律齐,无杂音。腹部触诊肝脾未扪及。血:白细胞

    1984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肝炎合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方景运;

    <正> 肝炎合并急性白血病尚属少见,我院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李某,女,47岁,教师,住院号:86976患者于1978年9月间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发黄、尿色加深。肝功能:II30~u,VDB 立即阳性,TTT15~u,TFT~(++),ZnTT29~u,SGPT200~u,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住我院传染科,治疗140天,痊愈出院。次年肝功能基本正常,80年出现慢性损害。1981年3月乏力、肝区不适加重,6月肝功

    1984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为嗜碱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吴南先;

    <正> 患者,张某,男,27岁,农民。1979年7月因头昏、乏力、多汗、消瘦、食欲欠佳而来院就诊。脾在肋下1.5厘米,血象:白细胞22,400,中幼粒细胞1%,晚幼粒细胞6%,杆状核细胞6%,分叶核细胞54.5%,嗜酸细胞13.5%,嗜硷细胞3%,淋巴细胞14.5%,单核细胞1.5%。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经外院会诊确诊为慢粒。经 COAP 方案一个疗程后以马利兰维持治疗,骨髓象及

    1984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平滑肌母细胞瘤并发腹腔大出血失血性休克(附一例报告)

    张增庆;

    <正> 胃平滑肌母细胞瘤是平滑肌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我院1978年2月11日曾遇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4岁,因上腹部突发疼痛十余小时急诊入院,无外伤史及溃疡病史,既往身体健康。体检:血压70/50mmHg,脉细速,呼吸急促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腹部高度膨隆,未见肠型,满腹均

    1984年0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公藤中毒一例报告

    方景运;程振钟;张立亚;焦毅;

    <正> 雷公藤引起严重中毒临床报导很少,我院收治一例,并发消化道出血、休克、心、肝、肾严重损害,经抢救而愈,现报告如下:蔡某,女,59岁,农民,住院号466J。患者因精神受刺激,于1982年10月10日下午4时口服雷公藤嫩芽14个,一小时后满腹阵发性剧痛,恶心、频繁呕吐咖啡样液体,并逐渐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冷及少尿,于12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

    1984年0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呋喃唑酮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史家华;

    <正>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是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的药物。该药不良反应较少,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更为少见。现报导如下:王某某,男,41岁,干部。于1980年5月23日来门诊就诊。诉于一周前因腹泻粘液稀便,每日三、四次,给服呋喃唑酮0.1克一日四次,连服三天,腹泻停止,腹部仍感不适,隐痛、纳差,但未再给其它药物治

    1984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卵巢甲状腺瘤一例报告

    杨邦林;蒋秀;

    <正> 卵巢甲状腺瘤,属畸胎瘤,临床少见。我院遇一例,报告如下。患者方某,女,46岁。发现右下腹部逐渐增大的包块半年,于1976年6月5日入院。开始包块为鸡蛋大小,无痛,伴头昏、乏力、大便干燥,二便下坠感。入院前两个月,包块迅速增大,隐痛。月经正常,入院时经净两天。19岁结婚,爱人健在。孕8产

    1984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