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 蛇毒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研究 Ⅰ.尖吻蝮蛇毒对狗引起的急性DIC

    文尚武;卓晓光;杨会杰;沈玉平;孔羣;朱家勇;张胜乐;苏燕茹;王琴;程鸣;

    用尖吻蝮蛇毒(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0.5mg/kg)静注麻醉狗。观察到AAV对狗引起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PT”和KPTT试验显著延长,血清FDP大大增加,3P试验阳性以及肾小球内呈现纤维蛋白沉积。这些结果表明,AAV对狗引起了急性DIC,因而加重由AAV直接引起的严重出血。此外,对由AAV导致的急性DIC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1985年01期 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蛇毒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研究 Ⅰ.尖吻蝮蛇毒对狗引起的急性DIC

    文尚武;卓晓光;杨会杰;沈玉平;孔羣;朱家勇;张胜乐;苏燕茹;王琴;程鸣;

    用尖吻蝮蛇毒(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0.5mg/kg)静注麻醉狗。观察到AAV对狗引起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PT”和KPTT试验显著延长,血清FDP大大增加,3P试验阳性以及肾小球内呈现纤维蛋白沉积。这些结果表明,AAV对狗引起了急性DIC,因而加重由AAV直接引起的严重出血。此外,对由AAV导致的急性DIC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1985年01期 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H-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H)在大白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张良华;孙瑞元;程能能;汪葫芽;刘英;张立;陆仁康;李志敏;雷少琼;孙鹏年;

    将氚标记的LRH-A按50μg/kg的剂量给大白鼠静注,研究其在大白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血中放射活性一时间曲线可用C=Ae_(-αt)+Be_(-βt)公式拟合。说明血中放射活性的消除有快、慢二个时相,快时相t(1/2)α为4.36±1.04分,慢时相t(1/2)β为217.7±137.9分总分布容积Vd为0.442±0.11L/kg。静脉给药后3分钟、60分钟时,可见LRH-A-~3H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其中以肝、肾放射活性最高,依次是甲状腺、大脑、心、肺及性器官。

    1985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H-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H)在大白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张良华;孙瑞元;程能能;汪葫芽;刘英;张立;陆仁康;李志敏;雷少琼;孙鹏年;

    将氚标记的LRH-A按50μg/kg的剂量给大白鼠静注,研究其在大白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血中放射活性一时间曲线可用C=Ae_(-αt)+Be_(-βt)公式拟合。说明血中放射活性的消除有快、慢二个时相,快时相t(1/2)α为4.36±1.04分,慢时相t(1/2)β为217.7±137.9分总分布容积Vd为0.442±0.11L/kg。静脉给药后3分钟、60分钟时,可见LRH-A-~3H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其中以肝、肾放射活性最高,依次是甲状腺、大脑、心、肺及性器官。

    1985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皖南地区336例恶性淋巴瘤回顾性病理分析

    胡南萍;林鸿民;徐千里;汪谟庆;胡应光;

    本文根据我国恶性淋巴瘤分类的修订洛阳方案对皖南地区1972-1982年336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325例(96.7%),何杰金氏病11例(3.3%)。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滤泡型19例(5.8%),弥漫型306例(94.2%),而弥漫型中以B细胞肿瘤(尤以滤泡中心细胞起源的肿瘤)占大多数(240例,73.8%)。T细胞肿瘤为54例(16.6%)。结果与国内各地的报告大致相同。本文还讨论了在应用修订洛阳方案进行恶性淋巴瘤分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着重指出对类型不同、大小不等起源于滤泡中心细胞的肿瘤如何结合其预后,归入适当的亚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985年01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南地区336例恶性淋巴瘤回顾性病理分析

    胡南萍;林鸿民;徐千里;汪谟庆;胡应光;

    本文根据我国恶性淋巴瘤分类的修订洛阳方案对皖南地区1972-1982年336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325例(96.7%),何杰金氏病11例(3.3%)。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滤泡型19例(5.8%),弥漫型306例(94.2%),而弥漫型中以B细胞肿瘤(尤以滤泡中心细胞起源的肿瘤)占大多数(240例,73.8%)。T细胞肿瘤为54例(16.6%)。结果与国内各地的报告大致相同。本文还讨论了在应用修订洛阳方案进行恶性淋巴瘤分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着重指出对类型不同、大小不等起源于滤泡中心细胞的肿瘤如何结合其预后,归入适当的亚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985年01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RH和TRH对青少年型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的治疗观察——附26例分析

    日本血吸虫病性侏儒症科研协作组;陆仁康;

    26例青少年型日本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计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12-20岁。随机分为3组,並给于不同方法治疗:一组(9例)LRH-A12.5μg一次静脉注射;二组:(7例)LRH-A12.5μg一次静脉注射后一年,再给于LRH—A5μg,肌注,每周2次共8周;另加TRH1mg,鼻内喷雾给药,每日一次共18周;三组:(10例)LRH-A5μg,肌注,每周2次,共8周,另加TRH1mg,鼻内喷雾给药,每日一次共2个月。以观察各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生长发育情况和血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长发育和激素水平的改善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並以2组为优。因此,我们认为单用LRH-A或LRH-A与TRH合用,对青少年型日本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是有帮助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1985年01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LRH和TRH对青少年型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的治疗观察——附26例分析

    日本血吸虫病性侏儒症科研协作组;陆仁康;

    26例青少年型日本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计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12-20岁。随机分为3组,並给于不同方法治疗:一组(9例)LRH-A12.5μg一次静脉注射;二组:(7例)LRH-A12.5μg一次静脉注射后一年,再给于LRH—A5μg,肌注,每周2次共8周;另加TRH1mg,鼻内喷雾给药,每日一次共18周;三组:(10例)LRH-A5μg,肌注,每周2次,共8周,另加TRH1mg,鼻内喷雾给药,每日一次共2个月。以观察各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生长发育情况和血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长发育和激素水平的改善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並以2组为优。因此,我们认为单用LRH-A或LRH-A与TRH合用,对青少年型日本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是有帮助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1985年01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电图诊断洋地黄中毒的可靠性如何?——149例次回顾性分析

    杨振邦;俞国华;

    149例次洋地黄中毒的回顾性分析表明:若仅依心电图,符合率甚低(34.2%)。其原因可能包括:1.无洋地黄治疗前的心电图作对照;2.未充分考虑临床症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3.缺乏统一的洋地黄中毒的诊断标准。因此,除少数心律失常外,皆应与临床结合和作血清强心甙浓度测定。

    1985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电图诊断洋地黄中毒的可靠性如何?——149例次回顾性分析

    杨振邦;俞国华;

    149例次洋地黄中毒的回顾性分析表明:若仅依心电图,符合率甚低(34.2%)。其原因可能包括:1.无洋地黄治疗前的心电图作对照;2.未充分考虑临床症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3.缺乏统一的洋地黄中毒的诊断标准。因此,除少数心律失常外,皆应与临床结合和作血清强心甙浓度测定。

    1985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尿1000例临床分析

    李永信;王章才;黄世君;

    本文对1000例血尿进行了临床分析。本组除40例原因不明血尿外,约99%为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主要疾病有结石(46.2%)、结核(12.8%)、乳糜尿(10.7%)、损伤(7.6%)、非特异性感染(6.9%)及肿瘤(5.9%)等。文中温习文献对未发现原因血尿、归纳可能的肾性病因。根据资料,二种病因血尿60例,提示当一种疾病作出诊断后,不应忽视另一疾病的存在,致使治疗欠妥。

    1985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尿1000例临床分析

    李永信;王章才;黄世君;

    本文对1000例血尿进行了临床分析。本组除40例原因不明血尿外,约99%为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主要疾病有结石(46.2%)、结核(12.8%)、乳糜尿(10.7%)、损伤(7.6%)、非特异性感染(6.9%)及肿瘤(5.9%)等。文中温习文献对未发现原因血尿、归纳可能的肾性病因。根据资料,二种病因血尿60例,提示当一种疾病作出诊断后,不应忽视另一疾病的存在,致使治疗欠妥。

    1985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临床观察

    刘少芳;罗月英;郎平;

    本文在150例视网膜脱离中发现8例合并脉络膜脱离。其临床特点为:“较低眼内压,色素膜炎,玻璃体混浊以及视网膜脱离合并不同形态的脉络膜脱离。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低眼压有关。我们的治疗体会是卧床休息,扩瞳,口服或静滴激素,随后进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手术方式均采取巩膜外垫压加环扎术,疗效尚属满意。

    1985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临床观察

    刘少芳;罗月英;郎平;

    本文在150例视网膜脱离中发现8例合并脉络膜脱离。其临床特点为:“较低眼内压,色素膜炎,玻璃体混浊以及视网膜脱离合并不同形态的脉络膜脱离。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低眼压有关。我们的治疗体会是卧床休息,扩瞳,口服或静滴激素,随后进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手术方式均采取巩膜外垫压加环扎术,疗效尚属满意。

    1985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房颤动一例

    丁月英;王惠伦;刘永芳;

    <正> 患儿,女,18个月。住院号89622。因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两眼上翻约3-4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有感冒史。体检:营养发育良好,体温37℃,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170次/分,心音强弱快慢不一,两肺呼吸音无异常,腹平软,肝肋缘下3cm,质软,边钝,脾未触及,两下肢无凹陷性浮肿。检验:血常规在正常范围,SOOT<50μ,LDH205μ,C_360mg%。心电图:心率190次/分,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f波,QRS波高低不等,R-R间期长短不一,V_1呈rSr’或rS波型v_5呈RS型,ST-T无异常。X线摄片:心影增大,心胸比例>65%。超声心动图:左室后壁活动减弱。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房颤动。入院后给予毒毛旋花子甙k静注以及能量合剂,红霉素,庆大霉素等静脉点滴。20分钟后,面色始转红润,心率150次/分,6小时后心率130-150次/分,仍有房颤。再给静注毒

    1985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房颤动一例

    丁月英;王惠伦;刘永芳;

    <正> 患儿,女,18个月。住院号89622。因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两眼上翻约3-4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有感冒史。体检:营养发育良好,体温37℃,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170次/分,心音强弱快慢不一,两肺呼吸音无异常,腹平软,肝肋缘下3cm,质软,边钝,脾未触及,两下肢无凹陷性浮肿。检验:血常规在正常范围,SOOT<50μ,LDH205μ,C_360mg%。心电图:心率190次/分,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f波,QRS波高低不等,R-R间期长短不一,V_1呈rSr’或rS波型v_5呈RS型,ST-T无异常。X线摄片:心影增大,心胸比例>65%。超声心动图:左室后壁活动减弱。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房颤动。入院后给予毒毛旋花子甙k静注以及能量合剂,红霉素,庆大霉素等静脉点滴。20分钟后,面色始转红润,心率150次/分,6小时后心率130-150次/分,仍有房颤。再给静注毒

    1985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增生症与性激素水平关系

    徐汉明;

    作者测定1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血浆睾酮(T),雌二醇(E_2)及E_2/T比值,并对照10例非前列腺增生症(NPH)男性老年者。结果显示:1、性激素各项指标值与年龄不成正比;2、性激素水平与前列腺增大程度不相关;3、BPH组与NPH组血浆T无显著差异(P>0.05),E_2及E_2/T前者比后者显著提高(P<0.01)。提示雌雄激素比例失衡可能是BPH的发病因素。

    1985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增生症与性激素水平关系

    徐汉明;

    作者测定1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血浆睾酮(T),雌二醇(E_2)及E_2/T比值,并对照10例非前列腺增生症(NPH)男性老年者。结果显示:1、性激素各项指标值与年龄不成正比;2、性激素水平与前列腺增大程度不相关;3、BPH组与NPH组血浆T无显著差异(P>0.05),E_2及E_2/T前者比后者显著提高(P<0.01)。提示雌雄激素比例失衡可能是BPH的发病因素。

    1985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结肠双对比造影作侧卧水平投照的价值

    杨文藻;

    本文讨论了在结肠双对比造影中,用点片装置投照侧卧水平位的意义和价值。对操作技术作了介绍。分析15例结肠息肉的X线表现。肠壁轮廓线的交叉和气泡等必须和息肉鉴别。

    1985年01期 38-4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肠双对比造影作侧卧水平投照的价值

    杨文藻;

    本文讨论了在结肠双对比造影中,用点片装置投照侧卧水平位的意义和价值。对操作技术作了介绍。分析15例结肠息肉的X线表现。肠壁轮廓线的交叉和气泡等必须和息肉鉴别。

    1985年01期 38-4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一例

    倪克用;

    <正> 胃血吸虫病无临床特异征象,术前难以确诊,需经术后病理检查方知。胃血吸虫病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报导一例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杨某某,男性,住院号:11556,57岁,农民,于1983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系反酸、嗳气、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十余年,服用“胃舒平”症状消失。入院前半个月症状加重,进餐后1-2小时即感上腹胀满,不时呕吐,内容物为所吃的食物及粘液,无血液及胆汁。亦无黑便史,日趋消瘦。有血吸虫病史,曾行锑剂治疗。体检:消瘦,皮肤干燥,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心肺(-),上腹饱满有震水音,腹壁静脉显露,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肝未满意扪及。脾于肋下2cm,质中等。移动性浊音(+),肠呜不亢进,脊柱四肢无畸形。化验:红细胞259万/mm~3,血色素8.5克%。白细胞4400/mm~3,中性76%,淋巴

    1985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一例

    倪克用;

    <正> 胃血吸虫病无临床特异征象,术前难以确诊,需经术后病理检查方知。胃血吸虫病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报导一例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杨某某,男性,住院号:11556,57岁,农民,于1983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系反酸、嗳气、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十余年,服用“胃舒平”症状消失。入院前半个月症状加重,进餐后1-2小时即感上腹胀满,不时呕吐,内容物为所吃的食物及粘液,无血液及胆汁。亦无黑便史,日趋消瘦。有血吸虫病史,曾行锑剂治疗。体检:消瘦,皮肤干燥,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心肺(-),上腹饱满有震水音,腹壁静脉显露,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肝未满意扪及。脾于肋下2cm,质中等。移动性浊音(+),肠呜不亢进,脊柱四肢无畸形。化验:红细胞259万/mm~3,血色素8.5克%。白细胞4400/mm~3,中性76%,淋巴

    1985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支气管肺泡癌(附两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许迪威;

    <正> 细支气管肺泡癌(以下称细支气管癌),原是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近年来似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病因不明,但癌细胞起源目前认识已基本趋向统一。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支气管肺癌为佳。兹将我们的两例病历摘录如下: 例1,许某,男59岁,住院号42530,自1979年底开始胸闷、胸痛,约3个月余,后有咳嗽,咳少量粘液痰,吸烟史30余年,30~40支/日。左胸前,中下部有小湿罗音,右腋高有花生米大、左腋窝绿豆大之肿大淋巴结,游离无压痛,胸片示:左中一片浸润病灶。分层胸片未见块影。白细胞8200,中性60%,淋巴40%。痰多次找癌细胞及抗酸杆菌阴性。左腋窝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用足理青霉素及链霉素治疗半月余,肺部病交不

    1985年01期 41-4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支气管肺泡癌(附两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许迪威;

    <正> 细支气管肺泡癌(以下称细支气管癌),原是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近年来似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病因不明,但癌细胞起源目前认识已基本趋向统一。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支气管肺癌为佳。兹将我们的两例病历摘录如下: 例1,许某,男59岁,住院号42530,自1979年底开始胸闷、胸痛,约3个月余,后有咳嗽,咳少量粘液痰,吸烟史30余年,30~40支/日。左胸前,中下部有小湿罗音,右腋高有花生米大、左腋窝绿豆大之肿大淋巴结,游离无压痛,胸片示:左中一片浸润病灶。分层胸片未见块影。白细胞8200,中性60%,淋巴40%。痰多次找癌细胞及抗酸杆菌阴性。左腋窝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用足理青霉素及链霉素治疗半月余,肺部病交不

    1985年01期 41-4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脊髓压迫症(附54例分析)

    吴家冪;朱洪飞;

    本文分析54例脊髓压迫症的病因,临床特征,检查方法及治疗结果。指出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感觉减退,进行性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局限性肌纤维震颤,腱反射可为减弱或亢进,病理性反射阳性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讨论常被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原因。着重指出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神经系统体征的检查,

    1985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脊髓压迫症(附54例分析)

    吴家冪;朱洪飞;

    本文分析54例脊髓压迫症的病因,临床特征,检查方法及治疗结果。指出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感觉减退,进行性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局限性肌纤维震颤,腱反射可为减弱或亢进,病理性反射阳性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讨论常被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原因。着重指出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神经系统体征的检查,

    1985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摘除的几点体会

    周全藩;

    <正> 鼻咽纤维血管瘤依其病理上的良性结构和不发生转移的特点本属良性肿瘤,但却有强大的生长扩张能力、复发和出血的特点。兹将我院1975——1980年间收治的15例患者就其治疗方法作一介绍。临床资料 15例患者全为男性,年龄最大25岁,最小14岁,平均19岁。本组病例有3例复发,共作了18次手术,其中经腭途径作舌形切口12次,其余则取鼻侧切开及上颌骨部分切除径路。全组中1例术中用液氮冷冻瘤体及蒂部,2例作控制性低血压麻醉。15例均作气管切开经套管内麻醉。颅底X线摄片证实有骨质破坏者4例。失血量最多达3000毫升,最少为200毫升。腭部穿孔2例。

    1985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摘除的几点体会

    周全藩;

    <正> 鼻咽纤维血管瘤依其病理上的良性结构和不发生转移的特点本属良性肿瘤,但却有强大的生长扩张能力、复发和出血的特点。兹将我院1975——1980年间收治的15例患者就其治疗方法作一介绍。临床资料 15例患者全为男性,年龄最大25岁,最小14岁,平均19岁。本组病例有3例复发,共作了18次手术,其中经腭途径作舌形切口12次,其余则取鼻侧切开及上颌骨部分切除径路。全组中1例术中用液氮冷冻瘤体及蒂部,2例作控制性低血压麻醉。15例均作气管切开经套管内麻醉。颅底X线摄片证实有骨质破坏者4例。失血量最多达3000毫升,最少为200毫升。腭部穿孔2例。

    1985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杏轩医案按》(续)

    李济仁;

    <正> 原案:福方伯哮嗽哮嗽多年,原属锢疾。往岁举发尚轻,此番发剧,胸满喘促,呼吸欠利,夜卧不堪着枕,药投温通苦降,闭开喘定,吐出稠痰而后即安。思病之频发,膈必有窠囊,痰饮日聚其中,盈科后进。肺为华盖,位处上焦,司清肃之职。痰气上逆,阻肺之降,是以喘闭不通。务将所聚之痰倾囊吐出,膈间空旷,始得安堵。无如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莲子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不刈其根,患何由杜?考《金匮》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且曰:“饮邪当以温药和之。”议以早服肾气丸温通肾阳,使饮邪不致上泛;晚用六君、变汤为散、默健坤元,冀其土能生金,兼可制水。夫痰即津液所化,使脾肾得强,则日入之饮食,但生津液而不生痰,

    1985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杏轩医案按》(续)

    李济仁;

    <正> 原案:福方伯哮嗽哮嗽多年,原属锢疾。往岁举发尚轻,此番发剧,胸满喘促,呼吸欠利,夜卧不堪着枕,药投温通苦降,闭开喘定,吐出稠痰而后即安。思病之频发,膈必有窠囊,痰饮日聚其中,盈科后进。肺为华盖,位处上焦,司清肃之职。痰气上逆,阻肺之降,是以喘闭不通。务将所聚之痰倾囊吐出,膈间空旷,始得安堵。无如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莲子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不刈其根,患何由杜?考《金匮》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且曰:“饮邪当以温药和之。”议以早服肾气丸温通肾阳,使饮邪不致上泛;晚用六君、变汤为散、默健坤元,冀其土能生金,兼可制水。夫痰即津液所化,使脾肾得强,则日入之饮食,但生津液而不生痰,

    1985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谈热病通阳

    李传方;

    <正> 通阳是治疗阳气被外邪遏阻的一种方法。《伤寒论》中用五苓散通阳利水以治蓄水,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化饮以治痰饮,《金匮要略》中用枯萎薤白类方通阳宣痹以治胸痹,其药总离不开温热之性,盖阴寒内盛,痹阻阳气,郁滞气机,气化失司,则湿浊,水饮等阴寒之邪郁蓄于内,施温热药祛除阴寒之邪,是为通阳之常法。然热病通阳则与之迥异,亦十分困难,诚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指出的“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这就在于这种热病是由其特定的因素所招致,即由脾胃素弱或湿盛困脾,运化呆滞为内因,复感湿热外邪而引发的外感湿热证,亦称湿温。湿与热邪相混,如油裹面,胶结难解。盖湿为阴邪,氤氲粘腻,最

    1985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热病通阳

    李传方;

    <正> 通阳是治疗阳气被外邪遏阻的一种方法。《伤寒论》中用五苓散通阳利水以治蓄水,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化饮以治痰饮,《金匮要略》中用枯萎薤白类方通阳宣痹以治胸痹,其药总离不开温热之性,盖阴寒内盛,痹阻阳气,郁滞气机,气化失司,则湿浊,水饮等阴寒之邪郁蓄于内,施温热药祛除阴寒之邪,是为通阳之常法。然热病通阳则与之迥异,亦十分困难,诚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指出的“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这就在于这种热病是由其特定的因素所招致,即由脾胃素弱或湿盛困脾,运化呆滞为内因,复感湿热外邪而引发的外感湿热证,亦称湿温。湿与热邪相混,如油裹面,胶结难解。盖湿为阴邪,氤氲粘腻,最

    1985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暴盲治验一例

    胡翘武;田蔼华;

    <正> 陈宝善男50岁 79年11月14日初诊。酗酒数十载,三年来屡患睾丸肿痛,因反复发作,始戒酒。此后两年睾肿未再发,但常觉皮肤灼热,并有胸腹烦热,上下移动感,因能忍受,未予治疗。近两月来病渐重,且纳减,溲黄,矢气时肛门灼热,昨日右目突然失明,右眼球及右侧头角胀痛甚剧,时昏闷,两脉弦数有力,舌淡红苔淡黄。此系肝热上扰清窍,急于泻肝热,熄内风: 羚羊角片0.6克(炖冲) 石决明30克双钩藤12克青葙子15克冬桑叶10克草决明15克赤芍药10克谷精草10克炒枯芩10克生地15克焦山栀10克二帖 11月16日复诊。药后反觉头痛加剧,口渴喜饮,昨夜寒热如疟,热退后亦无汗出,口苦颇甚,治肝不应,拟从胆入手,投大剂小柴胡以升发旋转少阳之枢机,透解沉伏之

    1985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暴盲治验一例

    胡翘武;田蔼华;

    <正> 陈宝善男50岁 79年11月14日初诊。酗酒数十载,三年来屡患睾丸肿痛,因反复发作,始戒酒。此后两年睾肿未再发,但常觉皮肤灼热,并有胸腹烦热,上下移动感,因能忍受,未予治疗。近两月来病渐重,且纳减,溲黄,矢气时肛门灼热,昨日右目突然失明,右眼球及右侧头角胀痛甚剧,时昏闷,两脉弦数有力,舌淡红苔淡黄。此系肝热上扰清窍,急于泻肝热,熄内风: 羚羊角片0.6克(炖冲) 石决明30克双钩藤12克青葙子15克冬桑叶10克草决明15克赤芍药10克谷精草10克炒枯芩10克生地15克焦山栀10克二帖 11月16日复诊。药后反觉头痛加剧,口渴喜饮,昨夜寒热如疟,热退后亦无汗出,口苦颇甚,治肝不应,拟从胆入手,投大剂小柴胡以升发旋转少阳之枢机,透解沉伏之

    1985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补脾消瘀止血汤治疗崩漏32例小结

    崔前平;

    <正> 崩漏是指子宫异常出血的一种病变;崩即血崩,如山崩之势,出血量多;漏即漏下,如器漏之状,淋漓不断。因二者病机基本相似,发病过程中亦往往互相转化,临床不易载然分开,故以崩漏并称。现代医学认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由月经异常引起的称为功能性子富出血;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等引起的称为器质性子宫出血,这两种出血都属于中医的崩漏范畴。本文所讨论的崩漏主要指因月经异常而引起的功能性子富出血。几年来,笔者以自拟补脾消淤止血汤为基本方,随证化裁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此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病由劳思伤脾,情志不

    1985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补脾消瘀止血汤治疗崩漏32例小结

    崔前平;

    <正> 崩漏是指子宫异常出血的一种病变;崩即血崩,如山崩之势,出血量多;漏即漏下,如器漏之状,淋漓不断。因二者病机基本相似,发病过程中亦往往互相转化,临床不易载然分开,故以崩漏并称。现代医学认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由月经异常引起的称为功能性子富出血;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等引起的称为器质性子宫出血,这两种出血都属于中医的崩漏范畴。本文所讨论的崩漏主要指因月经异常而引起的功能性子富出血。几年来,笔者以自拟补脾消淤止血汤为基本方,随证化裁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此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病由劳思伤脾,情志不

    1985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马θ节律及其机能意义

    韩星海;刘祚周;汪桐;廖维宏;

    <正> 一、引言自Green和Arduini于1954年首先对海马的θ节律做了系统研究以来,这个课题在海马生理学的领域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海马θ节律是在哺乳类动物海马中记录到的一种反映海马神经元同步化活动的电信号,其记录曲线近似正弦波,频率约4~7Hz。在制动的清醒动物,可通过施加各种自然的感觉刺激或伤害性刺激诱发;也可经给予拟胆碱药物而诱发;或动物处于一定的行为状态(包括异相睡眠)时自发。由于这种电活动的频率特征与人脑电图的θ节律是一致的,故最早的命名便称作海马θ节律。目前有人将之称为“节律性慢波

    1985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马θ节律及其机能意义

    韩星海;刘祚周;汪桐;廖维宏;

    <正> 一、引言自Green和Arduini于1954年首先对海马的θ节律做了系统研究以来,这个课题在海马生理学的领域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海马θ节律是在哺乳类动物海马中记录到的一种反映海马神经元同步化活动的电信号,其记录曲线近似正弦波,频率约4~7Hz。在制动的清醒动物,可通过施加各种自然的感觉刺激或伤害性刺激诱发;也可经给予拟胆碱药物而诱发;或动物处于一定的行为状态(包括异相睡眠)时自发。由于这种电活动的频率特征与人脑电图的θ节律是一致的,故最早的命名便称作海马θ节律。目前有人将之称为“节律性慢波

    1985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范畴问题的探讨

    夏警予;许平;凌婧;刘贻德;

    <正> 国内文献几乎一致认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与Guillain-Barré综合征为同义词,欧美若干基本教材亦有类此观点。或谓问题早已解决,已无讨论必要,其实不然。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在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的分类问题上应如何归类,Guillain-Barré综合征是否具有一定特征足以与其他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区分。如果没有任何特征,则Guillain-Barré综合征就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综合征”而见于医学文献达80年之久,迄今仍不见消失的迹象。Guillain-Barré综合征有无与其他急

    1985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范畴问题的探讨

    夏警予;许平;凌婧;刘贻德;

    <正> 国内文献几乎一致认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与Guillain-Barré综合征为同义词,欧美若干基本教材亦有类此观点。或谓问题早已解决,已无讨论必要,其实不然。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在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的分类问题上应如何归类,Guillain-Barré综合征是否具有一定特征足以与其他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区分。如果没有任何特征,则Guillain-Barré综合征就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综合征”而见于医学文献达80年之久,迄今仍不见消失的迹象。Guillain-Barré综合征有无与其他急

    1985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是迟发过敏反应还是Ⅲ型变态反应

    寇濂;

    本刊1984年3卷1期发表史家华同志《呋喃唑酮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报告》后,收到寇同志《是迟发过敏反应还是Ⅲ型变态反应》一文,对史家华同志文章内容提出不同意见。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在此分别发表寇和吴敏毓同志的意见。我们曾去信给史家华同志,因他已调动工作,新址不明,无法取得联系。如果史家华同志及其他读者另有意见,望直寄我刊编辑部。我们欢迎争鸣文章,也欢迎对本刊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指正。

    1985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是迟发过敏反应还是Ⅲ型变态反应

    寇濂;

    本刊1984年3卷1期发表史家华同志《呋喃唑酮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报告》后,收到寇同志《是迟发过敏反应还是Ⅲ型变态反应》一文,对史家华同志文章内容提出不同意见。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在此分别发表寇和吴敏毓同志的意见。我们曾去信给史家华同志,因他已调动工作,新址不明,无法取得联系。如果史家华同志及其他读者另有意见,望直寄我刊编辑部。我们欢迎争鸣文章,也欢迎对本刊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指正。

    1985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议将“呋喃唑酮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报告”改为“呋喃唑酮引起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吴敏毓;

    <正> 同意冠濂医师的观点,此为由药物半抗原引起的类似“初次注射血清病”样的反应,属于第Ⅲ型变态反应而不是迟发型变态反应。也许原作者认为停药三天后发病,在时同上看已经符合于迟发病变。但从初剂服药而致敏,到第7天(也即停药后三天)发敏,这是因为药物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后所形成的“全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产生了相应的过敏性抗体,当该种抗体逐步累积到第7-14天时,药物性抗原尚未从体内排除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分子量达100万·19S左右)即可沉着于血管壁、关节及肾小球、肺泡等基底膜、心肌等微血管、可引起全身症状,包括畏寒、发热、荨麻疹(风疹块)、关节痛、胸闷、咽痛、轻微咳嗽等症状也全部符合于第Ⅲ型变态反应,即免疫复合物病,与原文所描述

    1985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议将“呋喃唑酮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报告”改为“呋喃唑酮引起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吴敏毓;

    <正> 同意冠濂医师的观点,此为由药物半抗原引起的类似“初次注射血清病”样的反应,属于第Ⅲ型变态反应而不是迟发型变态反应。也许原作者认为停药三天后发病,在时同上看已经符合于迟发病变。但从初剂服药而致敏,到第7天(也即停药后三天)发敏,这是因为药物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后所形成的“全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产生了相应的过敏性抗体,当该种抗体逐步累积到第7-14天时,药物性抗原尚未从体内排除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分子量达100万·19S左右)即可沉着于血管壁、关节及肾小球、肺泡等基底膜、心肌等微血管、可引起全身症状,包括畏寒、发热、荨麻疹(风疹块)、关节痛、胸闷、咽痛、轻微咳嗽等症状也全部符合于第Ⅲ型变态反应,即免疫复合物病,与原文所描述

    1985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类高分辨G显带染色体简易制备法

    徐毓其;孙惠兰;

    <正> 人类高分辨染色体(High-resoluti-on chromosome)是八十年代人类细胞遗传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加强了人们对染色体细微结构的了解,而且有助于人们对由于染色体结构的细微改变所引起的疾病的认识。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先后采用AO(Acridine orange,AO)法和AM-D(Actinomycin D,AMD)掺入法制备人类高分辩染色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RPMI 1640(日本产)2.小牛血请(上海产)3.PHA(自制)4.肝素5.Acrdine orange(Fluka) 6.Acti-nomycin D (Fluka)7.人体外周血。

    1985年01期 69-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类高分辨G显带染色体简易制备法

    徐毓其;孙惠兰;

    <正> 人类高分辨染色体(High-resoluti-on chromosome)是八十年代人类细胞遗传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加强了人们对染色体细微结构的了解,而且有助于人们对由于染色体结构的细微改变所引起的疾病的认识。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先后采用AO(Acridine orange,AO)法和AM-D(Actinomycin D,AMD)掺入法制备人类高分辩染色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RPMI 1640(日本产)2.小牛血请(上海产)3.PHA(自制)4.肝素5.Acrdine orange(Fluka) 6.Acti-nomycin D (Fluka)7.人体外周血。

    1985年01期 69-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袖珍计算机在临床核医学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王荣鑫;吴采月;

    <正> 临床核医学工作离不开数学计算。费时、容易出差错。为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的正确性,我室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84年3月起,应用Casio f (x)-702P型袖珍计算机进行放射性核素活度衰变校正,计算甲状腺吸碘百分率,求体外放射分析中测定物质的含量等运算。现叙述如下; 用BASIC语言编制下列程序:10 PRT“C_1, P_2,D_3”: INP K20 IF K>3 THEN 1030 GOTO K ※ 4040 INP“CO (MCI/ML) =”, R50 INP“T (DAY) = ”, T60 C=RND(R ※ 0.9183 ↑ T, -3)70 PRT“C=”; C;“CONT?”:GOTO 4080 INP“CPM(S) ”, S

    1985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袖珍计算机在临床核医学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王荣鑫;吴采月;

    <正> 临床核医学工作离不开数学计算。费时、容易出差错。为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的正确性,我室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84年3月起,应用Casio f (x)-702P型袖珍计算机进行放射性核素活度衰变校正,计算甲状腺吸碘百分率,求体外放射分析中测定物质的含量等运算。现叙述如下; 用BASIC语言编制下列程序:10 PRT“C_1, P_2,D_3”: INP K20 IF K>3 THEN 1030 GOTO K ※ 4040 INP“CO (MCI/ML) =”, R50 INP“T (DAY) = ”, T60 C=RND(R ※ 0.9183 ↑ T, -3)70 PRT“C=”; C;“CONT?”:GOTO 4080 INP“CPM(S) ”, S

    1985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疼痛的临床计量与动物模型

    汪桐;

    <正> 作者在上一讲“疼痛的研究方法”中,重点阐述了实验痛的刺激法。这种实验痛是在实验条件下人为的给予伤害刺激而引起的疼痛,实验痛主要研究对象是动物。临床上的病理痛与实验痛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精神情绪反应方面大不相同,病理痛的威胁要大得多。因此,只了解实验痛是远远不够的,它並不能直接反映临床上的真实。实验痛的刺激方法也不能完全适用于临床。本文拟在实验痛与病理痛方面作一比较,並提出人体疼痛的计量方法。近年来,为了深入研究临床病理性疼痛,设计与建立了一些疼痛模型,以模拟临床上的病理痛,这些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的

    1985年0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疼痛的临床计量与动物模型

    汪桐;

    <正> 作者在上一讲“疼痛的研究方法”中,重点阐述了实验痛的刺激法。这种实验痛是在实验条件下人为的给予伤害刺激而引起的疼痛,实验痛主要研究对象是动物。临床上的病理痛与实验痛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精神情绪反应方面大不相同,病理痛的威胁要大得多。因此,只了解实验痛是远远不够的,它並不能直接反映临床上的真实。实验痛的刺激方法也不能完全适用于临床。本文拟在实验痛与病理痛方面作一比较,並提出人体疼痛的计量方法。近年来,为了深入研究临床病理性疼痛,设计与建立了一些疼痛模型,以模拟临床上的病理痛,这些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的

    1985年0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医83级男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吴伟勤;

    <正>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他们成为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材,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首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发展变化情况,以便采取体育措施,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我院83级学生进校一年,他们的体质有何变化?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如何?为此,我们对83级157名男生(平均年龄入学时18.3岁)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和方法一、调查项目选自我院《学生健康卡片》测定项目。 (一)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

    1985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医83级男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吴伟勤;

    <正>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他们成为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材,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首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发展变化情况,以便采取体育措施,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我院83级学生进校一年,他们的体质有何变化?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如何?为此,我们对83级157名男生(平均年龄入学时18.3岁)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和方法一、调查项目选自我院《学生健康卡片》测定项目。 (一)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

    1985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人肾紫癜二例报告

    王章才;徐汉明;马来祥;

    <正> 肾紫癜或称紫癜性肾炎常见于儿童,成人罕见。我院自1979年来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9岁,患者于7天前突然右下腔绞痛,向会阴部放射。后呈现严重肉眼血尿,并带血块。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无效转入我院。既往曾患肺结核及行阑尾切除术。体检:全身皮肤末见出血点、紫斑及皮疹。心肺正常,右下腹壁有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来触到包块,两肾下极未及。右肋脊角压痛(+),右肾区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血色素6.5克,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0万/mm~3,血沉98mm/h,非蛋白氮36mg%,凝血酶原时间15秒。尿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膀胱镜检查为慢性膀胱炎。肾图提示左肾正常,

    1985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人肾紫癜二例报告

    王章才;徐汉明;马来祥;

    <正> 肾紫癜或称紫癜性肾炎常见于儿童,成人罕见。我院自1979年来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9岁,患者于7天前突然右下腔绞痛,向会阴部放射。后呈现严重肉眼血尿,并带血块。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无效转入我院。既往曾患肺结核及行阑尾切除术。体检:全身皮肤末见出血点、紫斑及皮疹。心肺正常,右下腹壁有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来触到包块,两肾下极未及。右肋脊角压痛(+),右肾区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血色素6.5克,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0万/mm~3,血沉98mm/h,非蛋白氮36mg%,凝血酶原时间15秒。尿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膀胱镜检查为慢性膀胱炎。肾图提示左肾正常,

    1985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奴卡氏菌病一例报告

    张道友;王永友;

    <正> 奴卡氏菌病少见,作者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9岁、已婚、农民,1983年11月5日入院。住院号:33101。患者于1981年11月份及1982年8月份先后两次因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在本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在血片中检出狼疮细胞,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消炎痛、阿斯匹林,强的松、长春新硷及中药等,症状好转出院。1983年7月份起,患者发觉左臀部外上1/4处有一质地柔软但无压痛的包块,进行性增大,未曾溃破,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引起注意。入院前半个月,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频繁,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不见好转复至本院就诊。

    1985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奴卡氏菌病一例报告

    张道友;王永友;

    <正> 奴卡氏菌病少见,作者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9岁、已婚、农民,1983年11月5日入院。住院号:33101。患者于1981年11月份及1982年8月份先后两次因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在本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在血片中检出狼疮细胞,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消炎痛、阿斯匹林,强的松、长春新硷及中药等,症状好转出院。1983年7月份起,患者发觉左臀部外上1/4处有一质地柔软但无压痛的包块,进行性增大,未曾溃破,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引起注意。入院前半个月,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频繁,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不见好转复至本院就诊。

    1985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房粘液瘤与甲状腺腺瘤并存一例报告

    谢正明;

    <正> 患者,女,50岁,农民,住院号26650。因右颈前肿块逐渐增大20年,心悸、胸闷、气急、不能平卧2个月于1982年12月14日入院。既往无风湿病史。体检:体温36.1℃,脉搏108次/分,血压144/78mmHg。半卧位,唇有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右颈前有一不规则肿块,大小为10×6×4cm,表面有结节,质地中等,无触痛。胸无畸形,两肺有湿罗音。心音无改变,心律不规则,有早搏3~5次/分。心前区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轻度舒张期杂音,体位改变时杂音变化不明显。肝肋下4cm,质中等,有触痛,肝颈返流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g,红细胞295

    1985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房粘液瘤与甲状腺腺瘤并存一例报告

    谢正明;

    <正> 患者,女,50岁,农民,住院号26650。因右颈前肿块逐渐增大20年,心悸、胸闷、气急、不能平卧2个月于1982年12月14日入院。既往无风湿病史。体检:体温36.1℃,脉搏108次/分,血压144/78mmHg。半卧位,唇有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右颈前有一不规则肿块,大小为10×6×4cm,表面有结节,质地中等,无触痛。胸无畸形,两肺有湿罗音。心音无改变,心律不规则,有早搏3~5次/分。心前区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轻度舒张期杂音,体位改变时杂音变化不明显。肝肋下4cm,质中等,有触痛,肝颈返流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g,红细胞295

    1985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误服异搏定引起心源性昏厥一例

    徐弘光;杨希宁;

    <正> 病例摘要:男患,75岁。住院号10535。慢性房颤三年余,近三天因心慌、胸闷自服丹参片症状无缓解,于1983年5月23日入院。体检:血压144/90mmHg,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38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房颤,左室肥厚。胸部x线相未见异常。化验:血钾3.85mEq/L,CO_2-CP40容积%,尿素氮17mg%。入院后上午10时给服地高辛0.25mg,心得安20mg,心率不降。下午4时又服心得安20mg,半小时后患者误服异搏定40mg,约20分钟后即述头晕,胸闷加重。心率很快降至30次/分。血压30/0mmHg,心电监护示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面色苍

    1985年0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误服异搏定引起心源性昏厥一例

    徐弘光;杨希宁;

    <正> 病例摘要:男患,75岁。住院号10535。慢性房颤三年余,近三天因心慌、胸闷自服丹参片症状无缓解,于1983年5月23日入院。体检:血压144/90mmHg,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38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房颤,左室肥厚。胸部x线相未见异常。化验:血钾3.85mEq/L,CO_2-CP40容积%,尿素氮17mg%。入院后上午10时给服地高辛0.25mg,心得安20mg,心率不降。下午4时又服心得安20mg,半小时后患者误服异搏定40mg,约20分钟后即述头晕,胸闷加重。心率很快降至30次/分。血压30/0mmHg,心电监护示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面色苍

    1985年0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