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 家庭微小环境与冬季室内空气卫生的研究——ⅢB气候区农村住宅居室空气卫生

    邱世聪;陈贵孚;王学礼;

    1982年冬,作者调查了当涂县郊区新建住宅群的空气卫生状况。结果表明:87%住户卫生水平良好。这些住宅的环境条件包括朝向、净高、人均面积、人均容积、采光系数、居室进深等都已达到我国农村住宅卫生要求。然而,通过随机抽取30间居室气样所作分析,细菌总致以及飘尘、CO_2、SO_2等指标,平均浓度高于对照点(P<0.05),这些污染物可能来源于室内吸烟和毗邻厨房。

    1985年02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对大鼠关节炎及脑内甲啡肽含量的影响

    汪桐;穆鉴;

    实验用Wistar大鼠40只,分对照、关节炎、电针、纳洛酮阻断四组。以减毒结核菌在后足踝、蹠关节形成实验性关节炎,作为慢性疼痛模型。测定蹠围、炎症局部皮温和痛反应阈。电针两侧环跳穴,引针20分。每日一次、五日为一疗程、间隙三天,共做三个疗程。甲啡肽(MEK)含量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发现,电针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无明显长时间的止痛作用,对炎症也无影响。正常大鼠下丘脑,垂体MEK含量分别为250.43±40.40pg/mg与297.81±39.00pg/mg。关节炎组分别为160.54±32.25与228.85±31.18pg/mg,明显低于正常(P<0.01)。电针组MEK含量分别为251.00±38.46与286.36±41.92pg/mg。可见,电针能使关节炎大鼠大丘脑和垂体的MEK含量提高(P<0.01)。

    1985年02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巨大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一例报告

    杨醒华;邵光颜;

    <正> 患儿高某,女性,8岁。因腹部逐渐膨隆,反复发作腹胀,腹痛5年入院。患儿父亲诉3岁时就发现右上腹包块,始为鸡蛋大小,后逐渐增大,常因腹痛发作,患儿哭闹不止,疼痛发作时可见巩膜和皮肤黄染,经抗炎治疗(青霉素)缓解。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以,心肺听诊正常,腹部膨隆,可触-15×16cm包块,质地中等,有囊性感。GI检查示胃被压向前腹壁,十二指肠压向左下方。术前因未考虑到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可能,故未作胆道造影。术前诊断为腹腔内囊肿(胰腺囊肿可能)。于

    1985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常人外周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的实验观察

    黄雪玉;鲍德平;李权;徐毓其;

    本文随机抽取10名(男7女3)20-50岁的正常人作为实验对象。对每个受试者选择中期相细胞10-20个进行SCE计数,10名正常人SCE平均频率为5.78±0.56%,结果表明各受试者有一定的变异,故在以SCE频率作为检测手段应用时,应注意实验设计中的齐同对比和尽可能地缩小误差,以便增加对照组与实验组间的可比性。

    1985年02期 94-9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内直视手术基本方法的临床探讨

    谭迦南;沙德驹;杨小龙;任刚;

    低温,低温体外循环及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三种基本方法应用于各类心脏病手术的范围。安全心内操作时间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就7例手术病人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探讨,单纯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基本方法循环阻断时间限于8分钟,故允许手术的病种局限。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基本方法的心内安全操作时间(60分钟)充裕,术后并发症轻微而易于防治,已列为常规心内直视手术的基本方法。对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应用于一期手术治疗先天性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优点,及深低温停循环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应用均进行了探讨。

    1985年02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流行区结节性甲状腺肿(附93例分析)

    孙多仁;涂见波;王家和;

    本文分析了93例非流行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男17例,女76例,平均年龄33岁。70例属双侧多发性结节,施行了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3例属一侧单发性结节,施行单侧甲状腺腺叶或次全切除术。并发声音嘶哑及手足抽搐各1例,其余效果良好。对发病病因、治疗和癌变问题进行了讨论。

    1985年02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

    徐汉明;朱钦霞;

    本文报告3例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结合文献介绍其发病率、发病原理。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1985年02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庆市215名健康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调查

    王广和;何宏媛;徐邦正;

    <正> 我们对安庆市215名无肝肿大、风湿病,近期无感染,肝功能试验正常及胸透阴性的健康成人,测定了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的方法,系单扩散法。由上海医化所提供的免疫球蛋白诊断试剂盒,並按其规定的方法操作。由于测得的结果呈偏态分布,因而用百分位数作正常值范围的估计,结果见表1。单扩散法在测定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各地检查的正常值范围数据有一定的差别。

    1985年02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U波倒置40例临床分析

    姜辉;

    U波倒置40例,其中孤立性U倒16例(40%),复合性U倒24例(60%)。U波倒置常见于左心前导联V_5V_6,呈现左室肥厚及负荷加重,心电图示“左室劳损”型。U波倒置严重合并症,除心力衰竭外,还有急性心肌梗塞和室性期前收缩。笔者认为,通过本文分析,UV_5倒置对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等是有价值的。

    1985年02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针侧径路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房淑彬;李涛;刘中金;田蕴德;杨文藻;

    本文报道了我院在非X线电视监视下采用细针侧径路PTC检查42例阻塞性黄疸的体会。42例中38例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0%。38例穿刺成功者,诊断为胆石症24例,肿瘤9例,其它5例。38例中27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5例手术发现与影象学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2%。对PTC的操作技术,适应证、禁忌证、诊断价值、并发症的有关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1985年02期 107-109+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42例临床分析

    吴宗华;赵振东;

    本文对以二尖瓣病变为基础的42例老年风心病与同期42例青中年风心病作临床对比分析。老年风心病特点为:临床表现轻、风湿活动隐匿。有风湿史、心尖部Ⅱ级以上舒张期杂音、风湿再活动、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分别为38.3%、19%、7.1%和2.4%;患者均有一种以上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房颤、其它心律失常和脑栓塞发生率高为92.8%与11.9%;强心甙中毒和精神症状较多见为14.3%与7.1%;本文通过3例手术后疗效观察指出:促使老年风心死亡率下降的一个因素是尽早手术。

    1985年02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病例分析

    刘慕琴;

    本文对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误诊情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所有这些病例狼疮细胞均为阳性,部份病例抗核抗体阳性。误诊率为43%。其中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8例,肾炎或肾病综合症5例,伤寒,胸膜炎和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多发性神经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一例。误诊原因主要是对临床表现的多样化认识不足,为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应注意下述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1)关节痛,(2)不明原因发热,(3)皮疹(包括紫癜),(4)蛋白尿、管型,(5)多系统损害,但最后肯定诊断须赖检出狼疮细胞和抗核抗体阳性。作者提出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的五点意见。

    1985年02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影响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一些临床问题

    范广昌;王莉敏;肖文敏;

    <正> 病毒性肝炎由于多种因素常导致误诊,据报导误诊率高达8~16%。近20年来,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甲、乙二型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使本病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然而,临床上误诊情况仍屡见不鲜。为总结经验教训,我们选择了近几年所见,而临床上又较少引起重视的某些病例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报导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985年02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结核(附22例分析)

    黄陆强;周洸;

    <正> 乳腺结核,临床不多见。我院1959-1981年经病理确诊22例,其中术前误诊乳癌10例,误诊乳腺纤维瘤、慢性炎症等6例,诊断乳腺结核6例,符合率仅27.27%。临床资料 1.本组全为女性,年龄17-80岁之间,其中21-40岁17例,占77.27%。 2.病程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最短为1个月,最长5年,平均为9个月。 3.临床表现早期均具有乳腺肿块,单侧发病,乳腺上部多于下部,乳晕附近2例,多发性结节2例。肿块最大10×8cm,平均3×5cm,质硬11例,轻压痛5例,3

    1985年02期 12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绒癌和恶性葡萄胎肺部转移的X线表现

    巢兆福;邱传祺;

    <正> 五年来我们观察了肺部转移的绒癌及恶葡病人,选择其中资料较完整的24例进行分析,其中绒癌11例,恶葡13例。24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在治疗及随访中进行了动态观察。肺部转移的表现有多种形态,综合国内外文献报导,结合我们的病例,综合成以下几类。 (1)二肺纹理增厚7例,其中3例肺纹呈杵状改变。 (2)二肺见散在斑点状阴影4例。 (3)二肺见散在小结节状伴一侧或二下肺野片状模糊阴影4例。

    1985年02期 122+15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杏轩医案》选按(续)

    李济仁;

    <正> 原案农人某攻痞动血,昏晕急证农人某久患痞积,腹如抱瓮。偶遇方士,教以外用炙法,内服末药,即可刈根。某信之。数日后,忽觉心嘈如饥,吐下紫淤成碗成盆,头晕不能起坐,无力廷医。舁至镇中成家,招予往视。病者踡卧榻上,闭目呻吟。方欲诊脉,血又涌出,状如豚肝,遍地皆污,昏晕、手战、咬牙。戚家恐其脱去,急欲扛回。予按脉虽虚细,尚未散乱,戒勿惊扰,姑俟之。少顷晕定,令先灌米饮,以安其胃,续灌党参汤,以益其气,再与八珍汤

    1985年02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天士论久病(痛)入络的辨治

    秦德平;

    <正> 叶天士是清代具有精湛医理和独创精神的著名医学家。他对久病(痛)入络的病机分析以及制定的辩治原则和用药方法,颇有独到见解。但须提出:叶氏所讲的络病却与《内经》有别。《内经》所说络病,表示邪气侵入部位轻浅,而经病则表示邪气侵入部位重深,其立论是指外感病的发病过程而言;叶氏所讲络病,表示邪气侵入部位重深,而经病乃表示病位轻浅,立论是指内伤久病而言。两者立论不同,故其内容各异。久病(痛)入络论是叶氏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1985年02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服中药治疗痔疮的临床体会

    张树生;

    <正>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人体由于阴阳失调,脏腑气血虚损和感受风、燥、湿、热等外邪侵袭,及情志内伤、饮食、职业、起居等影响,致使气血失调,经络阻滞,淤血浊气下注而成。依其发病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治疗方法很多,在内治方面其代表治则为“清热润燥,益气养血,凉血祛风”之剂,笔者运用内服中药治疗本证,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选数则介绍如下:

    1985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翘武老中医喉痹治验四则

    田爱华;胡国荣;

    <正> 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炎,安徽中医学院附院老中医胡翘武,对此证的治疗颇有经验,现整理其医案四则如下,供学习参考。 (一)孙旺娣女 42岁 1958年8月3日初诊。近半年来常觉咽喉微疼,干燥不适,吞咽略感障碍,咳吐白痰,畏寒纳少,检视咽中肥厚苍白,舌淡、苔白黄厚滑,脉沉细。足太阴脾经,循咽喉连舌本,此脾经湿热蕴而生痰,结于咽喉为病。处方: 竹沥夏12克、吴萸4.5克、陈皮4.5克、

    1985年02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促黄体释放素及其类似物用于男性抗生育研究概况

    陆仁康;董家岐;

    <正> 避孕不能单从女性考虑,男性亦有相等的义务,但迄今尚未找到一种合适的男性避孕药。近来,随着对促黄体释放素(LRH)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现LRH的激动性类似物,拮抗性类似物和LRH的免疫制剂均具有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並可能成为男性理想的避孕药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颇多,故本文摘要予以介绍,以供参考。

    1985年02期 133-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散发性脑炎的提法是否正确

    刘贻德;夏警予;

    <正> 国内文献记述:早在1957年青岛即有散发性脑炎的报道;1964年发病数缓慢上升,1870年以来明显增多,如上海四所医院于1971年报道268例,其中1963~1969年只20例,1970~1975同样6年发病数增至240例,为1969以前6年的12倍。西南地区四川、贵阳、云南均发生较多,至目前为止共报道2500例左右。各地报道均为散发性,分散在市、市郊及各县。如福建106例来自19个县市。全国各地报道纷至沓来,神经精神科学会又加以重点讨论,原来不见“经传”的所

    1985年02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型超声诊断胆道蛔虫体会

    陈人;王慧;

    <正> 使用B型超声实时切面显像(简称B超)诊断胆道蛔虫症具有及时、可靠、无损伤等优点。我室在1187例非急诊肝胆痰病检查中发现8倒胆道蛔虫,就其体会报告如下: 一、方法与结果: 我们选用日立公司EUB~25型B超机,探头3.5兆赫。令病人仰卧位时,用“肋间斜切”法。左侧卧位时,用“门脉纵断”法检查。先找到门静脉,再慢慢转动探头,于

    1985年02期 140-1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用一支吸管吸取标本问题的探讨

    浦金合;浦春;

    <正> 目前由于临床标本的不断增多,而吸管尤其是高质量的吸管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临床上一根吸管吸取标本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注意。一根吸管吸取一份标本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及一根吸管吸取多份标本两者到底有无差异,对此看法不一。为此,我们以SGPT为代表进行了实验对比。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本院住院及门诊临床各科病人当天标本。以无黄疸、无溶血、无脂

    1985年02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周化学致痛物质与镇痛药物

    汪桐;

    <正> 疼痛一般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外周感受器所引起。伤害性刺激种类繁多,有锐性与钝性的机械刺激、温度刺激,电击、化学药理以及炎症等病理性刺激。这些伤害性刺激最后都会直接和间接的产生化学致痛物质。致痛的化学物质与镇痛药物,有的作用于中枢,有的作用于外周,十分有趣的有些作用于外周的致痛物质对中枢却有镇痛作用,如5-羟色胺,乙酰胆硷,缓激肽,组织胺都是如此,故不能混为一谈。作用于外

    1985年02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

    陆永彪;

    <正> 十二指肠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十二指肠粘膜的炎症性变化。它可分成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和继发性十二指肠炎两类。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即为目前尚无法找出原因的十二指肠粘膜炎症,又称为愿发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或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继发性十二指肠炎则多有一定的原因存在,常见的病有感染、应激、阻性充血、邻近器官病变的蔓延、药物等。以下仅介绍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的认识。

    1985年02期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尿道内塑料管异物一例

    胡禹椿;汪伯英;

    <正> 尿道异物虽非少见,但病程长达18年之久,实属罕见,兹报道一例如下: 患者男,31岁,农民。十三岁时被人从尿道外口塞入塑料手提包提把一段,未能取出,以后经常排尿不畅,尿细,尿痛、脓尿,时轻时重。近半月来,排尿困难,点滴排出脓尿。经抗炎治疗无效于84年1月19日入院。检查:体温36.7℃,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尿道球部可扪及一约8cm长,0.8cm直径之管状物,远端距尿道外口约8cm,质硬,稍可推动,但选端不能推移。挤压尿道有脓液自尿道口外流出。化验:红细胞460万,血色素13g;白细

    1985年02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复子宫、阴道完全纵膈两侧宫腔同时足月妊娠一例报告

    盛天明;钟美兰;胡羣英;

    <正> 患者胡某某,27岁,住院号92181。第一胎,妊娠38~+周。近周来因胸闷,头昏,浮肿伴阴道流液经当地医院诊断“妊娠中毒症合并心衰。”给予西地兰等积极对症处理,治疗五天症状改善,但血压仍高,疑双子宫双胎又因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征而于9月5日急诊转入我院。以往体健,经期正常,末次经期1983年12月11日。26岁结婚,未作婚前检查,无家属多胎史。检查:体温36.3℃,脉搏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8/100毫米汞柱。神清,营养中等,全

    1985年02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疹恢复期全身大片脱皮一例报告

    范广昌;陈有华;

    <正> 麻疹患者常于恢复期全身皮肤呈糠麸样脱屑,无并发症者经过顺利,预后良好。文献中虽有严重脱皮病例之报导,但极少见。现将我们所见麻疹合并肺炎于恢复期全身大片脱皮一例报导如下。胡某某,男,2岁。住院号28283,因持续发热6天伴全身皮疹4天于1978年6月1日入院。患儿于6天前开始发热,逐渐上升,伴咳嗽、流涕、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后第三日,先于耳后颈部出现红疹,随即蔓延至头面及胸背、四肢、手足心,历时4天。近日

    1985年02期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发性多软骨炎致双眼角、巩膜炎一例

    蔡瑞玲;周仕福;

    <正>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病因不明。其特点是软骨炎症和随之而发生的软骨溶解。主要损害耳、鼻、咽、喉,眼球和全身软骨;若累及喉、气管常可导致呼吸困难。迄今国内共报导12例,具有眼部症状者7例均较轻。我科收治一例眼部表现为双眼角、巩膜炎,角膜变薄,视力仅存数指。洪某某,男性,26岁。住院号81884。于1978年开始鼻根部红、肿、痛,数月后两眼红痛伴视力减退,两年后两耳红肿。曾在他院诊治因未能坚持服药致病情反复。1983年9月29日因左眼被他人木棍碰伤而急诊入院。检查:胸廓及全身关节无畸形,心肺(-)。鞍鼻;两耳廓暗红色充血肥厚变形,左侧压痛(+)。

    1985年02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胆囊并结石梗阻性胆管炎一例

    房淑彬;

    <正> 女性,10岁。住院号:81207。因右上腹反复发作绞痛7年,畏寒发热,黄疽20天于1983年9月9日入院。7年前开始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畏寒发热。每年均发作数次,每次发作时持续2-3天。经解痉止痛,抗感染及补液治疗,症状缓解。20天前再次出现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黄疸。诊断急性传染性肝炎收住传染科,经对症治疗无效,拟先天性胆道疾患转入我科。查体:体温39℃,脉搏130次/分,血压90/60。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右上腹

    1985年02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会阴型异位睾丸三例报告

    王章才;

    <正> 会阴型异位睾丸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近年收治3例,病例报告见表: 讨论会阴型异位皋丸因睾丸引带终止于坐骨棘而异位。两侧均可发生,但其真正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为阴囊颈的狭窄,腹内压增高推动作用的结果。儿童会阴型异位睾丸的诊断易与隐睾或无睾症混淆,临床检查见该侧阴囊空虚,但于会阴部能触及性腺,轻压敏感。会阴型异位睾丸并发症与隐睾相似。

    1985年02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腹膜间皮瘤一例报告

    张道友;卢贤继;

    <正> 患者女性、24岁、农民、未婚,1983年10月10日入院。住院号:82273。患者从1983年7月起,常感下腹部疼痛,服两付中药后,似有好转。二个月后,上腹部胀痛不适,疼痛无规律,不放射,与进食无关,胃纳正常、无返酸嗳气,不发热。拟诊“胃炎”,服用“复方胃友”,“硫糖铝”,“多酶片”等,均无效。至同年十月初,腹痛加重,持续不得缓解,进行性腹胀入院治疗。体检:体温37.3℃、脉搏110次,呼吸18次,血压138/94。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肺(一),心率110次、律齐,无杂音。腹明显膨隆,腹壁静脉不怒张,未见胃肠蠕动波,腹部无压痛、肝脾(一),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妇科会诊检查:宫体平位,正常大小,宫后壁高低不

    1985年02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胆管细胞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一例报导

    章臣桢;

    <正> 女性、64岁,因胃脘胀痛伴便秘6—6天,于83年10月27日入我院中医科。素有胃痛史,(同年五月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炎)。入院后第三天出现黄疽,体检: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无蜘蛛痣、出血点、肝掌、肝肋下未及,肝区叩痛(+),脾肋下未及,腹水征(一),双下肢无浮肿。化验肝功能絮浊试验正常,GPT148单位、黄痘指数35单位,凡登白试验双相,胆红质3.6mg,尿胆红质(+),尿胆元(一),血沉69mm/h。超声波(A)肝剑下2cm,肝区稀疏较密微波,胆囊液平

    1985年02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婴儿脊膜膨出合并畸胎瘤一例报告

    张受安;袁政朝;

    <正> 先天性脊椎裂脊腆脊髓膨出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但同时合并畸胎瘤较为少见,文献报导不多。兹将本院1982年10月20日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儿李某女 5~+月住院号31314 出生时即发现腰骶部正中有一鸡蛋大小之包块,随患婴生长发育而日益增长,大小便能控制、饮食如常、精神佳,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吸吮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有类似发病史。体检:头颅对称、正常大小无进行性增大、前囟未闭约2×2cm,压之该包块前囟冲动、压迫耻

    1985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