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甫同;杨建勤;沈漪涟;高丽娜;
用全蝎提取物水溶液,对体外传代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和人体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作观察。结果:全蝎提取物的水溶液在相当生药10mg/ml时,用药48~72小时内使上述细胞全部脱壁死亡。进而在Hela细胞上证明,相当生药0.1mg/ml时也同样作用;並以此为有效标志,查明530号粗提物为全蝎直接抑杀癌细胞的有效部位。
1989年02期 77-7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汤美蓉;齐易详;
本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SD大鼠脾脏的年龄变化进行了观察。大鼠脾脏中白髓随增龄而逐渐减少,结构紊乱,淋巴细胞密度下降。白髓和红髓分界不清。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ANAE、ACP、AlP活性随增龄而加强。ATP酶无明显变化,SDH、LDH和5-Nase活性下降,说明老龄鼠脾脏细胞中的代谢活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989年02期 80-82+8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家勇;
用感染血吸虫鼠肝组织内虫卵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150例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人及150名健康人的血清,阳性率为96.7%,假阳性率为1.3‰;检测137例其它6种蠕虫病患者和50例内科疾病患者,交叉反应率为0~3.3%。该法的敏感性显著地高于用血吸虫成虫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及环卵沉淀试验,而且方法简便,应用抗原经济,检测率高及获得结果较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1989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建设;
本文对13只小白鼠的肾脏、颌下腺、腮腺及舌下腺采用HE和Bowie染色以及PAS反应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脏球旁细胞和颌下肾粒曲小管细胞都含有类似的肾素分泌颗粒。证实小鼠颌下腺粒曲小管有产生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
1989年02期 86-8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迦南;沙德驹;杨小龙;任刚;丁伯应;龚荣福;江道文;唐学洵;
本文根据16例心脏病患者病情的单纯或复杂,术前估计心脏直视手术时循环阻断时间的长短,分别采用全身浅低温、中低温、深低温结合体外循环三种基本方法,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不同程度全身低温的体外循环选择、术中心肌保护的重要性、术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应用的优越性和结性节律的处理等进行讨论。认为阻断循环每超过半小时宜重复于主动脉根部加灌注4℃冷停跳液一次。循环阻断半小时可采用全身浅低温,否则以中低温为宜。对多畸形心脏,直视手术阻断循环超过100分钟以上可采用全身深低温体外循环,必要时可停机,但停机不超过60分钟为限。
1989年02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道友;许迪威;
本文报告我院1983年1月至1987年12月收治的36例尿毒症病人。11例(30.6%)有咳嗽、8例(22.2%)有气喘和(或)呼吸困难、9例(25.0%)有胸腔积液、17例(47.2%)呼吸音异常。26例(72.2%)胸片异常,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门阴影增浓、以肺门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蝶形阴影、肺部片状模糊阴影、肋膈角模糊或消失。尿毒症肺损害和病程长短、贫血程度、BUN浓度、高血压存在与否无固定关系。病人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者,多有胸片异常(P<0.05)。
1989年02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安才;俞国华;李苏;王荣鑫;吴采月;程光华;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29例健康人的血清β_2-m含量。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β_2-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项检查远比BUN、Cr的检测敏感,阳性率分别为62.9%、40.7%和26.9%。因此,用血清β_2-m估价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减退是一项敏感、简便、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高血压病分期一项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用药,保护肾功能和预后判断、疗效观察均有实用价值。
1989年02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桂;徐弘光;
<正> 巯甲丙脯酸(captopril,CPT)是一种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上用来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新药。主要副作用有低血压,心动过缓,皮疹,肾功能减退,蛋白尿和白细胞减少症等。致男性乳房发育症罕见。笔者门诊曾见一例报道如下。高某某,男,43岁。患原发性高血压病16年,长期坚持服用多种降压药效果欠佳,改用巯甲丙脯酸(常州制药厂生产)口服治疗,50mg bid,5天后血压下降,改为25m g gd维持量。服药1月后患者自觉双侧乳
1989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国杰;朱向明;胡党成;容尚勤;周洸;王金生;江声铮;
本文报告经活组织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肝癌声像图表现。本组病例B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8%(18/22)。与AFP(甲胎蛋白)进行对比分析,B型超声对于肝癌的诊断优于AFP。本文重点分析在无CT及肝动脉造影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B型超声效能,提高对肝癌的诊断率。
1989年02期 99-10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鼎兴;
<正> 大蒜(Allium sativum)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民间作为调味食用,并认为大蒜有治百病功效。本文通过82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大蒜前后自身对照分析了大蒜的降血脂作用和有关生化影响。
1989年02期 102-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桂嵐;李苏;
<正> 高血压病是发达国家成年人中主要死亡和病残原因,也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并且是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对1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分析,以证实高血压病的危害。
1989年02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庆立;王震;张骐;
<正> 度冷丁是硬外阻滞麻醉中最常用的辅助药。而剖腹产选用硬膜外麻醉,国内意见已趋向一致。但剖腹产术辅用度冷丁对胎儿的影响如何仍众说不一。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依据APgar′s评分法,对我院1984~1986年间332例进行临床分析。
1989年02期 106-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宗丽;蔡力民;
<正> 本文收集了我院儿科自1984年1月~1987年12月间小儿败血症164例,现将其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做一简要介绍,并加以分析,其病原菌种类见表1。
1989年02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正荣;盛天明;
<正> 本文选择1980~1986年门诊误诊为慢性盆腔炎或盆腔包块38例,经抗炎治疗三个月以上无效,后经孕激素治疗,症状消失或基本改善的资料作一分析,以利于提高妇科门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异位症)的诊断率。
1989年02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芮景;周洮;
<正> 肠套叠是较常见的小儿急腹症,现将198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78例小儿肠套叠总结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56例,女22例,男∶女=2.5∶1,年龄26天~7岁,2岁以内69例,其中4~10月49例,病程7
1989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跃宇;郭华;
<正> 纤维结肠镜是检查大肠疾病较先进仪器。肠镜从肛门插入到回盲部,全程150cm左右。由于许多因素影响着肠镜抵达回盲部的成功率,从而降低了检查效果。在诸因素中,我们认为病人的心理因素不可低估。近一年来我们试探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检查,取得一定效果。
1989年02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济仁;李彝生;
<正> 程敬通,名衍道,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名医。《程敬通医案》原名《仙方遗迹》,为程曦收集其医方手迹五十七则加以注释,于1883年撰成,1977年歙县卫生局排版翻印,改现名。程氏医案短小精练,值得一读。
1989年02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安才;李苏;
<正> 既往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急性心肌梗塞分为穿壁性和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但是,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体表心电图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急性心肌梗塞的解剖定位,亦即体表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并不能表示病理解剖学上的穿壁和非穿壁梗塞。尸解发现,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的心肌梗塞,解剖学上可无穿壁性心肌坏
1989年02期 117-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家勇;张国芳;
<正> 自七十年代以来,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发展迅速。酶标记技术的深入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血吸虫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手段。目前,酶标记技术在血吸虫病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并在诊断抗原和试验方法方面改进较多,已使该技术更能符合微量、高效、准确
1989年02期 120-12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畴;程颐清;
<正> 与鼻腔填塞有关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发生在鼻腔填塞后的凶险并发症。国内未见报道,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国外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一般概念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首先由Todd(1978年)命名,以高热、猩红热样皮疹,粘腆充血,呕吐、腹泻,多脏器系统功能损害,DIC和严重的持续性休克及恢复期脱皮为特征的一组症候
1989年02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道友;胡华震;
<正> 免疫疗法的定义是用免疫手段治疗疾病,本疗法是在数月内缓慢地、逐渐增加抗原剂量以诱导机体对该抗原耐受性的一种治疗方法。免疫疗法不同于脱敏疗法。1911年Noon等首先将免疫疗法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1949年完成第一篇免疫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对照研究。虽然免疫疗法能成功地应用于某些特殊临床情况,但其在哮喘治疗中
1989年02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杨根;卜东明;杨文;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于30年代我国东北已发现本病的流行。1935年由伯力医学院内科助教TapaГHCK第一次在《急性肾炎》一书中,较详尽地描述本病。目前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流行,分布在欧亚两大洲,主要是在北欧和东亚各国:苏联、芬兰、瑞典、挪威、捷克、东德、中国、日本、朝鲜
1989年02期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学庭;
<正> 为了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向临床不断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近十年来药学界除了努力寻找新药外,对新型给药系统一透皮控释剂(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有多种产品问市。透皮控释剂是以皮肤作为给药通道,经吸收转运而产生全身作用。由于在局部皮肤表面敷药,可以绕过肝脏对药物的首过
1989年02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照宏;王素华;
<正> 4-氨基安替比林(以下简称4-AAP)-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是目前环境监测常规方法之一。此法虽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操作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实验条件不易控制。为此,我们对该方法中某些条件的控制进行了探讨和改进,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1989年02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朝品;黄玉芬;陈蓉芳;
<正> 人体蠕形螨感染的实验诊断,不同方法的检出率有很大差别,我们同时试用透明胶纸法、直接刮试法,挤压刮试法,并作比较,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某医院皮肤科病人。(2)本校教职工。所有受检者均从鼻沟,鼻
1989年02期 13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振邦;
<正> 心房分离(AD)可发生于窦性心律、主动性快速心律失常或双重性心动过速基础上,现报告一例发生于心房颤动(Af)、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房室分离时的AD。
1989年02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阳海红;张文中;
<正> 室内差异传导临床多见,而房内差异传导临床少见,易被忽略;作者近年来遇到2例报导如下: 例1 女性,52岁,农民,有慢性咳,喘史20年,两月来加剧伴下肢浮肿7天入院。查体: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心音低,早搏频繁,心率105次/分,心底部P_2>A_2,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剑突下可见心搏动,
1989年02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毅;钟惠如;方德康;王兴尧;
<正> 患者女性,49岁。畏寒发热2月余,咽部隐痛、吞嚥时加重半月,伴纳差、耳呜、进行性听力减退、消瘦。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无效于1985年3月1日入院。体温39~40℃,脉搏116~136次,血压14.7/10.1kPa,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两耳听力下降。咽后壁不规则隆起,表面有灰白色伪膜,擦拭易出血。心肺(-)。肝脾(-)。妇科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红细
1989年02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卫政;
<正> 我院1978年9月至1987年10月收治4例美克耳(Meckcl)氏憩室,均因误为急性阑尾炎而施行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一、病历摘要例1 男,25岁。因右下腹疼痛25小时急诊入院。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有肌卫,拟诊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术中见阑尾正常,但在盲肠周围有少量脓液,并且有一长3 cm硬鱼骨刺。探查发现
1989年02期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国富;王家幸;
<正> 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并非少见,而X线形态酷似肺癌者罕见,现将我院临床上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例1 女性,59岁,农民。1982年1月12日因发热、咳嗽到某医院就诊,摄X线胸片示:右肺中下肺野内带大片浓密阴影,边缘模糊,轻度分叶,有毛刺(见图1)。疑为肺癌于1月30日转入我院。
1989年02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家胜;
<正>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左上腹包块6年伴腹胀、纳差于1983年11月4日入院。病人住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血吸虫感染史;否认丝虫病史。1979年12月曾诊断为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拟行脾切除术,进腹后见有乳白色腹水约200ml,立即化验检查,李凡他试验(++),乳糜试验阳性,红白细胞少许,未找到微丝蚴及肿瘤细胞。因对
1989年02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天寿;
<正> 我院近八年,采用维生素C鸠尾穴注射治疗临床表现典型的胆道蛔虫胆绞痛54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54例中,男23例,女31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6岁,平均24.3岁。其中发病在24小时内入院者34例,24小时后入院者20例,20例中有5例曾在当地医院治
1989年02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童伯良;顾玉蓉;
<正> 从1986年9月至1987年9月,我们应用硫酸锌门诊治疗普通感冒5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以青壮年为多。临床表现:头痛21例,乏力45例,纳差31例,畏寒13例,低热12例,全身酸痛38例,鼻塞41例,喷嚏32例,咽干痛
1989年02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宣晓明;
<正>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症是男性不育症中少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病率占男性不育症的1~2%。笔者收集本院住院病人4例,均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一1.': 一、临床资料(见附表)皖南医学院学报19的年第8卷第
1989年02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佩;周洸;
<正> 近两年来我院遇3例胆总管单个结石在典型症状发作后自然排入肠道的患者。其中2例手术证实,另1例因接受前2例的教训, 在术前一天复查B超发现胆总管结石消失。从而避免了手术。
1989年02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易详;
<正> 由于科学研究的开展,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多,学报编辑部不断收到院内外作者文献综述稿件,这是对本刊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综述的增多,无疑对学术的交流及知识面的扩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些来稿中还存在着如下的一些问题。①题目的面太狭窄,内容太局限,覆盖面不够广泛。②有些综述是从《国外医学》的译文中摘录编
1989年02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