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毓其;孙惠兰;
本文报告了46,XX,inv(6)(p25q13)等5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并对其发生机理和细胞遗传学效应进行了分析。
1990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毓其;孙惠兰;
本文报告了46,XX,inv(6)(p25q13)等5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并对其发生机理和细胞遗传学效应进行了分析。
1990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刘锡玖;杨解人;桂常青;孙瑞元;
鸡骨草根煎剂能提高家兔在位或离体肠管平滑肌张力,增强其活动。但对豚鼠肠管有一定程度直接抑制作用,可见本品对不同动物肠平滑肌反应有差异,鸡骨草根还能延长小鼠游泳耗竭时间,提高耐力;毒性实验表明其毒性低,耐受量大,使用安全。
1990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锡玖;杨解人;桂常青;孙瑞元;
鸡骨草根煎剂能提高家兔在位或离体肠管平滑肌张力,增强其活动。但对豚鼠肠管有一定程度直接抑制作用,可见本品对不同动物肠平滑肌反应有差异,鸡骨草根还能延长小鼠游泳耗竭时间,提高耐力;毒性实验表明其毒性低,耐受量大,使用安全。
1990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安才;陈宝仁;
<正> 患者男性,76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全身浮肿一周而于1989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高冠心病史10年,否认高血压脑病史,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体检:血压23.9/14.0kPa,颈静脉怒张,肝颈返流征阳性,心率94次/分,律不齐,可闻早搏,A_2>P_2,双下肢及腰骶部呈高度凹限性浮肿,精神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糖、肝功能、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正常。ECG示低血钾、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入院后经用消心痛、心痛定、双克、氨体舒通及补钾等处理,血压控制在18.6/10.6kPa上下,但心衰仍未能满意控制。入院第5天,停用淌心痛及心痛定,予以地高辛0.25mg,qd.巯甲丙脯酸12.5mg,tid,5天后心衰
1990年03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安才;陈宝仁;
<正> 患者男性,76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全身浮肿一周而于1989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高冠心病史10年,否认高血压脑病史,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体检:血压23.9/14.0kPa,颈静脉怒张,肝颈返流征阳性,心率94次/分,律不齐,可闻早搏,A_2>P_2,双下肢及腰骶部呈高度凹限性浮肿,精神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糖、肝功能、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正常。ECG示低血钾、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入院后经用消心痛、心痛定、双克、氨体舒通及补钾等处理,血压控制在18.6/10.6kPa上下,但心衰仍未能满意控制。入院第5天,停用淌心痛及心痛定,予以地高辛0.25mg,qd.巯甲丙脯酸12.5mg,tid,5天后心衰
1990年03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甫同;张文惠;李幸芳;
本文结果发现,10~(-3)mol/L的CaCl_2、KCl、氯化吗啡和氯化5-HT,对离体蟾蜍心脏均可产生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被Cl~-通道阻断剂速尿所阻抑;相反,当以速尿阻抑Cl~-内流后,上述物质均可翻转为兴奋效应。表明上述物质的抑制作用,为Cl~-内流增多或作用增强所致。
1990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甫同;张文惠;李幸芳;
本文结果发现,10~(-3)mol/L的CaCl_2、KCl、氯化吗啡和氯化5-HT,对离体蟾蜍心脏均可产生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被Cl~-通道阻断剂速尿所阻抑;相反,当以速尿阻抑Cl~-内流后,上述物质均可翻转为兴奋效应。表明上述物质的抑制作用,为Cl~-内流增多或作用增强所致。
1990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永革;
本文分析167例新生儿的死因,主要为羊水吸入性肺炎,新生儿肺出血、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致死性畸形、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及其他少见病,同时将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呼吸系统患病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990年0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永革;
本文分析167例新生儿的死因,主要为羊水吸入性肺炎,新生儿肺出血、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致死性畸形、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及其他少见病,同时将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呼吸系统患病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990年0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佛仙;
<正> 作者收治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在使用安定注射无效的情况下,试用小剂量氯丙嗪,取得良好疗效,兹报告如下。陈某,男性,21岁,因突发抽搐5小时,于1989年元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抽搐初发于1986年5月,在池洲地区医院诊断为癫痫后,一直预防性用药。1988年6月因癫痫持续发作,住本院治疗,发作近40小时,应用安定总量290 mg,住院6天,心脑功能才得以恢复,本次发作症状同前相似,入院体检 T38.8℃,Bp 20/13.3kPa;神志不清,压眶反射阴性,两侧瞳孔等大,约0.4~0.5 cm,对光
1990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佛仙;
<正> 作者收治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在使用安定注射无效的情况下,试用小剂量氯丙嗪,取得良好疗效,兹报告如下。陈某,男性,21岁,因突发抽搐5小时,于1989年元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抽搐初发于1986年5月,在池洲地区医院诊断为癫痫后,一直预防性用药。1988年6月因癫痫持续发作,住本院治疗,发作近40小时,应用安定总量290 mg,住院6天,心脑功能才得以恢复,本次发作症状同前相似,入院体检 T38.8℃,Bp 20/13.3kPa;神志不清,压眶反射阴性,两侧瞳孔等大,约0.4~0.5 cm,对光
1990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天明;
<正>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科自1986年10月1日起,参与全国“七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至1989年9月30日止,历时3年,对来科分娩、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围产儿共3832例,按出生缺陷疾病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进行监测,旨在摸清本地区畸形发生率、死亡率及其病种、顺位、探索病因,同时给省及国家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为今后实施优生优育法规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一定依据。 1 结果与分析 1.1 3832例围产儿,男婴2019例,女婴1812例,性别不明1例,出生性比为111.4。 1.2胎数单胎3739例,占98.78%;双胎45例(单卵35对,双卵10对),占
1990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天明;
<正>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科自1986年10月1日起,参与全国“七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至1989年9月30日止,历时3年,对来科分娩、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围产儿共3832例,按出生缺陷疾病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进行监测,旨在摸清本地区畸形发生率、死亡率及其病种、顺位、探索病因,同时给省及国家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为今后实施优生优育法规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一定依据。 1 结果与分析 1.1 3832例围产儿,男婴2019例,女婴1812例,性别不明1例,出生性比为111.4。 1.2胎数单胎3739例,占98.78%;双胎45例(单卵35对,双卵10对),占
1990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蓉;
<正> 患者杨某,女,34岁。因残根要求拔除就诊。术前常规询问病史,无拔牙禁忌症。选择2%利多卡因(江苏省太兴县制药厂产)行局部浸润麻醉,注射约1ml时,患者突然感觉左侧上唇部疼痛剧烈,并向同侧颊部、耳颞部放射,面、颈部灼热感明显,立即停止注射。体检:患者神清,痛苦面容,无心慌、胸闷感,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1.3/14.1kPa,两眼球结膜充血,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颌面部、两耳、颈部、前胸1/3部、肩胛区皮
1990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秦蓉;
<正> 患者杨某,女,34岁。因残根要求拔除就诊。术前常规询问病史,无拔牙禁忌症。选择2%利多卡因(江苏省太兴县制药厂产)行局部浸润麻醉,注射约1ml时,患者突然感觉左侧上唇部疼痛剧烈,并向同侧颊部、耳颞部放射,面、颈部灼热感明显,立即停止注射。体检:患者神清,痛苦面容,无心慌、胸闷感,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1.3/14.1kPa,两眼球结膜充血,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颌面部、两耳、颈部、前胸1/3部、肩胛区皮
1990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昭祥;
本文报告应用选择性硬膜外阻滞行上,下肢手术,乳癌根治术,疝修补及阑尾切除术等共118例,41例(34.7%)获完全性单侧麻醉而对侧感觉和运动均正常,30例(25.4%)麻醉作用绝大部分局限于患侧,但对侧也出现小范围平面,另33例(27.96%)手术开始时为单侧。手术结束后复试平面为双侧,作用不全9例,失败5例,单侧麻醉成功的关键是穿刺针位置要达到硬膜外后腔的一侧,而导管一定要置入一侧侧腔或前腔。采用患侧朝下,从健侧进针的侧入法,可获较高成功率。
1990年0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昭祥;
本文报告应用选择性硬膜外阻滞行上,下肢手术,乳癌根治术,疝修补及阑尾切除术等共118例,41例(34.7%)获完全性单侧麻醉而对侧感觉和运动均正常,30例(25.4%)麻醉作用绝大部分局限于患侧,但对侧也出现小范围平面,另33例(27.96%)手术开始时为单侧。手术结束后复试平面为双侧,作用不全9例,失败5例,单侧麻醉成功的关键是穿刺针位置要达到硬膜外后腔的一侧,而导管一定要置入一侧侧腔或前腔。采用患侧朝下,从健侧进针的侧入法,可获较高成功率。
1990年0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勇;徐肖;
本文报道2例玻璃体充满前房的开角青光眼,应用前玻璃体剪切合并睫状体分离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并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治疗常难奏效,而前玻璃体切除合并睫状体分离术是值得选用的手术。
1990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勇;徐肖;
本文报道2例玻璃体充满前房的开角青光眼,应用前玻璃体剪切合并睫状体分离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并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治疗常难奏效,而前玻璃体切除合并睫状体分离术是值得选用的手术。
1990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练;赵唯信;汪佑霞;
本文对50例肝硬化患者和27例非肝胆疾病患者进行血清ADA和GPT测定,其中部分患者进行TTT、ZnTT、血清蛋白电泳、A/G、PT测定。肝硬化组血清ADA与非肝胆疾病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肝硬化组ADA与GPT、TTT、ZnTT、γ-球蛋白、A/G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PT延长值呈直线正相关(P<0.05),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ADA不能反映肝纤维化过程,而与肝病时肝脏损害严重程度有关。
1990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练;赵唯信;汪佑霞;
本文对50例肝硬化患者和27例非肝胆疾病患者进行血清ADA和GPT测定,其中部分患者进行TTT、ZnTT、血清蛋白电泳、A/G、PT测定。肝硬化组血清ADA与非肝胆疾病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肝硬化组ADA与GPT、TTT、ZnTT、γ-球蛋白、A/G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PT延长值呈直线正相关(P<0.05),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ADA不能反映肝纤维化过程,而与肝病时肝脏损害严重程度有关。
1990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月玉;陈宝仁;柯永胜;张桂发;李苏;王荣鑫;吴采月;
放射免疫方法测定6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T_3、T_4和TSH含量。结果显示:CCHF组血清T_3、T_4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0.05);心衰程度越重,血清T_3、T_4水平越低。治疗后的CCHF患者血清T_3、T_4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心功能Ⅳ级组T_3、T_4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提示:CCHF患者低T_3、T_4水平部分是可逆的,T_3、T_4水平过于减低的明显心衰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1990年03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陶月玉;陈宝仁;柯永胜;张桂发;李苏;王荣鑫;吴采月;
放射免疫方法测定6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T_3、T_4和TSH含量。结果显示:CCHF组血清T_3、T_4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0.05);心衰程度越重,血清T_3、T_4水平越低。治疗后的CCHF患者血清T_3、T_4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心功能Ⅳ级组T_3、T_4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提示:CCHF患者低T_3、T_4水平部分是可逆的,T_3、T_4水平过于减低的明显心衰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1990年03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平;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为临床主要表现。但老年人SAH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现将我院1975年至1989年2月住院的18例60岁以上SAH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误诊原因作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12例,女6例。年龄60~78岁。死亡3例。起病方式急骤起病者14例,缓慢起病者4例。后者在急诊就诊时均曾误诊。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11例,血压正常者7例。入院时舒张压低
1990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平;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为临床主要表现。但老年人SAH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现将我院1975年至1989年2月住院的18例60岁以上SAH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误诊原因作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12例,女6例。年龄60~78岁。死亡3例。起病方式急骤起病者14例,缓慢起病者4例。后者在急诊就诊时均曾误诊。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11例,血压正常者7例。入院时舒张压低
1990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家胜;李涛;陈继东;戴良庭;王贝文;
<正> 晚期血吸虫病引起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比较困难。我们自1977年4月至1979年4月收治23例晚期血吸虫病大量顽固性腹水病人,作了脾切除加大网膜后腹膜固定术。其中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和9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附加门奇静脉断流术。为了观察其远期疗效,我们于1986年7月对23例患者作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9例,女4例。年龄26~64岁。腹水病程7个月至11年。腹围86~127cm,平均96cm,其中100cm以上9例。脾肿大Ⅱ
1990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家胜;李涛;陈继东;戴良庭;王贝文;
<正> 晚期血吸虫病引起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比较困难。我们自1977年4月至1979年4月收治23例晚期血吸虫病大量顽固性腹水病人,作了脾切除加大网膜后腹膜固定术。其中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和9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附加门奇静脉断流术。为了观察其远期疗效,我们于1986年7月对23例患者作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9例,女4例。年龄26~64岁。腹水病程7个月至11年。腹围86~127cm,平均96cm,其中100cm以上9例。脾肿大Ⅱ
1990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芮景;周洸;
<正> 例1,男9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10小时入院,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体检T 39℃,P 150次/分,Bp12/6.61kPa,急性病容,屈曲体位,巩膜无黄染,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腹水征(L),血WBC 32×10~9/L,NO.90,血淀粉酶128u,腹腔穿刺为血性腹水,测淀粉酶1080u,手术探查见腹腔内大量血性渗液,大网膜多处皂化,胆囊略大,胆总管扩张、胰腺头、体部充血、水肿,散在片状坏死,行胰包膜切开减压,清除胰腺坏死组织,探查胆总管取出下端蛔虫一条,置T管和腹腔引流,痊愈出院。例2,男4月,哭闹伴呕吐2天,体检T 38.8℃.P180次/分,脱水貌,巩膜无
1990年03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芮景;周洸;
<正> 例1,男9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10小时入院,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体检T 39℃,P 150次/分,Bp12/6.61kPa,急性病容,屈曲体位,巩膜无黄染,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腹水征(L),血WBC 32×10~9/L,NO.90,血淀粉酶128u,腹腔穿刺为血性腹水,测淀粉酶1080u,手术探查见腹腔内大量血性渗液,大网膜多处皂化,胆囊略大,胆总管扩张、胰腺头、体部充血、水肿,散在片状坏死,行胰包膜切开减压,清除胰腺坏死组织,探查胆总管取出下端蛔虫一条,置T管和腹腔引流,痊愈出院。例2,男4月,哭闹伴呕吐2天,体检T 38.8℃.P180次/分,脱水貌,巩膜无
1990年03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在用12~16天新生大鼠制备的脊髓横切薄片上,对经刺激腹根获得逆行动作电位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进行细胞内纪录。灌流0.5~5μmol/L的GABA_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背根刺激诱发的兴奋性(EPSP)和抑制性(IPSP)突触后电位均有浓度依赖性的阻抑作用,抑制EPSP作用的EC_50为2.4μmol/L。低于5μmol/L几乎不引起膜电位、电阻的变化,也不影响外源性谷氨酸引起的反应;高于5μmol/L可诱发伴有膜电阻降低的超极化反应,谷氨酸反应也受抑。巴氯芬还抑制自发性的EPSP和IPSP,并可逆地减弱MN
1990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在用12~16天新生大鼠制备的脊髓横切薄片上,对经刺激腹根获得逆行动作电位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进行细胞内纪录。灌流0.5~5μmol/L的GABA_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背根刺激诱发的兴奋性(EPSP)和抑制性(IPSP)突触后电位均有浓度依赖性的阻抑作用,抑制EPSP作用的EC_50为2.4μmol/L。低于5μmol/L几乎不引起膜电位、电阻的变化,也不影响外源性谷氨酸引起的反应;高于5μmol/L可诱发伴有膜电阻降低的超极化反应,谷氨酸反应也受抑。巴氯芬还抑制自发性的EPSP和IPSP,并可逆地减弱MN
1990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道友;
<正> 心律失常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4年3月至1988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病例中,资料较完整的有84例,其中22例发生心律失常。一般资料 84例患者,男 55例(65.5%)、女29例(34.5%)、男:女=1.9:1;年龄15~84岁、平均39.6岁,其中40岁以下46例(54.8%),40岁及以上38例(45.2%);病程1年及以内的34例(40.5%),1年以上50例(59.5%);51例舒张压升高(>12kPa),33例舒张压正常。
1990年03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道友;
<正> 心律失常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4年3月至1988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病例中,资料较完整的有84例,其中22例发生心律失常。一般资料 84例患者,男 55例(65.5%)、女29例(34.5%)、男:女=1.9:1;年龄15~84岁、平均39.6岁,其中40岁以下46例(54.8%),40岁及以上38例(45.2%);病程1年及以内的34例(40.5%),1年以上50例(59.5%);51例舒张压升高(>12kPa),33例舒张压正常。
1990年03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培章;张淑琴;
<正> 肺是转移性恶性肿瘤最易发生的脏器,虽容易被检查发现,但也常被误诊。我们收集1977年~1989年肺部转移瘤1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性别与年龄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在25~62岁之间,其中大于50岁者8例。 1.2首发症状就诊时,5例肝癌有4例首先出现右上腹部不适,2例甲状腺癌首先发现颈部肿块,2例绒毛膜上皮癌均先后出现阴道不规则的流血,1例直肠癌患者常有便血,3例胃癌2例先有消化道症状,1例表现为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例中,有的曾先后在院外就诊均未发现原发
1990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培章;张淑琴;
<正> 肺是转移性恶性肿瘤最易发生的脏器,虽容易被检查发现,但也常被误诊。我们收集1977年~1989年肺部转移瘤1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性别与年龄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在25~62岁之间,其中大于50岁者8例。 1.2首发症状就诊时,5例肝癌有4例首先出现右上腹部不适,2例甲状腺癌首先发现颈部肿块,2例绒毛膜上皮癌均先后出现阴道不规则的流血,1例直肠癌患者常有便血,3例胃癌2例先有消化道症状,1例表现为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例中,有的曾先后在院外就诊均未发现原发
1990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对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与保持cAMP水平有关的腺苷酸环化酶(AC)和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比活力进行了研究,发现急粒的AC比活力为0.3±0.22u/mg蛋白、慢粒为0.44±0.16u/mg蛋白。正常人AC比活力为0.65±0.46u/mg蛋白。急粒和慢粒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AC比活力均有明显下降,经方差分析, F=9.738(P<0.0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对急粒和慢粒的PDE比活力进行检测,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1.7914(P>0.05),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本文结果提示:粒细胞性白血
1990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对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与保持cAMP水平有关的腺苷酸环化酶(AC)和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比活力进行了研究,发现急粒的AC比活力为0.3±0.22u/mg蛋白、慢粒为0.44±0.16u/mg蛋白。正常人AC比活力为0.65±0.46u/mg蛋白。急粒和慢粒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AC比活力均有明显下降,经方差分析, F=9.738(P<0.0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对急粒和慢粒的PDE比活力进行检测,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1.7914(P>0.05),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本文结果提示:粒细胞性白血
1990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尤福;许宏祎;
<正> 全胃切除后理想的代胃术应具备:(1)近似胃的容量,并能贮存一定时间;(2)保持食物通过十二指肠;(3)不发生返流性食管炎;(4)无消化不良性腹泻。P袢空肠间置代胃基本符合上术生理需要,故称为“生理的全胃切除术”。我院1986年1月至1989年8月共施行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7~63岁。胃底贲门癌3例,胃小弯癌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并发症,1例术后6个月因肠梗阻未治死亡,4例存活,饮食、营养状况良好。
1990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尤福;许宏祎;
<正> 全胃切除后理想的代胃术应具备:(1)近似胃的容量,并能贮存一定时间;(2)保持食物通过十二指肠;(3)不发生返流性食管炎;(4)无消化不良性腹泻。P袢空肠间置代胃基本符合上术生理需要,故称为“生理的全胃切除术”。我院1986年1月至1989年8月共施行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7~63岁。胃底贲门癌3例,胃小弯癌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并发症,1例术后6个月因肠梗阻未治死亡,4例存活,饮食、营养状况良好。
1990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之静;朱赛莹;
<正> 患者,男性,60岁。曾因反复晕厥住院两次,发作时感到心前区疼痛。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院时心电图特点:图1描记为Ⅱ导联,显示为窦性心律不齐,平均心房率为63次/分,QRS时限增宽可见切迹,其时限0.12S,ST段呈下斜性压低,T波呈负正双相.当P-P间距延长到1.04~1.20S时窦性P波未能下传。图2为标准Ⅲ导联,是继Ⅱ导联后描记的,也可见上述特点,反复出现P波下传受阻。提示四位相性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第二心动为交界区逸搏,其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之后,继而可见窦性P波连续传入心室,提示魏登斯基易化作用和由魏登斯基效应维持的短时传导功能改善。
1990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之静;朱赛莹;
<正> 患者,男性,60岁。曾因反复晕厥住院两次,发作时感到心前区疼痛。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院时心电图特点:图1描记为Ⅱ导联,显示为窦性心律不齐,平均心房率为63次/分,QRS时限增宽可见切迹,其时限0.12S,ST段呈下斜性压低,T波呈负正双相.当P-P间距延长到1.04~1.20S时窦性P波未能下传。图2为标准Ⅲ导联,是继Ⅱ导联后描记的,也可见上述特点,反复出现P波下传受阻。提示四位相性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第二心动为交界区逸搏,其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之后,继而可见窦性P波连续传入心室,提示魏登斯基易化作用和由魏登斯基效应维持的短时传导功能改善。
1990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敏;章安民;
<正> 我院1977年1月~1986年12月经肠切除治疗伴有肠坏死之肠梗阻52例,疗效满意,现将本组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3个月~68岁,平均37.3岁。梗阻病因为粘连带压迫23例,小肠扭转13例,乙状结肠扭转4例,肠套叠8例,肠系膜裂孔疝4例。切除肠管的长度6~350cm,平均87cm。腹腔内有明显肉眼血性或脓血性渗液45例。病程中有休克者39例,其中测血压为零者8例。术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复苏后手术治愈1例。本组治愈47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9.6%。1例术后34天死于全身衰竭;1例6
1990年03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敏;章安民;
<正> 我院1977年1月~1986年12月经肠切除治疗伴有肠坏死之肠梗阻52例,疗效满意,现将本组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3个月~68岁,平均37.3岁。梗阻病因为粘连带压迫23例,小肠扭转13例,乙状结肠扭转4例,肠套叠8例,肠系膜裂孔疝4例。切除肠管的长度6~350cm,平均87cm。腹腔内有明显肉眼血性或脓血性渗液45例。病程中有休克者39例,其中测血压为零者8例。术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复苏后手术治愈1例。本组治愈47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9.6%。1例术后34天死于全身衰竭;1例6
1990年03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士福;徐勇;闫秋云;
<正> 韩某,男,36岁,农民。患者右眼被树枝戤伤1月余,出血、疼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未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门诊拟右眼巩膜穿通伤收住院。眼部检查:右跟视力0.6,左眼0.9。右眼睑痉挛,混合性充血(++),颞侧球结膜充血尤甚。距角膜缘约4mm处,结膜破溃、糜烂,稍隆起,隐约透见灰黑色组织。KP(+),房闪(+),虹膜未见明显异常,瞳孔等大,圆整,晶体透明,眼底(-)。左眼外眼及眼底未见异常。在行右眼球清创探查术时见病灶球结膜组织肿胀、松脆。剪开后见其下方巩膜组织糜烂、坏死,剥离并剪除后,暴露出约6×6mm大小近正圆形巩膜缺损区,色素膜暴露,表面有一薄层肉芽组织复盖,触之易出血。因缺损区较
1990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士福;徐勇;闫秋云;
<正> 韩某,男,36岁,农民。患者右眼被树枝戤伤1月余,出血、疼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未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门诊拟右眼巩膜穿通伤收住院。眼部检查:右跟视力0.6,左眼0.9。右眼睑痉挛,混合性充血(++),颞侧球结膜充血尤甚。距角膜缘约4mm处,结膜破溃、糜烂,稍隆起,隐约透见灰黑色组织。KP(+),房闪(+),虹膜未见明显异常,瞳孔等大,圆整,晶体透明,眼底(-)。左眼外眼及眼底未见异常。在行右眼球清创探查术时见病灶球结膜组织肿胀、松脆。剪开后见其下方巩膜组织糜烂、坏死,剥离并剪除后,暴露出约6×6mm大小近正圆形巩膜缺损区,色素膜暴露,表面有一薄层肉芽组织复盖,触之易出血。因缺损区较
1990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泉根;王忠荣;
<正> 先天性十二指肠膈膜在消化道病变中较为少见。1975年Coopermen等报道40例,Anderson等1984年报道2例,国内1985年韩茂棠等报道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63例手术中先天性膈膜31例。我院自1971年至1988年收治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最小年龄12天,最大2岁,症状:新生儿期即首发呕吐,呕吐物均为含胆汁样胃内容物,上腹较膨隆,可见胃型未见肠型,5例均作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不全梗阻,近侧肠管明显扩张。梗阻部位:降部1例,第3~4段3例,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1例。
1990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陆泉根;王忠荣;
<正> 先天性十二指肠膈膜在消化道病变中较为少见。1975年Coopermen等报道40例,Anderson等1984年报道2例,国内1985年韩茂棠等报道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63例手术中先天性膈膜31例。我院自1971年至1988年收治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最小年龄12天,最大2岁,症状:新生儿期即首发呕吐,呕吐物均为含胆汁样胃内容物,上腹较膨隆,可见胃型未见肠型,5例均作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不全梗阻,近侧肠管明显扩张。梗阻部位:降部1例,第3~4段3例,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1例。
1990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蓉;范畴;
<正> Kartagen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具有内脏反位,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三联征的特点。近年还报告患者有上或下呼吸道纤毛的超微结构缺陷。一般自幼发病,且有明显家族史,临床医师常因对本病缺乏认识而误诊。我院于1988年12月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双侧鼻塞流脓涕20余年人院。曾因支气管扩张症反复咯血住院治疗三次,家族中否认类似发病者。体检:一般情况好,呼吸平稳,轻度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位于胸
1990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蓉;范畴;
<正> Kartagen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具有内脏反位,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三联征的特点。近年还报告患者有上或下呼吸道纤毛的超微结构缺陷。一般自幼发病,且有明显家族史,临床医师常因对本病缺乏认识而误诊。我院于1988年12月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双侧鼻塞流脓涕20余年人院。曾因支气管扩张症反复咯血住院治疗三次,家族中否认类似发病者。体检:一般情况好,呼吸平稳,轻度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位于胸
1990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德保;
<正>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自1973年以来,收治14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8~70岁,其中45岁以上10例(占71.4%)。自发病至手术时间最长者8天,最短为4小时;发病诱因中10例有明显的暴饮暴食史,2例伴发胆系结石感染。11例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胃内容物及黄色胆汁样液体。14例均有发热(T 38.3℃~40.2℃),腹胀、腹痛、腹肌高度紧张,呈板状腹。以剑突下压痛、反跳痛为重,9例有移动性浊
1990年03期 4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德保;
<正>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自1973年以来,收治14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8~70岁,其中45岁以上10例(占71.4%)。自发病至手术时间最长者8天,最短为4小时;发病诱因中10例有明显的暴饮暴食史,2例伴发胆系结石感染。11例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胃内容物及黄色胆汁样液体。14例均有发热(T 38.3℃~40.2℃),腹胀、腹痛、腹肌高度紧张,呈板状腹。以剑突下压痛、反跳痛为重,9例有移动性浊
1990年03期 4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树生;
<正> 1 病案举例 1.1肝火上炎任某,女,40岁。患眩晕病5年,近来日趋加重,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耳鸣如潮,右侧耳聋,呈阵发性发作,每次15~30天始能缓解。1986年6月30日初诊,见患者面色潮红,目赤,口苦,胁胀,恶心呕吐,烦躁不宁,便干溺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火上炎”。治以“滋肾平肝”之剂。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干生地、丹皮,山萸肉、黄芩、知母、黄柏、玄参、尤胆草、山栀各10克,茯神、山药各15克,炙龟板30克。服15剂,诸症基本消失(惟有重听未见效),改用知柏地黄
1990年03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树生;
<正> 1 病案举例 1.1肝火上炎任某,女,40岁。患眩晕病5年,近来日趋加重,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耳鸣如潮,右侧耳聋,呈阵发性发作,每次15~30天始能缓解。1986年6月30日初诊,见患者面色潮红,目赤,口苦,胁胀,恶心呕吐,烦躁不宁,便干溺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火上炎”。治以“滋肾平肝”之剂。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干生地、丹皮,山萸肉、黄芩、知母、黄柏、玄参、尤胆草、山栀各10克,茯神、山药各15克,炙龟板30克。服15剂,诸症基本消失(惟有重听未见效),改用知柏地黄
1990年03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蔼卿;
<正> 例1,张某,43岁,腰酸。下腹及肛门坠胀伴右下腹阵痛5小时,于1977年12月10订急诊入院。发病前无任何不适,发病无恶心呕吐,不发热。两便正常。一月前在外院行人流术,至今月经未来潮。生育史:G_(12)P_7。人流四次。体检:T.P.R.Bp均正常。呻吟不止,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妇检: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无血迹。宫颈轻度糜烂,口闭,举痛明显,宫体前位,偏右如孕40天大小,质软,压痛,两侧附件正常,印象:宫颈粘连伴经血潴留,处理:在常规消毒下行宫腔探查术,宫腔9cm,抽出子宫探针后即有较多暗红色不凝血液涌出,用刮匙轻刮宫腔一周,术后给四环索口服,第2天腹痛好转,月经来潮。妇检盆腔正
1990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胡蔼卿;
<正> 例1,张某,43岁,腰酸。下腹及肛门坠胀伴右下腹阵痛5小时,于1977年12月10订急诊入院。发病前无任何不适,发病无恶心呕吐,不发热。两便正常。一月前在外院行人流术,至今月经未来潮。生育史:G_(12)P_7。人流四次。体检:T.P.R.Bp均正常。呻吟不止,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妇检: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无血迹。宫颈轻度糜烂,口闭,举痛明显,宫体前位,偏右如孕40天大小,质软,压痛,两侧附件正常,印象:宫颈粘连伴经血潴留,处理:在常规消毒下行宫腔探查术,宫腔9cm,抽出子宫探针后即有较多暗红色不凝血液涌出,用刮匙轻刮宫腔一周,术后给四环索口服,第2天腹痛好转,月经来潮。妇检盆腔正
1990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元骏;
<正> 笔者于1986年~1988年参加援民主也门医疗队期间,曾用针灸治疗一些疑难病症,兹简述数例如下。 1不孕症患者,女,37岁。保加利亚驻民主也门大使馆家属。初诊日期:1987年4月30日。主诉:10年来未曾受孕。病史结婚12年,10年前曾受孕,流产后未再孕。曾在本国作全面检查,生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无排卵体温,长期诊治,无效。患者嗜烟多年,每日2包。
1990年03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元骏;
<正> 笔者于1986年~1988年参加援民主也门医疗队期间,曾用针灸治疗一些疑难病症,兹简述数例如下。 1不孕症患者,女,37岁。保加利亚驻民主也门大使馆家属。初诊日期:1987年4月30日。主诉:10年来未曾受孕。病史结婚12年,10年前曾受孕,流产后未再孕。曾在本国作全面检查,生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无排卵体温,长期诊治,无效。患者嗜烟多年,每日2包。
1990年03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水田;高晋绵;
本文报告1985年3月至11月陕西省地矿系统18个单位常住人口18757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受检率为98%,患病率为0.35%,涂片阳性患病率为0.042%,15岁以下儿童结素试验阳性率为29.3%。其中强阳性率为4.52%,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1990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水田;高晋绵;
本文报告1985年3月至11月陕西省地矿系统18个单位常住人口18757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受检率为98%,患病率为0.35%,涂片阳性患病率为0.042%,15岁以下儿童结素试验阳性率为29.3%。其中强阳性率为4.52%,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1990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淑德;
<正> 本文资料系我院1988年9月~12月期间常见血管病的住院病例,使用蝮蛇抗栓酶一个疗程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有关生化和甲皱微循环变化的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40例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7岁~70岁,平均54岁。其中脑血栓形成先兆13例,缺血性脑中风13例,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1例,脑萎缩3例,脉管炎3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性疾病4例。40例中原有高血压病23例,高凝血症27
1990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淑德;
<正> 本文资料系我院1988年9月~12月期间常见血管病的住院病例,使用蝮蛇抗栓酶一个疗程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有关生化和甲皱微循环变化的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40例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7岁~70岁,平均54岁。其中脑血栓形成先兆13例,缺血性脑中风13例,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1例,脑萎缩3例,脉管炎3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性疾病4例。40例中原有高血压病23例,高凝血症27
1990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贵孚;邱世聪;
通过安徽省南方两个自然村中364名村民进行的呼吸道症状、体征、肺功能、免疫指标检查和居室及生活燃料的调查,发现燃料类型与呼吸道疾病率间的差异:燃煤组扁桃体炎(58.3%)、咽炎(55.1%)高于柴草组(43.0%及37.2%);VC%组间无差异,然而燃煤组人群唾液溶菌酶含量偏高,血清IgG含量偏低,反映出不同燃料污染室内空气对人群健康的损害。
1990年03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贵孚;邱世聪;
通过安徽省南方两个自然村中364名村民进行的呼吸道症状、体征、肺功能、免疫指标检查和居室及生活燃料的调查,发现燃料类型与呼吸道疾病率间的差异:燃煤组扁桃体炎(58.3%)、咽炎(55.1%)高于柴草组(43.0%及37.2%);VC%组间无差异,然而燃煤组人群唾液溶菌酶含量偏高,血清IgG含量偏低,反映出不同燃料污染室内空气对人群健康的损害。
1990年03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乾驼;陆仁康;徐晨;
<正> 狗大脑外有紧硬的颅骨保护,下丘脑和垂体位于颅底,且垂体又埋于蝶骨鞍槽内,一般获取下丘脑和垂体标本的方法是犬活杀后,从颅顶至枕骨大孔将颅骨锯开并开窗,切断延髓向上翻起,切断所有颅底脑神经,用小刀伸入鞍槽内剥离垂体周围组织,再切断嗅脑和视交叉,此时可从骨窗内取出脑组织和垂体,然后再切取下丘脑和垂体。此法由于动物死亡,血供停止,获取标本时间较长,细胞发生自溶,所取标本不适合作电镜检查(电镜要求组织块在1分钟内浸入固定液中),也不能用于某些活性物质如酶类的测定。如在活体上获取标本,无论是开颅或
1990年0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乾驼;陆仁康;徐晨;
<正> 狗大脑外有紧硬的颅骨保护,下丘脑和垂体位于颅底,且垂体又埋于蝶骨鞍槽内,一般获取下丘脑和垂体标本的方法是犬活杀后,从颅顶至枕骨大孔将颅骨锯开并开窗,切断延髓向上翻起,切断所有颅底脑神经,用小刀伸入鞍槽内剥离垂体周围组织,再切断嗅脑和视交叉,此时可从骨窗内取出脑组织和垂体,然后再切取下丘脑和垂体。此法由于动物死亡,血供停止,获取标本时间较长,细胞发生自溶,所取标本不适合作电镜检查(电镜要求组织块在1分钟内浸入固定液中),也不能用于某些活性物质如酶类的测定。如在活体上获取标本,无论是开颅或
1990年0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群皖;汪桐;
<正> 实验证明,当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可将人体视为圆柱形导体,其电学特征满足下列关系式: R=p L/S (1) 式中R表示人体电阻,其长度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p。又因导体容积V=SL。则 R=p L~2/V (2) 人体绝大部分组织电阻变化较小,但血液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其容积随血管的舒缩而发生周期性改变,由(2)式可知,血液容积V变化时,将引起血液阻抗R的变化
1990年03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群皖;汪桐;
<正> 实验证明,当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可将人体视为圆柱形导体,其电学特征满足下列关系式: R=p L/S (1) 式中R表示人体电阻,其长度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p。又因导体容积V=SL。则 R=p L~2/V (2) 人体绝大部分组织电阻变化较小,但血液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其容积随血管的舒缩而发生周期性改变,由(2)式可知,血液容积V变化时,将引起血液阻抗R的变化
1990年03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柯永胜;陶月玉;吴宗华;李苏;
<正>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是在心电图QRS波终末或ST段内出现的微弱高频低振幅碎裂电活动,常规心电图不能描记出来,对心脏手术病人从外膜、内膜或采用导管内膜电图标测,可记录到这种VLP。目前可采用体表非创伤性信号叠加平均技术检测之。VLP的研究对心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冠心病(心肌梗塞、室壁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LP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1990年03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柯永胜;陶月玉;吴宗华;李苏;
<正>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是在心电图QRS波终末或ST段内出现的微弱高频低振幅碎裂电活动,常规心电图不能描记出来,对心脏手术病人从外膜、内膜或采用导管内膜电图标测,可记录到这种VLP。目前可采用体表非创伤性信号叠加平均技术检测之。VLP的研究对心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冠心病(心肌梗塞、室壁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LP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1990年03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建全;汪桐;
<正> 自从Hughes等于1975年首次发现脑内存在着两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甲硫氨酸脑啡肽(MEK)和亮氨酸脑啡肽(LEK)以来,现已证实OLS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与痛及镇痛有关的脑区。大量实验结果表明OLS的三个主要成分,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了人体和动物的针刺镇痛(AA)过程。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我们对OLS各组分在AA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部位有了进一步探入细致的了解。
1990年03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建全;汪桐;
<正> 自从Hughes等于1975年首次发现脑内存在着两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甲硫氨酸脑啡肽(MEK)和亮氨酸脑啡肽(LEK)以来,现已证实OLS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与痛及镇痛有关的脑区。大量实验结果表明OLS的三个主要成分,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了人体和动物的针刺镇痛(AA)过程。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我们对OLS各组分在AA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部位有了进一步探入细致的了解。
1990年03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安才;李苏;
<正> 由于心房心肌梗塞(AT)常与心室心肌梗塞(MI)相伴随,确诊较为困难;而右室心肌梗塞(RVMI)具有不同于左心室MI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早期并发症以及治疗和预后,故急性心肌梗塞(AMT)时,早期发现AI或RVMI,对于预防并发症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均很重要。 1 心房心肌梗塞 1.1 临床特征第1例AI报道于1925年,是一位60岁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尸检中发现;首例ECG提示、尔后得到尸检证实的AI见于1937年;首例根据体表ECG出现的心脏完全阻滞并PTa段变化而于死前作出诊断的AI是在1948年(Ta波代表心房T波或复极化;正常时Ta波隐藏在QRS波
1990年03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安才;李苏;
<正> 由于心房心肌梗塞(AT)常与心室心肌梗塞(MI)相伴随,确诊较为困难;而右室心肌梗塞(RVMI)具有不同于左心室MI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早期并发症以及治疗和预后,故急性心肌梗塞(AMT)时,早期发现AI或RVMI,对于预防并发症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均很重要。 1 心房心肌梗塞 1.1 临床特征第1例AI报道于1925年,是一位60岁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尸检中发现;首例ECG提示、尔后得到尸检证实的AI见于1937年;首例根据体表ECG出现的心脏完全阻滞并PTa段变化而于死前作出诊断的AI是在1948年(Ta波代表心房T波或复极化;正常时Ta波隐藏在QRS波
1990年03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陆强;
<正> 盆腔脓肿是急性腹膜炎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多见于阑尾炎穿孔术后。临床习惯采用手术置管引流,这不但需在椎管麻醉下施行,而且排便后引流管易滑脱。为克服以上缺点,1979年以来,作者改用穿刺抽脓法治疗盆腔脓肿共1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23~60岁,均系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而行阑尾切除术后,其中6例置腹腔引流,5例行腹腔冲洗。术后体温不降,3~7天后出现频繁粘液便等直肠刺激症状,左下腹可有深压痛,肛门指检发现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明显或有波动感,经穿刺有脓而确诊。施行经肛门穿刺抽脓术,一次最多抽脓210ml,最少2ml,一般一次穿刺抽脓后症状即明显
1990年03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陆强;
<正> 盆腔脓肿是急性腹膜炎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多见于阑尾炎穿孔术后。临床习惯采用手术置管引流,这不但需在椎管麻醉下施行,而且排便后引流管易滑脱。为克服以上缺点,1979年以来,作者改用穿刺抽脓法治疗盆腔脓肿共1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23~60岁,均系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而行阑尾切除术后,其中6例置腹腔引流,5例行腹腔冲洗。术后体温不降,3~7天后出现频繁粘液便等直肠刺激症状,左下腹可有深压痛,肛门指检发现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明显或有波动感,经穿刺有脓而确诊。施行经肛门穿刺抽脓术,一次最多抽脓210ml,最少2ml,一般一次穿刺抽脓后症状即明显
1990年03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源经;章辉;郑菁;薛军;董光富;滕世杰;
<正> 例1 男性,86岁。间隙血尿伴尿急尿痛2用,咳嗽、胸闷3天,于1989年2月24日入院。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肺心合并冠心病史,发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0余年,体检:神清,T36.8℃,P 62次/分,BP 22.7/8.53kPa,两肺呼吸音减低,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62次/分,律齐,A_2亢进。血WBC 8.3×10~9/L,N0.82,RBC 3.12×10~(12),尿镜检见满视野红细胞,
1990年03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源经;章辉;郑菁;薛军;董光富;滕世杰;
<正> 例1 男性,86岁。间隙血尿伴尿急尿痛2用,咳嗽、胸闷3天,于1989年2月24日入院。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肺心合并冠心病史,发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0余年,体检:神清,T36.8℃,P 62次/分,BP 22.7/8.53kPa,两肺呼吸音减低,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62次/分,律齐,A_2亢进。血WBC 8.3×10~9/L,N0.82,RBC 3.12×10~(12),尿镜检见满视野红细胞,
1990年03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小牛;吴家幂;
<正> 患者男,34岁,法医。因反复出现阵发性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1月,于1989年6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89年5月19口中午感头昏,嗜睡,1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两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全身抽搐,5分钟后自行缓解,5月22日再次出现类似发作一次。6月4日晨患者突然尖叫一声,头向左侧偏斜,意识不清,伴面部肌肉抽动及右手搐搦,10分钟后抽搐停止。6月13日晚患者突感左手发硬、持物不稳,后出现左手搐搦、双跟凝视,口齿不清,焦虑,烦躁,自觉饥饿而吞食大馍,并有右手无意识的摸索动作,15分钟左右症状缓解。患者平时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体检: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声调降低,欣快,言语多。眼底检
1990年03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丁小牛;吴家幂;
<正> 患者男,34岁,法医。因反复出现阵发性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1月,于1989年6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89年5月19口中午感头昏,嗜睡,1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两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全身抽搐,5分钟后自行缓解,5月22日再次出现类似发作一次。6月4日晨患者突然尖叫一声,头向左侧偏斜,意识不清,伴面部肌肉抽动及右手搐搦,10分钟后抽搐停止。6月13日晚患者突感左手发硬、持物不稳,后出现左手搐搦、双跟凝视,口齿不清,焦虑,烦躁,自觉饥饿而吞食大馍,并有右手无意识的摸索动作,15分钟左右症状缓解。患者平时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体检: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声调降低,欣快,言语多。眼底检
1990年03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美华;
<正> 痛风在临床上,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性疾病相混淆,极易发生误诊。例1 男性,42岁,因全身小关节反复疼痛,畸形、溃破.于1984年12月22日拟“类风湿性关节炎”,“左足溃疡”收住外科,经抗风湿,扩创,换药等治疗,病情毫无缓解。12月23日经内科会诊,追问病史,发现患者1971年突然左足第1跖趾关节剧烈疼痛伴红溃、发热,局部感觉过敏,轻轻抚摸或少许活动均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剧痛,以后反复发作,次数渐趋频繁,并逐渐累及踝、腕、指、膝关节等。曾去外地医院治疗,均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用皮质激素,消炎痛等药后,可使症状减
1990年03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美华;
<正> 痛风在临床上,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性疾病相混淆,极易发生误诊。例1 男性,42岁,因全身小关节反复疼痛,畸形、溃破.于1984年12月22日拟“类风湿性关节炎”,“左足溃疡”收住外科,经抗风湿,扩创,换药等治疗,病情毫无缓解。12月23日经内科会诊,追问病史,发现患者1971年突然左足第1跖趾关节剧烈疼痛伴红溃、发热,局部感觉过敏,轻轻抚摸或少许活动均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剧痛,以后反复发作,次数渐趋频繁,并逐渐累及踝、腕、指、膝关节等。曾去外地医院治疗,均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用皮质激素,消炎痛等药后,可使症状减
1990年03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晁盛生;储克宁;
<正> 患者女,32岁,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6年,有畏寒、发热,经抗炎治疗好转。近3年腹痛频繁,腹胀明显,大便3~4次/日,无血,自感可触及肿块,3个月前肿块增大显著。体检:心肺(一)。下腹稍膨隆,右下腹可触及20cm×18cm大小包块,边缘不清,不易推动,余未见异常。化验:血、尿、便无异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B超:盆腔内为一多腔型肿块。X线:1987年6月17日作气钡双对比
1990年03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晁盛生;储克宁;
<正> 患者女,32岁,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6年,有畏寒、发热,经抗炎治疗好转。近3年腹痛频繁,腹胀明显,大便3~4次/日,无血,自感可触及肿块,3个月前肿块增大显著。体检:心肺(一)。下腹稍膨隆,右下腹可触及20cm×18cm大小包块,边缘不清,不易推动,余未见异常。化验:血、尿、便无异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B超:盆腔内为一多腔型肿块。X线:1987年6月17日作气钡双对比
1990年03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训兰;林文顺;邢长春;张帆;林文丘;
<正> 例1 女,6岁,发热,咳嗽伴胸痛20余日,于1988年5月23日入院。既往有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史。体检:体温39.5℃,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咽红,气管右移,在侧胸廓饱满,肋间晾增宽,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律齐。WBC 16.2×10~9/L,N0.84,L 0.16.A超检查:左胸第7~10肋间距皮肤2 cm处,见有液平段6~8cm,提示左侧胸腔积液。抽液前胸片:气管纵隔明显右移,左肺大片状致密影,约平第4后肋,大小7cm×9cm;其内上有小液平,两肋隔角存在。三次胸穿抽出液体分别为60,230,120ml。穿刺液化验:脓细胞(++++),多形核占大多数。红细胞(+),pH8.0,穿刺液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抽液后胸片:气管纵隔轻度右移,
1990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训兰;林文顺;邢长春;张帆;林文丘;
<正> 例1 女,6岁,发热,咳嗽伴胸痛20余日,于1988年5月23日入院。既往有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史。体检:体温39.5℃,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咽红,气管右移,在侧胸廓饱满,肋间晾增宽,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律齐。WBC 16.2×10~9/L,N0.84,L 0.16.A超检查:左胸第7~10肋间距皮肤2 cm处,见有液平段6~8cm,提示左侧胸腔积液。抽液前胸片:气管纵隔明显右移,左肺大片状致密影,约平第4后肋,大小7cm×9cm;其内上有小液平,两肋隔角存在。三次胸穿抽出液体分别为60,230,120ml。穿刺液化验:脓细胞(++++),多形核占大多数。红细胞(+),pH8.0,穿刺液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抽液后胸片:气管纵隔轻度右移,
1990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