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基础医学

  • 粉尘螨主要变应原基因Der f1和Der f3改组的研究

    姜玉新;郭伟;马玉成;刘志明;陈琪;李朝品;

    目的:探索粉尘螨变应原基因Der f1和Der f3改组条件,以期获得粉尘螨变应原融合突变基因。方法:RT-PCR方法扩增粉尘螨变应原Der f 1和Der f3基因,用DnaseⅠ分别酶解Der f 1和Der f3基因10、15、20、25、30 min;酶解相同时间的Der f1和Der f3基因片段两两混合,采用DNAshuffling技术对粉尘螨变应原Der f1和Der f3基因进行重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重组子。结果:以Der f 2 F和Der f2 R为引物在酶切10、15、20、25、30min均可扩增出清晰条带;以Der f1 F和Der f1 R、Der f1 F和Der f2 R、Der f2 F和Der f1 R为引物在酶切10、15、20、25、30min的模板中均无条带出现;而其他引物组合则在不同酶切时间的模板中均出现条带。结论:通过多种条件的组合,可获得多个粉尘螨变应原基因Der f1和Der f3间的融合基因,为大规模制备高效、低价的哮喘疫苗奠定了基础。

    2013年02期 v.32;No.145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蒜素对小鼠性腺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灵燕;董群;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小鼠性腺轴的影响,为大蒜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线索。方法:健康ICR清洁小鼠,按性别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和3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连续灌服大蒜素14d、21d和28d,对照组同期分别灌服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雄性小鼠的睾酮(T)含量,以及雌性小鼠的雌二醇(E2)含量。结果:雄性小鼠连续灌服大蒜素14 d时实验组L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当28 d时实验组小鼠血清GnR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实验组睾酮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GnRH、LH、E2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大蒜素对雄性小鼠性腺轴的GnRH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对LH、T调节不明显,大蒜素对雌性小鼠性腺轴影响不明显。

    2013年02期 v.32;No.145 92-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眼镜蛇毒对大鼠弓状核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

    刘敏;黄锐;熊克仁;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9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和c-jun阳性神经元在上述各组大鼠弓状核中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弓状核c-fos和c-jun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其细胞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弓状核c-fos和c-jun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

    2013年02期 v.32;No.14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精子膜抗原的提取及分析

    汤兴丽;王萍;

    目的:用两种酶裂解法提取精子膜抗原并对其进行蛋白浓度测定和成分分析。方法:分别用尿素裂解液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DOC)的TDOC裂解液裂解液提取精子膜抗原,借助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并通过SDS-PAGE法比较分析蛋白成分。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精子膜抗原经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均有条带显示,TDOC裂解液提取的样本中显示仅有一条蛋白带,分子质量集中在100ku左右,尿素裂解液提取的样本中有多条蛋白条带,分子质量集中在130~35ku。结论:尿素裂解液提取法提取精子膜抗原的效果优于TDOC裂解液提取法,为抗精子相关抗体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2013年02期 v.32;No.14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药学

  • 瓜蒌薤白正丁醇部位腺苷含量及特征图谱

    鄢海燕;邹纯才;朱磊;章圣朋;周文莉;王洁;

    目的:建立测定瓜蒌薤白正丁醇部位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图谱。方法:通过HPLC/PDAD联用建立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特征图谱,以渐进窗口正交投影分析法进行色谱峰匹配,测定腺苷的含量;利用均值和中位数建立共有模式,采用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计算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程度。结果:腺苷在0.10~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100000X+2433.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4%,RSD(%)=1.14%,测定了10个批次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腺苷的平均含量为0.795%;建立了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HPLC特征图谱,谱间有10个共有峰,利用相关系数计算平均相似度:取均值为0.8388,取中位数为0.8245;利用夹角余弦计算平均相似度:取均值为0.8697,取中位数为0.8558。结论: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同时建立了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特征图谱的共有模型,可用于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的质量评价。

    2013年02期 v.32;No.145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连素抑制肾腺癌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

    相芳;相红;朱月蓉;严婷;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人肾癌细胞ACHN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黄连素处理后肾腺癌细胞增殖的变化,RIPA蛋白裂解液裂解肾腺癌细胞后提取总蛋白,BCA比色法测定蛋白浓度,将蛋白煮沸5min使其变性,取等量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10μmol/L和20μmol/L黄连素显著抑制肾腺癌细胞ACHN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连素处理后的肾腺癌细胞c-Fos表达量明显下调。但Western blot结果未见明显的剪切后的caspase 3,说明黄连素并不诱导肾腺癌细胞的凋亡。结论:本研究初步说明,黄连素通过下调c-Fos的表达抑制肾腺癌细胞ACHN的增殖。

    2013年02期 v.32;No.145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医学

  • 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

    戚小忠;徐宏光;孙良吕;王弘;刘平;俞宏星;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10年3月~2011年1月期间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20例;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活动度和脊柱功能单位活动度。结果:平均随访(18.9±7.2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椎间高度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活动度和脊柱功能单位活动度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的情况下,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可预防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32;No.145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作用的实验研究

    汪润芝;韩真;何池义;刘银华;汪佑霞;刘少锋;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屏障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4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SAP组和NAC+SAP3组,每组18只。建模后6、12、24h分批处死,采集腹主动脉血测定二胺氧化酶(DAO)及淀粉酶(AMY)含量;取胰腺和末端回肠标本进行组织病理诊断;小肠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AP组血AMY和DAO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小肠组织中SOD和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SAP组比较,NAC+SAP组其6 h时间点血清AMY、DAO水平与SAP组同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而12、24 h时间点较SAP组同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其小肠组织中MDA、SOD和GSH水平在6 h时间点与SAP组同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12、24 h时间点SOD和GSH水平明显增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NAC通过增强肠组织抗氧化能力、维护肠组织内氧化还原平衡,可以保护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预防SAP大鼠肠屏障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2期 v.32;No.145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胃癌中抑癌基因p16与KLF6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张修稳;刘银华;卢林明;赵国海;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与KLF6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中p16与KLF6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两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16和KLF6均呈低表达,在低分化胃癌中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在淋巴结转移较多时其表达明显下降,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两基因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s=0.326)。结论:p16和KLF6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起重要作用,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02期 v.32;No.145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OX-2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李硕;梅晶晶;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OX-2蛋白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COX-2蛋白在20例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55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28例,阳性率为50.9%。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率与正常组织比较有差异(P<0.05)。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2013年02期 v.32;No.145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格列吡嗪和格列奇特对MIN6细胞的影响

    刘继红;苏青;

    目的:研究不同磺脲类药物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格列吡嗪和格列奇特干预MIN6细胞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ROS捕获剂双氢溴乙啶(HE)、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MIN6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细胞凋亡检测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格列吡嗪干预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明显被抑制(P<0.05);细胞内的MFI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且,细胞活力下降、MFI和细胞凋亡率与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而格列奇特干预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P>0.05);细胞内的MFI无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亦无明显增加。结论:格列吡嗪可诱导MIN6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MIN6细胞凋亡,说明临床上磺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出现失效可能与磺脲类药物诱发胰岛细胞衰竭相关,然而,格列奇特不诱导MIN6细胞损害,说明并非所有磺脲类药物对β细胞都有损害作用。

    2013年02期 v.32;No.145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17例经食道心房调搏临床分析

    张永军;杨浩;叶艇;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窦房结功能检查中81.5%患者(22例)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18.5%(5例)患者为窦房结功能低下。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均终止发作。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32;No.145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鳞癌抗原SCC-Ag测定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意义

    刘伟;赵于飞;张红雁;程勇;汪琳;何建;

    目的:评价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测定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6年6月~2012年3月经影像学或病理证实的86例宫颈鳞癌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采用雅培公司提供的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Axsym)检测血清SCC-Ag数值,比较分析该抗原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86例宫颈鳞癌患者中29例发生复发,复发患者SCC-Ag检测值均数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SCC-Ag最佳临界值为1.6μg/L,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91.2%。宫颈癌复发诊断中SCC-Ag检测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检查早期检出率可能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论:血清鳞状细胞抗原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可做为判断宫颈鳞癌复发的辅助诊断指标,其结合PET-CT可能有助于提高复发性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率。

    2013年02期 v.32;No.145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82例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病理分析

    余玲玲;何莲芝;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颈薄基细胞学检查(TCT)报告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TCT报告为宫颈ASCUS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并在其指导下行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最后分析之间关系。结果:82例ASCUS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者32例(39.0%),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Ⅰ)者12例(14.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者34例(41.5%),早期浸润癌者4例(4.9%)。其中宫颈炎症中HPV感染阳性者8例,占25%;CINⅠ中HPV感染阳性者为11例,占91.7%;CINⅡ~Ⅲ及早期浸润癌,全部有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00%。结论:宫颈ASCUS患者应高度警惕宫颈癌前病变的存在,HPV分型检测可以作为其分流手段,这对ASCUS的进一步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02期 v.32;No.145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央型急性期下肢DVT置管溶栓与外周溶栓的比较

    朱少问;郑小兵;冯翔;

    目的:比较中央型急性期DVT经外周静脉溶栓与局部置管溶栓治疗的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及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共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置管溶栓组(A组)、外周溶栓组(B组)。其中外周溶栓组共20例,左侧13例,右侧6例,双侧1例。置管溶栓组共22例,左侧15例,右侧6例,双侧1例。通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测量下肢周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置管溶栓治疗方法具有平均起效时间快、总溶栓疗程短、溶栓药物总剂量低、并发症发生率及PTS发生率低等优点,而远期复发率与外周溶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置管溶栓治疗方法优于外周溶栓治疗。

    2013年02期 v.32;No.14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同期手术治疗

    钱锋;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经鼻内镜同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同期行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或下鼻甲成形术。结果:169例患者术后均一次性矫正鼻中隔,下鼻甲体积明显缩小,与鼻中隔距离>3mm,随访3月~2年。鼻塞、鼻出血症状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精细微创,同期协调处理既提高了鼻中隔偏曲术后的疗效,又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及负担,是一值得推广的方法。

    2013年02期 v.32;No.145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十二指肠疾病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黄宁;吴万春;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疾病发病情况及内镜表现。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院十年来住院患者中确诊的十二指肠疾病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特性。结果:2406例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男性1487例,女性919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320例,十二指肠息肉831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72例,十二指肠憩室30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19例,先天性巨十二指肠10例,十二指肠球炎10例,十二指肠瘘8例,十二指肠钩虫病2例,十二指肠克罗恩病2例,十二指肠囊肿1例,十二指肠先天性闭锁1例。十二指肠疾病疾的病谱较以往文献报道要广,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男女发病无明显区别。结论:十二指肠疾病的病灶分布较广,但溃疡发生率相对较高。CT、胃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可诊断十二指肠疾病。

    2013年02期 v.32;No.145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乳管镜在乳管内乳头状瘤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徐涛;张吉红;罗传瑜;

    目的:评价经乳管镜在伴乳头溢液的乳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发现3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经乳管镜确定病灶的方向、深度及体表标记,镜下放置定位针,进行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在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所有患者均顺利找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切除,手术时间为(50±4.2)min,手术切口长度为(2.2±0.2)cm,手术切除标本重量(11.3±1.3)g,病理检出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乳管镜检查能够精确定位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乳头状瘤,且手术切除率高,手术范围小,操作方便,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32;No.145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0例

    曹冠亚;顾江魁;陶立伟;葛阳;

    目的:总结多发性肋骨骨折接受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接受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的2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反常呼吸消失,胸廓塌陷矫正,疼痛减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应用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2013年02期 v.32;No.145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麻醉医学

  • PiCCO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的对比研究

    王绍林;张进;俞蕾;刘小彬;耿峰;

    目的: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在有心内分流患者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在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14~72岁。根据超声检测的心内分流情况将患者分为A(无或轻度心内分流,8例)、B(中度及以上心内分流,11例)两组。入室后建立PiCCO监测,待患者安静后由超声科医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内血液反流情况以及心输出量(COe1)、每搏量(SVe1)和同时点PiCCO测量的COp1、SVp1。插管后5min再次记录超声测量的COe2、SVe2以及PiCCO测量的COp2、SVp2。结果:A组患者COp1与COe1、COp2与COe2、SVp1与SVe1、SVp2与SVe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0.866、0.858、0.966,P<0.01,具有高度相关性。B组患者COp1与COe1、COp2与COe2、SVp1与SVe1、SVp2与SVe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2、0.625、0.647、0.724,P<0.05,具有中度相关性。结论:对于无或轻度心内分流患者,PiCCO监测准确可靠,而对于存在中度或以上心内分流患者,PiCCO监测结果需结合其他的临床观察指标综合分析,要重点关注心功能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

    2013年02期 v.32;No.145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

    陈青云;杨晓斌;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臂、肩部和锁骨手术部位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肩关节复位、肩部及肱骨上段手术61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成功率97%,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成功率4%(P<0.01)。结论: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肩部和上臂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前、中斜角肌上端交叉点体表标志明显,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成功,不会引起气胸,安全无不良反应。

    2013年02期 v.32;No.145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手指部分缺如1例

    梁梅云;叶彩宏;朱向明;

    <正>1病例资料孕妇,26岁,孕1产0,停经23周,来我院行中孕胎儿形态学筛查,既往体健,否认怀孕期间病毒感染、服药及接触放射性毒物史。产前超声检查:胎头光环基本完整,BPD 55mm,FL 39mm,脊柱排列整齐,双侧股骨、肱骨、尺桡骨、胫腓骨可见,胎儿右手可见,左手部分指骨未显示(图1、2),双侧足底可见。腹腔各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胎盘厚21mm,羊水分布均匀,羊水最大前后径42mm。超声胎儿心律规则,胎心率155bpm,可见双脐动脉血流信号。提示:①中孕,单活胎,约孕22~23周;②胎儿左手超声所见考虑部分指骨缺如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

    2013年02期 v.32;No.145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后间隔特发性室速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陈光瑞;王朝亮;倪代梅;吴永全;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1岁,因发作性心悸2年入院。每次发作历时10余分钟到10余小时不等,发作时无晕厥,无抽搐,伴胸闷、乏力。多能够自行缓解,最近一次发作历时10余小时不能缓解,急诊入院,经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静脉用药均无效,后经静脉注射维拉帕米终止发作。此次拟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入院。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发作时心电图示:心率197次/min,电轴左偏,QRS时限

    2013年02期 v.32;No.145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支架术后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大出血1例

    刘苗苗;金孝岠;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体质量53kg,因"间断头昏2年,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5月余"入院,诊断为左肾上腺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ASA分级Ⅱ级,5月前在上海某院行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术后一直服用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片进行抗凝治疗。同时服用硝苯地平片和阿卡波糖片分别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控制良好。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内科会诊示:停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7d,期间

    2013年02期 v.32;No.145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预防医学

  • 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情绪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王俊;金岳龙;陈燕;余结根;贺连平;姚应水;

    目的:了解医学生抑郁状态并探讨其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对具有抑郁情绪的医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1720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96%,且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专业抑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学专业抑郁水平较高。"晚上睡不好觉"、"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父母感情不和"以及"被同学理解"等10项事件对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重视医学生中存在的抑郁情绪问题及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或消除医学生抑郁情绪。

    2013年02期 v.32;No.145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芜湖市中老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李华顺;查晓娟;文育锋;

    目的:探讨芜湖市中老年人群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芜湖市中老年人群1046名,问卷调查并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估测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平均水平为0.24±0.34,男性为0.20±0.30,女性为0.26±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1)。校正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有高血糖(OR=5.032,P=0.000)、高甘油三酯血症(OR=1.972,P=0.014)、肥胖(OR=1.744,P=0.046),而摄入油脂类型(OR=0.539,P=0.005)是其保护因素;女性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有高血糖(OR=2.980,P=0.000)、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OR=2.539,P=0.002)及体育锻炼(OR=1.263,P=0.006)。结论:高血糖、高血脂及肥胖可能是该地区中老年人群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2013年02期 v.32;No.145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负荷相关饮食知识影响因素的调查

    杨柳;谢虹;费小芸;周全;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血糖负荷相关饮食知识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为制定及实施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250例,自设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最为欠缺,其次为食物交换份法方面的知识、总能量控制和营养物质均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全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食知识的影响因素,饮食知识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糖尿病家族史、接受糖尿病教育和接受糖尿病教育次数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的知晓率甚低,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需要把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应用其中。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居住在城市、有糖尿病家族史、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且接受的次数越多,饮食知识越全面。

    2013年02期 v.32;No.145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大学生科技园地

  • 精神文化生活对城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赵雪丽;李玉;高俊福;刘怀存;许安阳;文育锋;刘新民;

    目的:探讨精神文化生活及社会支持对城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结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芜湖市3个社区及邻边两个农村4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老人总体幸福感得分明显低于城市老人。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四个因子均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且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有联系。③外出活动、文艺创作、社区活动与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赋闲少动与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精神文化生活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2013年02期 v.32;No.145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护理学

  • 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戴晓英;许亚军;杭荣华;

    目的:探讨基于人格特征进行的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为心理护理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182例食管癌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研究组依据人格特征进行心理护理和治疗,分析手术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变化。结果:研究组SCL-90中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及总均分较对照组有改善;对照组术后EPQ中的因子P、L的分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高;对照组术后EPQ中的因子N的分值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对照组术后EPQ中的因子E的分值较术前无差异;研究组术后EPQ中的因子P、E、N、L的分值较术前均有所降低。结论:基于人格特征进行的心理护理

    2013年02期 v.32;No.145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氨磷汀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护理

    徐凌;丁淑芳;

    目的:观察并干预肺癌化疗患者使用氨磷汀的不良反应,提高安全用药的护理水平。方法:33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化疗前30 min应用氨磷汀500 mg静脉滴注,15 min内滴完。结果:3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7例,消化道反应6例,其余无特殊不适反应。结论:氨磷汀使用过程中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通过积极预防性处理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支持,不良反应都可得到控制;氨磷汀对于预防化疗的毒副反应具有一定的效果。

    2013年02期 v.32;No.145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量饮酒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1例护理体会

    陈晓磊;

    <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指可逆或不可逆的骨骼肌损伤使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清磷酸肌酸酶(creatine pphosphokinases,CPK)增高,高尿酸、高钾、高磷、低钙,血和尿中出现大量的肌红蛋白(myoglobin,Mb)[1]。临床表现为患处剧烈疼痛,肌肉肿胀,棕色尿,常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脏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4]。研究显示RM有很高的病死率(3%~27%),而当RM继发ARF时则病死率>50%[5]。2012年5月我科收治1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现报道如下。

    2013年02期 v.32;No.145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绿色医院 人文关爱 充满生机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正>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坐落于长江之畔的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风景区,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吴绍青、沈克非、陈翠贞等都曾在此工作,医院中医科李济仁教授荣膺首届"国医大师"称号。医院现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首批诚信医院、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教育厅省级临床医学实验实训示范中心、省园林式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是安徽省皖南及皖江地区最大的集医疗、教

    2013年02期 v.32;No.145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