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

基础医学

  •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

    罗浩;张艳;汪萌芽;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应用受体的动力学分析中结合动力学曲线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公式,分别对iVLF-EPSP的上升相和下降相进行直线化和回归分析,求出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2、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T和表观最大反应Vmax值。结果:在15个记录到iVLF-EPSPs的MNs中,对6个MNs的iVLF-EPSPs参数分析表明幅度和曲线下面积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P<0.01和P<0.05)。选阈强度(T)电刺激诱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动力学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进行分析,其结合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回归的相关系数(r)为0.9397~0.9621(均P<0.01),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相应值为-0.8836~-0.9690(均P<0.01),并求得K1,K2,KT和Vmax值分别为0.364~2.330 T-1.ms-1,0.055~0.189ms-1,0.025~0.284 T,1.968~4.367 mV。结论:突触反应的递质与受体作用动力学过程可以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可能是突触可塑性等研究中进行受体动力学监测的一个简单可行方法。

    2013年03期 v.32;No.146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nNOS表达的影响

    倪进忠;熊克仁;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D模型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采用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模型,取合谷和太冲穴,分别给予低频(2 Hz)和高频(100 Hz)电针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nNOS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nNOS表达增加,高频电针可降低其nNOS表达,低频电针对其没有影响。结论:高频电针治疗PD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P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nNOS表达。

    2013年03期 v.32;No.146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鼠胚实验在新建IVF胚胎培养室中的质控研究

    胡卫华;侯文文;吴满意;严永旭;

    目的:利用昆明系小白鼠行体、内外受精技术,对新建IVF胚胎培养室及技术员操作水平进行评估。方法:①手术获得昆明小白鼠雌雄配子,行体外受精;②手术获得昆明小白鼠体内受精胚(原核胚);培养观察两组鼠胚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结果:共进行24个周期的体外受精实验,取卵938枚,受精率89.87%、卵裂率96.32%、囊胚率95.39%;共进行24个周期的体内受精实验,取卵916枚(包括原核胚),受精率96.29%、卵裂率97.21%、囊胚率93.57%。结论:两组鼠胚实验结果表明,体内受精胚在体外发育更稳定,其对新建IVF胚胎培养室能够进行很好的质量控制;体外受精胚随小鼠批次及饲养环境等不同,在体外培养时其受精率、2-细胞率等会发生波动,但其对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能进行更好的评估;两者结果均能对新建胚胎培养室进行各项质控的监测。

    2013年03期 v.32;No.146 181-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黄丹丹;许立;

    目的:探索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大鼠心脏心尖部剪成1 mm×1 mm×1 mm大小进行体外组织块贴壁培养。结果:成功培养出原代心肌细胞,并能够传代。心肌细胞台盼蓝染色显示存活率>87%,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纯度>90%。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可获得较高存活率及纯度的心肌细胞,该培养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符合实验需求。

    2013年03期 v.32;No.146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王雅娟;卞海;刘金林;陈晓帅;张甜甜;龙子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镇肝熄风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假手术组10只,连续灌胃28 d,分别监测各组大鼠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1、3、7、10、14、21、28 d的心电图,并测定给药28 d后的心肌梗死率及血清中NO、ET的含量。结果:镇肝熄风汤各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程度均显著下降,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镇肝熄风汤能有效改善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活性物质释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13年03期 v.32;No.146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学

  • 普卢利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余建国;孙华;裘福荣;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普卢利沙星活性代谢产物NM394的HPLC测定法,并用于普卢利沙星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特征的研究。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男女各半),单次和连续口服普卢利沙星片(200 mg/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血药浓度,DAS 2.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前处理采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外标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5mol/L NaH2PO4(pH为2.7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5nm。结果:NM394在0.03~3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7),血浆中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在91.2%~113.2%之间;批内RSD≤6.8%、批间RSD≤8.5%。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单次给药,女:t1/2(5.24±0.58)h、Cmax(1.64±0.76)μg/ml、AUC(0-18)(7.11±2.10)μg.h/ml;男:t1/2(5.22±0.74)h、Cmax(1.89±0.68)μg/ml、AUC(0-18)(7.80±0.93)μg.h/ml;两者无明显差异。多次给药达稳态后,女:t1/2(5.15±1.18)h、AUCss(9.26±1.35)μg.h/ml、DF(1.94±0.10);男:t1/2(5.10±0.27)h、AUCss(8.31±1.98)μg.h/ml、DF(2.04±0.60);两者无明显差异。单次给药与连续给药达稳态后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稳定;无论单次给药还是连续给药,普卢利沙星的药动学特征无明显性别差异;多次用药后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本品无明显肝药酶诱导或抑制作用。

    2013年03期 v.32;No.146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蒡根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研究

    窦德宇;柳春燕;杨丽芬;

    目的: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根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根挥发油的萃取率为2.92%。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根挥发油具有较高的萃取率,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1.5 h,且萃取温度对萃取率有显著影响。

    2013年03期 v.32;No.146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医学

  • 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朱正红;黄显军;刘登凤;沙爱萍;鲁世华;刘延迁;曹敦禹;苏量;周志明;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导致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12月收治的24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导致其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院内感染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46例急性脑出血发生院内感染57例,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GC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低蛋白血症、院内侵袭性操作及呼吸机使用是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低蛋白血症及入院时GCS评分是影响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院内感染和GCS评分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且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3年03期 v.32;No.146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改良Sugiura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张正明;朱家胜;许力;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无消化道再出血。1例术后胃吻合口出血,继之出现胃吻合口瘘;2例左侧胸腔积液。术后多次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复查食管中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由术前中、重度逐渐好转直至消失,24例患者在术后0.5~1年均恢复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能力。结论: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能有效地防治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013年03期 v.32;No.146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王宣之;徐善水;江晓春;许安定;包正夫;

    目的:总结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手术临床操作体会,以提高此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应用数字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手术83例,术前行头颅CT薄层扫描和塑型,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对症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月,10例患者术后有各类并发症发生,予以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充分认识到颅骨修补手术中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可有效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

    2013年03期 v.32;No.146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间气管拔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后的影响

    黄友明;王安才;查日田;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拔管对COPD患者后续治疗结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19例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拔管时间不同分为即刻拔管组(IE组,10例)和延迟拔管组(DE组,9例)。程序化撤机评估后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记录脱机、拔管后相关数据。结果:入选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0例IE组病人中1例咳嗽评分增加,2例痰液量、2例呼吸次数、1例心率增加。9例DT组病人中6例咳嗽评分增加,7例痰液量、7例呼吸次数、6例心率增加,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IE组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8.02±0.95)×109/L、CRP(8.30±2.26)μg/ml、心率(73.7±3.8)次/分,与DE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1.55±1.12)×109/L、CRP(43.00±14.24)μg/ml、心率(113.8±12.5)次/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脱机后,不同时间拔管与后续临床表现联系密切。即刻拔管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病情恢复。

    2013年03期 v.32;No.146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丁伟;吕大伦;张炜;王合丽;徐祥;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足背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的临床特点和应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记录患者出院后1个月到1年内,患足外形、功能,移植皮肤颜色、质地、耐磨性、有无破溃及疤痕化,以及患者对愈后患足外形、颜色、功能满意度;回顾性问卷调查其对治疗方案、手术创伤及后遗症接受程度。少数不能来医院复诊患者,采取电话随访。结果:本组11例应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在出院后1个月到1年的随访中,患者对上述调查项目表示满意和接受。1例失用。结论: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是比较理想的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式之一。

    2013年03期 v.32;No.146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反应蛋白、血钙和胸腔积液对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的评估

    彭春燕;韩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钙和胸腔积液在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8例,依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pancreatitis,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分析患者发病第1、3 d血清钙和CRP水平及入院时是否有胸腔积液,并对这3项指标预测SAP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同时期SAP组与MAP组相比CRP及血钙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RP升高(≥150 mg/L)、血钙降低(≤1.75mmol/L)、胸腔积液和三者同时存在这四项参数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四者均可作为SAP的独立预测指标,其中CRP升高,血钙降低合并胸腔积液预测SAP最有价值。结论:CRP、血钙和胸腔积液是经济、有用、简单的指标,有助于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2013年03期 v.32;No.146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替米沙坦对MIN6细胞的影响

    刘继红;苏青;

    目的:研究血管经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替米沙坦及替米沙坦和甲苯磺丁脲共同干预MIN6细胞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ROS(细胞内活性氧)捕获剂双氢溴乙啶(HE)、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MIN6细胞的MFI(平均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细胞凋亡检测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替米沙坦单独干预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细胞内的MFI无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亦无明显增加;而替米沙坦和甲苯磺丁脲共同孵育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相对甲苯磺丁脲单独干预时增强(P>0.05);细胞内的MFI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亦明显减少(前期实验已经做过甲苯磺丁脲对MIN6细胞影响)。结论:替米沙坦对甲苯磺丁脲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有保护作用。说明ARB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延缓β细胞衰竭。

    2013年03期 v.32;No.146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患者左房构型超声标化指标与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吕雪芬;朱向明;鲁柯兵;肖娴静;刘骏;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房构型超声标化指标与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正常成人,40例高血压患者(Ⅰ级舒张功能障碍及Ⅱ级舒张功能障碍各20例)。心电触发二维切面测量左房最大内径(LAD)和容积(LAV),用体表面积标化出左房内径指数(LADi)和容积指数(LAVi)。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侧壁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及a,计算E/A、e/a及E/e比值。观察各组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左房构型指标与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左房增大,LAV、LADi、LAVi在高血压A、B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LAD在高血压A、B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血压组左房构型指标LADi、LAV与E/e比值中度相关,LAVi与E/e比值强相关。结论:按体表面积标化的LADi、LAVi,特别是LAVi,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2013年03期 v.32;No.146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21例报道

    吴永;徐光斌;李监松;潘晶晶;王良伟;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21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21例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其中5例先行侧脑室钻颅外引流术后再行后颅窝开颅手术,术后死亡3例。成功随访患者16例,至6个月Barthel评分60分以上者9例,低于60分7例。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后颅窝减压及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手段。

    2013年03期 v.32;No.146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改良肾镜联合电切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观察

    徐磊;陈弋生;朱光标;石结武;

    目的:探讨改良肾镜联合电切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肾镜联合电切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2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66.8±14.7)岁。结石单发15例(55.6%),多发(最多5枚结石)12例(44.4%),结石长径0.8~5.0 cm,平均(2.1±0.7)cm。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成功,无1例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100%,碎石时间20~165 min,平均(45.9±33.9)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改良肾镜联合电切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高效、安全、创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3期 v.32;No.146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76例二期梅毒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的检测

    贾月琴;季必华;

    目的:探讨二期梅毒患者体内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有皮损的二期梅毒组、治疗后两年内RPR阴转组及RPR未阴转组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对上述各组之间的IFN-γ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皮损的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RPR阴转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PR未阴转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RPR阴转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皮损的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强;治疗后RPR未阴转的二期梅毒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二期梅毒治疗后RPR阴转的患者,其细胞免疫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013年03期 v.32;No.146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336例报道

    刘应清;陶凌松;罗莉莉;陈弋生;邹滨;孔艰;刘卫平;江雪峰;秦海波;王家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自主开展的mPCNL 336例。结果:男206例,女130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7.6±12.1)岁。左侧上尿路结石141例,其中左肾结石93例,左输尿管上段结石20例,左肾结石合并左输尿管上段结石28例;右侧183例,其中右肾结石127例,右输尿管上段结石31例,右肾结石合并右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双侧上尿路结石12例,其中3例肾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双肾结石,4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肾铸型结石33例,肾脏多发性结石86例,孤立肾结石6例。结石1.5~7.0cm大小不等,平均(3.1±1.4)cm。336例一期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镜微创通道,手术时间30~240 min,平均(117.0±42.1)min。1例中转开放切除患肾。1例中转开放取石。67例患者一次碎石不完全,有结石残留>8 mm。8例患者一次碎石效果不满意,二次经皮肾镜碎石,其中6例结石清除完全。6例患者术后1周内发生急性大出血,均保守治疗成功。1例通道经过胸膜腔,用凡士林纱布填塞瘘道后吸收愈合。其中145例采用"无管化"。本组无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总结石取尽率为81.8%。结论:MPCNL治疗肾结石及(或)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2013年03期 v.32;No.146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AVNRT慢径消融中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

    谢伟;袁争百;苏振琪;韩宏华;陈大顺;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oi-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rchycardia,AVNRT)慢径时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2010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成功消融AVNR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40例,年龄16~68岁。按消融过程中出现的结区反应特点分为A组[消融中出现持续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100~140 bpm)]和B组(消融中出现间断性交界区心律即窦性心律与交界心律交替出现)。并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AV逆传阻滞现象、放电次数、放电部位数、累积放电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24例(39%)术中出现中等频率的交界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一过性室房逆传阻止(VAB),术中平均放电时间(112.1±21.2)s、放电次数2.6±2.4、放电部位2.4±2.0,术后无1例复发。38例(61%)手术中出现间断性交界区心律,其中1例一过性VAB,术中平均放电时间(149.2±26.7)s、放电次数5.2±3.4、放电部位3.0±.2.2,1例首次消融后复发。与B组比较,A组患者累积放电时间、次数均少于后者;手术成功率、放电部位、AVB、VAB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在AVNRT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为安全且有效的靶点标志。

    2013年03期 v.32;No.146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 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唯一表现的支原体感染1例

    周进;屠洪利;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4岁,因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0余天入院,患儿10余天前在洗澡时发现左侧颈部一包块如蚕豆大小,无发红、疼痛,家长未行特殊治疗,近日患儿颈部包块进行性肿大如鸽蛋大小,为进一步诊治,前来住院。病程中无发热、咳嗽、流涕、头痛、呕吐、牙痛等症状。入院查体:T 36.8℃,P 106次/min,R22次/min,体质量16.5 kg,神清、精神可,全身皮肤

    2013年03期 v.32;No.146 23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特殊急诊截肢手术麻醉处理(附1例报道)

    王伟明;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1岁,体质量60 kg左右,因操作面粉搅拌机不当致右上肢肘关节以下全部卷入机器,肢体碾碎、毁损且卡住无法拔出,连同机器送入我院急诊抢救。因其右手卡于机器后的剧烈疼痛、牵拉,迫使同侧身体亦紧靠机器侧倾斜,呈被迫端坐位,无

    2013年03期 v.32;No.146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影像医学

  • 囊性肾癌的CT表现

    姚金龙;姚维佳;钱振;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表现,提高术前确诊率。方法: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CT表现。结果:6例单发肾癌均呈多房囊性,囊壁、分隔厚薄不均,其中5例伴壁结节,2例伴钙化外软组织成分;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结节于肾皮期明显强化,肾实质期及肾盂期密度降低,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6例囊液不均,4例伴片絮状物。结论:囊性肾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正确认识可及早确诊。

    2013年03期 v.32;No.146 23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RI检查对肛瘘诊断价值的研究

    乐剑平;刘东华;郭荣州;黄洋;文祥明;

    目的:探讨MRI检查应用于肛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确诊为肛瘘的患者28例,在术前进行MRI检查,分析MRI上肛瘘的表现,将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8例肛瘘手术显示存在49个瘘管,32个内口,5个脓肿;与手术结果相比:MRI检出存在瘘管47个,符合率为95.9%;准确显示瘘管内口位置24个,符合率为75%;脓腔的检出率为100%。结论:采用MRI能够准确显示出肛瘘的内口、瘘管位置,以及脓肿的有无、位置,临床符合率高。是一种重要的有价值的肛瘘诊断方法。

    2013年03期 v.32;No.146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麻醉医学

  • 套囊外利多卡因乳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程浩;王绍林;刘小彬;金孝岠;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乳膏用于甲状腺手术抑制术中气管导管及手术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减轻术后呛咳、咽喉痛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40名行择期甲状腺腺瘤切除患者分为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L组在气管导管套囊外涂布利多卡因乳膏1.5 g;C组气管导管外不涂布任何药物。于插管前(T0)、插管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T3)记录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在处理甲状腺过程中最高的SBP、DBP、HR。记录两组患者在拔管后发生呛咳的例数,术后24 h发生咽喉痛的例数以及切口引流量。结果:L组在T1、T2、T3时点以及处理甲状腺过程中最高的SBP、DBP、HR均低于C组(P<0.05);L组拔管后发生呛咳的例数及术后24 h发生咽喉痛的例数均少于C组(P<0.05);L组术后24 h切口引流量低于C组(P<0.05)。结论:套囊外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插入或拔除气管导管以及术中牵拉压迫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并可减少拔管后呛咳的发生及由于呛咳引起的切口出血增多。

    2013年03期 v.32;No.146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预防医学

  • 芜湖市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的调查

    芮蓓;豆正东;成国民;金岳龙;贺连平;陈燕;安洲;姚应水;

    目的:了解芜湖市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行为情况、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当地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2)》的问卷于2012年4~6月对因性病前来就诊的15岁以上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等资料,并采集血液进行艾滋病、梅毒、丙肝项目检测。结果:共调查401例,发现HIV阳性5例,阳性率为1.25%;梅毒现症感染123例,感染率为30.67%,丙肝感染1例,感染率0.25%;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5.56%;就诊者梅毒感染率老年人最高,与中年、青少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湖市老年性病门诊就诊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的感染风险较大,应在该人群中加强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以降低危险性行为,遏制艾滋病性病的流行和传播。

    2013年03期 v.32;No.146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医学生细菌性腹泻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陈玉娟;袁慧;陈佰锋;邹云飞;

    目的:了解医学生细菌性腹泻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芜湖市某医学院校学生867人,通过匿名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细菌性腹泻患病率为35.525%,其中由街边不卫生食品引起的所占比例最高(42.208%);不同性别(χ2=10.473,P=0.001)、每月生活费(χ2=21.862,P=0.000)、是否学习过食品安全课程(χ2=10.315,P=0.001)、对细菌性腹泻关注程度(χ2=17.791,P=0.000)间患病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饮食行为中生食瓜果蔬菜时没洗干净(χ2=6.822,P=0.033)、剩余饭菜食用前没有充分加热(χ2=8.273,P=0.016)、购买街边小摊食品(χ2=9.277,P=0.010)与细菌性腹泻发病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变量有每月生活费(500~1 000元:OR=2.050;≥1 000元:OR=1.593)、细菌性腹泻的关注程度(很少关注:OR=1.379;不关注:OR=2.154)、不良饮食行为有剩余饭菜食用前没有充分加热(偶尔:OR=1.292;经常:OR=2.473);购买街边小摊食品(偶尔:OR=1.457;经常:OR=2.900),均为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学生细菌性腹泻知识教育,提高对细菌性腹泻的关注程度,特别注重改善不良饮食行为。

    2013年03期 v.32;No.146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心理学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李双玲;黄志伟;祁秦;贺连平;陈燕;余结根;金岳龙;倪仕钢;姚应水;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校护理专业的实习生350人,对其进行4个不同时点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实习后4个月(T4)调查对象SCL-90总分比实习前2周(T0)、实习后1个月(T1)和实习后7个月(T7)高(P<0.05);不同时点高职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生在实习不同时点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心理问题在实习前期尤为明显;对不同实习时期护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加以重视,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2013年03期 v.32;No.146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高专护生低自我价值感干预研究

    李正姐;刘新民;程茂雨;陈林;倪明珠;

    目的:了解团体认知行为心理辅导对高职高专护生低自我价值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 818名护生进行测试。筛选35名人际维度低于全国常模的护生作为干预对象,实验组18名,采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17名不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人际维度得分均衡可比(t=0.10,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人际维度自我价值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1,P<0.001),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05)。两组干预效果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提高人际自我价值感。

    2013年03期 v.32;No.146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护理学

  • 关节镜下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张佩君;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对我院骨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21例关节镜下髌腱重建前叉韧带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备皮及心理护理等;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功能训练;出院后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年。19例患者术后恢复至伤前水平,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蹲时膝关节疼痛,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关节镜下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极为重要,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重要前提。

    2013年03期 v.32;No.146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