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庆阳;彭弋峰;胡卫华;江建;唐静文;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因不孕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104对夫妇的195个周期。分析年龄、不孕年限、IUI治疗周期数、不孕原因、促排卵、成熟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等因素和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更高(OR=3.494,P=0.032,OR=3.657,P=0.048)。与自然周期相比,促排卵周期成熟卵泡数目更多(OR=18.279,P=0.000),子宫内膜增厚(OR=0.186,P=0.007)。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有统计学意义(χ2=5.946,P=0.015)。结论:在IUI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患者和促排卵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2013年04期 v.32;No.147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凌挺;徐宏光;
目的:研究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MED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MED组及常规开放手术组疗效采用主观满意率问卷调查表及Nakai评分进行测定。结果: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组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MED与常规开放手术的Nakai分级评分及主观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症状,MED组与常规开放手术组近期疗效相近,但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
2013年04期 v.32;No.147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童亚玲;李乾兵;徐建林;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2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2周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血浆BNP和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浆BNP和D-二聚体水平、血液流变学明显存在异常,与病情的严重性具有相关性。治疗2周后,动脉血PaO2、PaCO2、血浆BNP、D-二聚体水平、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BNP、D-二聚体水平与动脉血PaO2呈负相关(P<0.05),与动脉血PaCO2、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D-二聚体可作为判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2013年04期 v.32;No.147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陶青松;黄建军;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测CKMB质量和活力结果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一致性。方法:留取91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免疫抑制酶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CKMB活力和质量,分析活力和质量两种结果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差异性。结果:CKMB质量和活力分别为(8.77±10.27)ng/ml和(23.8±23.06)U/L,数据转化后,CKMB质量为(35.9±12.48)ng/ml,活力为(23.8±23.06)U/L(t=6.415,P<0.001),CKMB质量和活力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正常参考值为标准,CKMB质量阳性为53例,阴性为38例,CKMB活力阳性为29例,阴性为62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CKMB质量阳性率显著高于活力的阳性率。结论:CKMB质量的诊断价值优于活力,临床实践中,推荐使用CKMB质量为诊断参考。
2013年04期 v.32;No.147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硕;梅晶晶;
目的:探讨MMP-2蛋白和COX-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MMP-2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MP-2蛋白和COX-2蛋白在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2蛋白和COX-2蛋白呈阳性表达,其表达率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比较有差异(P<0.05),MMP-2蛋白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率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和局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2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2013年04期 v.32;No.147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守财;杨倩;储照虎;吴雪松;倪进军;薛莲;周志明;
目的:分析颈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ICAO)患者的临床症状及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全脑血管造影特点以及代偿方式,观察根据其特点对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2008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症状性ICAO患者48例,均由头颅MRA确诊,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其血管特点决定不同的治疗手段,并进行随访。结果:ICAO的症状主要为偏瘫,语言功能障碍,晕厥,头晕,癫痫发作等;DSA血管造影术显示:颈总动脉起始部闭塞2例(4.2%);无名动脉闭塞1例(2.1%);颈内动脉全程闭塞45例(93.8%),其中有缓慢前向血流者9例(20.0%)。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34例(75.6%);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11例(24.4%)。合并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者8例(16.7%);合并椎动脉狭窄者5例(10.4%),合并对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者2例(4.2%)。闭塞侧颅内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初级代偿:单独具有前交通动脉代偿者18例(37.5%);单独具有后交通动脉代偿者4例(8.3%);同时具有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代偿者5例(10.4%);同时具有前交通动脉及颈外动脉分支代偿者5例(10.4%)。次级代偿:仅软脑膜代偿11例(22.9%);颈外动脉及软脑膜动脉2例(5.2%);后交通动脉及软脑膜2例(5.2%)。药物治疗者1月内有5例仍发作对侧TIA或小中风;3例发生病灶对侧肢体偏瘫加重;随访6月发生同侧梗死2例;小中风或癫痫反复发作者5例。支架置入术者1月内有1例发生小中风;1例偏瘫加重;随访6月均未发作TIA或脑梗死。抗凝治疗2例,随访2月,复查造影时闭塞颈内动脉完全再通,仅C1段血管壁毛糙或串珠样改变,无明显狭窄。结论:通过全脑动脉造影评估ICAO患者的侧枝循环及全脑血管整体情况,从而决定不同的治疗策略,可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收益。
2013年04期 v.32;No.147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书勤;王嫚;何莲芝;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后切缘病变累及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3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和病房治疗的LEEP后切缘累及的CINⅢ患者共170例,其中术中电灼创面(未处理组)的患者40例,再次LEEP(LEEP组)的患者40例,冷刀锥切(冷刀锥切组)的患者30例,宫颈切除(宫颈切除组)的患者30例,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组)的患者30例。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未处理组复发12例(30.00%),LEEP组复发4例(10.00%),冷刀锥切组复发1例(3.33%),宫颈切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无复发。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EP后切缘病变累及的CINⅢ患者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要求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应随访观察。宫颈切除术是全子宫切除术的一个理想的替代治疗。
2013年04期 v.32;No.147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宗华;徐善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7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29例行保守或仅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治疗,64例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44例行开颅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全组病例急性期行血管检查32例,发现颅内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烟雾病5例,血管畸形7例。结果:全组病例随访6月至1年,平均(9.4±2.2)月,根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6例(33.6%),轻度残疾28例(20.4%),重度残疾32例(23.4%),植物生存13例(9.5%),死亡18例(13.1%)。结论: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3年04期 v.32;No.147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小云;潘家华;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使用心律平、西地兰、ATP及胺碘酮四种药物复律情况。结果:心律平转复率为75.9%,西地兰转复率为66.7%,ATP转复率为69.2%,胺碘酮转复率为75%,四种药物复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特点及适应证不同,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有助于复律成功。
2013年04期 v.32;No.147 29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查斌;余清平;宋涛;徐向军;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50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术后住院天数4~8 d,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4年,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4期 v.32;No.147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雅丽;周曙光;高扬;黄大雁;吕晓玲;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96例,其中要求保守治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各32例,随访2年,调查各组妊娠及其结局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均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两种术式在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盆腔粘连发生、术后复发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并无差异(P>0.05);3组患者在妊娠期流产、早产、足月产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在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的发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胎位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提高妊娠成功率,不能降低流产率和早产率,亦不能降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但可减少妊娠期胎位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
2013年04期 v.32;No.147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龚莉;黄莹芝;冯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血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及与合并冠心病(CHD)、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2年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601例,根据患者血尿酸结果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HUA)组即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μmol/L,B组:非高尿酸血症组(NUA),男性及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μmol/L;对两组病程、年龄、血糖、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24 h微量白蛋白尿(24 h UMA)、空腹胰岛素(FINS)及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A组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均高于B组,P<0.05;其中A组DR、DPN、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较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②A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血甘油三酯(TG)、24 h UMA、空腹胰岛素(FINS)均高于B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评价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需要重点筛查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临床上应予重视。
2013年04期 v.32;No.147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沈昌德;王文;黄静江;王传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在治疗慢性额窦炎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总结88例慢性额窦炎在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术前仔细阅读鼻窦CT,了解额窦、额隐窝气房发育及病变情况、钩突附着方式,术中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准确定位额窦口,清除阻塞额窦口的病变组织,使额窦引流通畅。结果:88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均成功找到额窦开口。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是一种解剖结构易辨认、安全有效的术式,适用于大多数额窦病变。
2013年04期 v.32;No.147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武;
目的:探讨经内外侧双切口结合内外侧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1/3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肱骨下1/3段骨折的患者,采用臂下段内外侧双切口入路,将重建接骨板塑形后置于肱骨下段内外双侧固定,术后早期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8月,平均(8±3.3)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参照Cassebaum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和双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1/3段骨折可以达到良好复位、坚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3年04期 v.32;No.147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海宏;刘斌;孔胜兵;
目的:分析评价闭孔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右侧闭孔疝6例,左侧闭孔疝2例,均行全腹CT检查;7例经手术证实,1例行保守治疗;1例术后自动出院,余7例均预后良好。结论:闭孔疝多见于老年消瘦女性,CT检查对闭孔疝的确诊有重要意义,早期确诊及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013年04期 v.32;No.147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东平;陈旭;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2年8月我院施行的1 3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 308例中有37例中转开腹,完成1 271例,有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漏3例,出血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3年04期 v.32;No.147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琳;
目的:对比妇科非感染手术术前预防使用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时切口感染情况,探讨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优点。方法:对比本院妇科2010年6~11月和2011年同期所有非感染性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10年组的病例全部术后连续数天使用抗生素,2011年组的病例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结果:两组病例均无切口感染的发生,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为100%,术后第2天检查的血象变化幅度无明显差异,术后病率及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病例反而略低。结论:在非感染性手术的围手术期,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会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而且,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术后使用的剂量明显减少,抗生素等级明显降低,药物副反应更少,相对更加安全。
2013年04期 v.32;No.147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晓慧;熊靖;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功血病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治疗组)诊刮术后每日口服一次米非司酮12.5 mg,连服3月;Ⅱ组(对照组)诊刮术后,口服炔诺酮3.75 mg,1次/6 h,血止后每隔3日递减1/3量,直至每日口服一次、维持量5 mg,持续用药至血止后21 d停药,之后2月均于撤药性出血第5天起口服一次、维持量5 mg,连服21 d,共3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2013年04期 v.32;No.147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春云;江峰;张良西;李国杰;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再启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94例120个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首先观察乳腺肿块的灰阶声像图特征,然后对肿块进行硬度分级,最后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肿块79个,恶性肿块41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5.4%、87.3%、86.7%;其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9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3年04期 v.32;No.147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庆祝;翟建;陈远军;
目的:评价MRI增强T1WI BRAVO(T1WI FLAIR容积扫描)、增强T2WI FLAIR CUBE(T2WI FLAIR容积扫描)两种扫描序列及其联合应用在脑膜炎性病变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确诊脑膜炎性病变患者50例,并选择正常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志愿者均在常规T2WI FLAIR平扫后行T1WI BRAVO及T2WI FLAIR CUBE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分析脑膜炎性病变在不同扫描序列上的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种增强方法独立应用及联合应用诊断脑膜炎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50例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21例,结核性脑膜炎16例,化脓性脑膜炎13例。在病毒性脑膜炎中,增强T2WI FLAIRCUBE优于增强T1WI BRAVO和平扫T2WI FLAIR;在结核性脑膜炎中,增强T1WI BRAVO优于增强T2WI FLAIR CUBE和平扫T2WI FLAIR;化脓性脑膜炎中,增强T2WI FLAIR CUBE、增强T1WI BRAVO和平扫T2WI FLAIR三者无差别。增强T1WIBRAVO和T2WI FLAIR CUBE显示脑膜炎性病变的敏感性分别是54.00%和64.00%,特异性分别为85.70%和88.60%,两者联合应用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78.00%和80.00%。结论:两种增强方法诊断脑膜炎性病变各有千秋,但增强T1WI BRAVO、增强T2WI FLAIR CUBE两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脑膜炎性病变的检出率和敏感性。
2013年04期 v.32;No.147 32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章其林;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肾上腺病变的认知。方法:分析38例肾上腺疾病患者的16层螺旋CT检查影像资料,并随访获得病理结果或经过临床验证,获得病变的精确位置、形状、大小和病变内有无钙化、出血、脂肪和假包膜及增强后的表现特征。结果:38例患者中手术切除33例、穿刺活检2例、临床证实3例。病检结果为腺瘤20例(其中伴出血、坏死及囊变4例),CT表现为低密度结节,轻中度渐行性强化;髓性脂肪瘤5例,为含脂性混杂密度,轻度强化;囊肿2例(假性囊肿1例、内皮囊肿1例),为液性密度、可伴钙化包膜,没有强化;嗜铬细胞瘤3例,多为囊实性包块,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有渐行性增强趋势;皮质腺癌1例,为界限模糊的等低混杂密度,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神经瘤1例,为软组织样密度、轻度强化,呈"蜡滴样"改变;血肿1例,为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较均匀,不强化;转移瘤3例,多为双侧、表现同皮质腺癌,常有原发肿瘤病史;结节状皮质增生2例,实质密度与肾上腺肢体相仿、呈结节状外突改变,增强后与肾上腺肢体同步强化。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重要价值,有助于肾上腺病变的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不典型病例的确诊需要依赖于病理。
2013年04期 v.32;No.147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